APP下载

“三优三强”打造共青团改革“湖州模式”

2018-07-06沈建兰

中华儿女 2018年11期
关键词:湖州团干部团组织

沈建兰

近年来,共青团湖州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浙江省市委群团改革会议精神,围绕增“三性”、去“四化”要求,扎实推进共青团改革。截至目前,市、县(区)两级团委均出台改革方案,并新配备兼职副书记12名、挂职副书记6名,基层一线青年代表在团市委常委、委员和团代表中的比例分别为44.4%(4/9)、73.1%(38/52)和91%(302/332),符合改革要求。

2017年以来,湖州市共青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帮扶青年创业等工作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报道120条(次),“团性体检”、“河小青”等品牌全团推广,湖州共青团改革入选省群团改革典型案例,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团干部统筹使用两项工作获浙江青年创业创新奖,团市委荣立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集体二等功,荣获2017年浙江团省委考核优秀单位。

共青团改革启动以来,共青团湖州市委以“三优三强”打造共青团改革“湖州模式”。

以三级联动为统筹,优结构、强队伍

改进团的领导机关工作队伍。市级层面,以湖州市第七次团代会为契机,率先在全省完成团市委领导班子专兼挂改革,新配备兼职副书记2名、挂职副书记1名,领导班子中专职干部比例为50%,符合群团改革的要求。机关一般干部层面,以“1+2”方式配强力量,“1”即为专职团干部,“2”为选派的挂职和兼职团干部。团市委机关目前有挂职团干部3名。建立高校学联驻会主席制度,选拔4名优秀大学生到团市委兼职。同时严格对照全国青联改革要求,高质量完成市青联换届。县级层面,均配有兼职副书记2名、挂职副书记1名。

壮大团的基层组织工作力量。乡镇层面,联合市委组织部下发《深化乡镇(街道)共青团改革创新组织格局的实施方案》,广泛吸纳“四个平台”青年骨干、创业致富青年能手、金融机构年轻干部,以及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中的优秀青年等参与共青团工作,探索通过“青年领办项目、公开竞争选拔”等形式建立一支编制内外、专兼挂相结合的乡镇(街道)团干部队伍,截止目前有162名两新组织负责人、社区工作者、优秀志愿者兼职担任乡镇(街道)团委副书记、委员、干事。

加强团干部和团员队伍管理。着力打造共青铁军,在全市各级团组织开展“比学习力、比服务力、比战斗力、比影响力、创先进团组织”四比一创主题竞赛实践,全面推行“年初亮晒目标、每月督导进展、季度比拼成效、年末述职评议”四步工作法,推动全年重点工作项目有效落地。提升团干部作风,深入开展“青春邀约走基层·服务青年听结办”大宣传大调研活动,市、县(区)两级团干部走访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团组织1050余个,帮助解决问题3200余个。规范团员管理,在全国率先推行“团性体检”,明确“体检”内容、规范“体检”程序、强化“体检”应用,将“体检”情况归入团员档案,作为团员评先评优、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该项工作获团中央“点赞”。

以凝聚青年为核心,优机制、强服务

聚力打造开放型团组织。拓展网上阵地,实施“共青团网军建设百千万工程”,广泛凝聚新媒体从业人员、网络达人、青年记者编辑、青年文明志愿者等力量,重点培养100名核心网评员、1000名骨干网宣员和10000名网络文明志愿者。强化“团聚湖州”“青柚湖州”“青廉清风”微信平台和湖州共青团网站“三微一网”建设,团聚湖州粉丝数8万多名,影响力居全省共青团前列。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定期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奋斗青春最美丽”等主题宣传。举办各类共青团开放日、恳谈会110多场,邀请青年走进共青团、参与共青团。以“青年之声”平台为核心,广泛建立联系青年QQ群、微信群,建立健全联系青年全覆盖的数字化网络体系。

聚力打造枢纽型团组织。培育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事务,不断增强工作力量。连续四年实施“你有梦想·我有行动”社会组织公益提升计划,建立市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吸引全市34家核心青年社会组织入驻,开展各类服务560余场,帮助青年2万余人次。2018年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梦想公益金”300万元,帮扶项目35个。

聚力打造服务型团组织。联合市编委办实施2018年湖州市乡镇(街道)服务型团組织建设行动计划,聚焦基础团务、青少年权益维护、困难青少年群体帮扶、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等指导基层制定本地本单位团组织“5+X”职责清单,组建项目服务团队,建立“接单、派单、办单、督单”流程。目前全市 25%的乡镇(街道)已经梳理制定了清单,基层团组织运行更加规范科学。在两新组织中,联合市委两新工委开展“红色引领·青春建功”主题活动,明确新兴领域团组织建设六有标准,开展组织覆盖攻坚、班子队伍锻造、青年标兵培育、阵地扩面提质、服务能力提升、制度保障完善等六大行动,从而激活党(团)组织活力、服务青年职工成才发展。全面打造“亲青筹”“亲青恋”“亲青创”“亲青帮”四大服务平台,开展系列活动1000多场,覆盖青年10万余人次。

以服务中心为主线,优品牌、强作为

当好“美丽志愿者”,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夺牌。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同做美丽志愿者·共创文明湖州城”为主题,筹措资金560万元,实施志愿服务项目154个,全市注册志愿者78.1万人,每万人拥有志愿者人数2800人,居全省第一。开展“爱在湖城”社区志愿服务、“爱你一路”交通志愿服务等八大主题行动,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广场、商场、医院、路口等开展环境保护、便民服务、交通劝导等集中式志愿服务8000余次,参与志愿服务团队500余家,参与志愿者70万人次以上。

当好“河小青”,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打响“河小青”治水品牌,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小青”组织体系,在全省率先发布首个青少年治水招募APP,治水志愿者1.5万人,培育治水志愿骨干1200人。各级团组织深入劣五类水体现场,开展水源地清污、水质监测、违法排污监控等活动520余次,“河小青”助力剿劣治水工作被团中央全团推广。

当好“创业先锋”,助力青年创业创新。深入实施“万名青年人才来湖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和“湖州市共青团众创空间‘双十双百三年行动计划”,联合上海湖州商会成立初始规模1亿元的南太湖青年创业投资基金,成立500万元的湖州师范学院和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立78个湖州籍人才归雁计划、大学生来湖就业创业计划联络站,全国首个阿里巴巴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落户湖州,举办首届杭湖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承接2018年“创青春”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面推广微信贷、微创贷、微业贷等“青年创业·丰收系列”贷款产品,打响“5·28”青年创业贷款现场会品牌,联合金融机构全年发放青年创业贷款2200笔、金额2.6亿元。

猜你喜欢

湖州团干部团组织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对策研究
“两山”理念湖州探路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湖州练市小学
在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代培生能不能在学校加入团组织?
无主管企业建团组织后的隶属关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