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访南美,晚清海军的高光时刻

2018-07-06卓末

看历史 2018年4期
关键词:巡洋舰清政府墨西哥

卓末

在中日甲午战后,大清朝尽管国运式微, 但依旧在重建海军上投入了大量的精 力和财力。由于种种原因,这次海军 重建再没恢复之前的荣光,但也并非全无亮点。 其中,出访南美宣慰华侨,就是晚清海军灰暗 底色上的一抹亮色。

成立海军部

甲午战前,清朝海军分北洋、南洋、福建 和广东四部。战后,北洋海军覆没,其余三支 海军虽基本未遭损失,但实力有限,舰船总数 加起来不过50余艘,且大部分比较老旧,难 堪重建大任。

1911年,程璧光陪同纽 约市长检阅“海圻”舰 水兵。

而甲午之后,清政府高层之间就要不要再 建海军发生了激烈争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王文韶、两江总督刘坤一均主张海军可以暂时 撤了,海军学堂、北洋海军的公务人员以及相 应款项也一并停撤。与此同时,两江总督张之 洞、前任直隶总督荣禄等人均主张重建海军, 向外国订造舰船,改革舰队编制体制。恭亲王 也向皇帝上奏,主张广购战舰巨炮,任命专管 海军事务的总理大臣。晚清海军的重建之路, 就是在这样喋喋不休的争论中艰难起步。有意 思的是,尽管中央政府在重建海军方面掣肘重 重,但两江、湖广等地方政府倒是逐渐建成一 支小有规模的海军,拥有舰船10艘(排水量) 约0.5万吨。

1909年为宣统元年,清政府派贝勒载洵、 海军提督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设立筹办海 军事务处。载洵、萨镇冰二人会同陆军部,制 定了一份海军发展的七年规划,包括设置海军 专部、建造战舰、巡洋舰、鱼雷舰、扫雷艇, 建筑军港、船坞以及兴办海军学校等。同年8月, 筹办海军事务处调拨南北洋及湖北省等原设舰 艇,编为巡洋、长江两舰队。次年12月4日, 依载洵所奏请,清廷发布谕旨,正式改筹办海 军处为海军部,载洵任海军大臣,谭学衡为海 军副大臣,命萨镇冰统制巡洋、长江舰队,统 制处设在上海的高昌庙。程璧光、沈寿堃分别 统领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不久,对海军大臣、 副大臣及境内外其他海军要员补授军衔。海军 从体制上开始走上正规化之路。

购造舰船

如果说晚清海军重建在政治上缺乏共识, 那么在财政上,海军重建同样困难重重。根据 《马关条约》,中国向日本赔款2亿两,第一 年应付1亿两,其余1亿两清政府选择3年内 全部交清。而当时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约8900 万两,所以对日赔款主要向俄、法、英、德四 国借款而得,代价是连本带利共6亿多两。不 久之后的庚子赔款,更是给清政府套上又一副 沉重的财政枷锁。

海军建设又是一项耗时、费力更烧钱的工 程。面临着如此严重的财政困难,清政府可以 说是想方设法挤出经费来支持重建。1897年, 出使德国的大臣许景澄在伏尔铿厂订购了“海 容”“海琛”和“海筹”三艘巡洋舰,计价 16.3万镑。3艘船属同型舰,长314英尺,宽 40英尺8英寸,排水量2952吨。不久,在英 国又订购了“海天”、“海圻”两艘巡洋舰。 这两艘较之前3舰更大,由清政府总税务司赫 德向阿姆斯特朗厂订购,每艘约32.8万镑。

地方政府领导,如两江总督魏光焘、湖广 总督张之洞限于财力,主要向日本订购了一些 鱼雷艇和浅水炮舰。这些浅水舰艇的尺寸、排 水量及配备的武器与中央政府订造的巡洋舰相 比都不在一个层面,更适合于在长江航行,故 而主要编入后来的长江舰队。

据粗略统计,甲午战后10多年里,中国共 在英、德、日三国订购了29艘舰艇,同时国内 的福州、江南等造船厂也建造了一些小型炮艇。 这些舰船加在一起,成为重建海军的基干力量。 客观地说,在如此困难的局面下,清政府还能 在海军建设上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对发展海军不可谓不重视。唯知其不易,更 觉成就之难得。正是有了清末购买的这些舰船, 才有了后来的晚清海军环球航行、宣慰华侨等 活动。更让人略显尴尬的是,它们在中华民国 海军中,依旧是核心力量。

考察欧美

为全面学习西方海军,1909年10月,筹 办海军大臣载洵、萨镇冰受命赴欧洲考察,顺 带着再订购一批炮舰。

旅欧首站是意大利的热那亚。载洵、萨镇 冰参观完意大利各港口、船厂,下单订造了一 艘1000吨的炮舰,命名为“鲸波”。随后, 前往奥地利的的里雅斯特,继续参观船厂,订 造了一艘约两千吨的快舰,命名为“龙湍”。

第三站是德国的柏林。德国政府待以贵宾, 派高级官员到火车站迎接载洵一行,并派出武 装警察保护,住所也安排在凯旋门前菩提树大 街最高级旅社伯利斯特旅馆,一切伙食均由德 政府供应。载洵、萨镇冰出入均乘坐德皇所派 马车。据当时在德国学习的林献忻回忆,载、 萨二人均身穿黄马褂,佩大绶勋章,背后拖有 辫子,引起街旁围观的人群发笑。载、萨等人 深为此所苦恼,因此除了不得不参加的德国政 府安排的考察等活动,他们基本都窝在旅馆里。 萨镇冰曾拿着辫子对来看望他的林献圻等人苦 笑道:“你们看看,这时代我们还拖着这个尾巴, 可笑不可笑。”其回国时所需礼物,也大多委 托林献圻等人代为购买。

1909年,载洵、萨镇冰 等赴欧美考察海军期间 与洋人合影。前排左二 载洵,第二排左二萨镇冰。

1911年8月, 清朝“海圻”艦上剪掉 辫子的海军士兵。

1911年8月, 抵达美国纽约的“海 圻”号装甲巡洋舰。

载、萨在德国所待时间较长,行程无非是 参观船厂和炮厂,并考察德国海军各机构。他 们在德国订造了三艘新式鱼雷艇,各约700吨; 后又订造了钢甲平底炮艇两艘,各约400吨。 旅欧最后一站是英国,他们在英国订购了两艘 3000吨的巡洋舰,还考察了皇家海军大学。 令人意外的是,此次考察,独独漏掉了另一欧 洲大国法国。据说,本来载洵等人是有计划前 往法国考察的,法国政府闻讯后,也立马表示 了欢迎,法外交部还为此特意准备了二等勋章, 准备赠与贝勒爷载洵。不过载洵一听是二等勋 章,不开心了,于是找了个托词就把行程改了。 法国也成为考察团此次欧洲行唯一一个未订货 的大国。

1910年7月,载、萨又受清政府委派赴美 考察海軍。这次考察的结果是在纽约某船厂订 造了一艘3000吨的巡洋舰,顺道日本的时候, 又定了两艘各约1600吨的炮舰。所谓前人栽 树后人乘凉,这次考察之后不久,大清朝就亡 了。他们在欧美所订购之军舰,除了美国、奥 地利及意大利订造的三艘舰船因船款纠葛最终 并未交付外,其余舰船在民国初年陆续抵华, 成为中华民国海军的中坚力量。

出访美洲

1911年5月,英皇乔治五世要举行加冕典 礼,驻华英使邀请清国派船前往。清政府除了 派出专使,还决定派协都统程璧光率当时中国 海军吨位最大、装备最好的战舰一一“海圻” 号巡洋舰往贺。出发前,程璧光下令为全舰官 兵仿照英国海军军服样式定做了整套军服。此 举虽招来保守派的非议,但出访事大,清政府 也就睁一眼闭一样了。

1911年4月21日,“海圻”号从上海港 起航,开始了近代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的征 程。出海后不久,作为舰上最高指挥官的程璧 光置清政府律令于不顾,下令剪掉所有军官和 海校实习学员脑袋后的辫子。他的解释是,“既 然服饰仿从英制,留着一条发辫反倒显着不中 不西不伦不类了”。6月20日,“海圻”号驶 抵英国朴次茅斯军港,6月24日,与多国海军 的200余艘舰艇接受了英王乔治五世的检阅。 参加完庆典后,根据原计划,“海圻”号舰驶 向美国。

原来,早在“海圻”舰从国内出发时,清 政府收到驻墨西哥代办公使沈爱荪的电报,说 当时拉美一些国家发生暴乱,煽动发起排外运 动,中国华侨饱受其害,请求派军舰过去保护 华侨。其中排华风潮最严重的是墨西哥。1899 年,墨西哥和清政府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后,引 来大量穷苦的华人,主要在当地经营餐馆、旅 店、洗衣房、杂货店甚至银行业,最多时旅居 墨西哥的华人超过2.7万人。很多当地人认为 华人的大量涌入夺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反华 情绪一直在不断蔓延。

“海圻”号赴英途中,墨西哥反政府武装 在弗兰西斯科·马德罗的领导下,向墨西哥北 部城市托雷翁发起进攻。效忠总统的联邦政府 军在两天之后放弃抵抗,马德罗的军队开进托 雷翁城。跟随叛军进城的暴民在托雷翁城内的 繁华商业区大肆屠杀和洗劫那里的中国商户, 10多个小时之间,300多名华人当场被杀死, 造成震惊世界的“托雷翁惨案”。清王朝的态度, 据池仲祜在《海军大事记》里记载,同意派军 舰去美洲,但竟然又顾虑,晌华侨看到祖国军舰 后产生骄矜情绪,给墨西哥当地人造成不良影 响,因而命令下的很含蓄,让“海圻”舰在去 英国完成祝贺仪式之后,顺道过道纽约、古巴、 墨西哥。不知道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怎么 会有这种担心,只能理解为,尽管受尽欺凌, 他们骨子里的骄傲依然存在。

经过半个多月的航行,海圻”号越过4000 海里的大西洋,抵达美国纽约。由于1908年 美国“大白舰队”周游世界时曾接受中国海军 欢迎和优待,按照惯例,中国海军的这次访美 也受到高规格款待,美国国务卿、海军部长和 时任总统塔夫脱都接见了程璧光一行。“海圻” 号还派出水兵列队向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墓地 敬献花环。在保存至今的一张照片里可以看到, 中国水兵队整齐的列队前进,无论是服装、枪 支还是精神气质,已是一支标准近代化军队了。

结束美国访问后,“海圻”号驶往古巴的 哈瓦那港,受到古巴侨民的热烈欢迎。每当官 兵们离舰登岸,一遇侨胞,无论男女老少,都 竞相请他们到家中盛情招待,临别还赠送各种 纪念品。舰队的到访也让古巴政府对华侨的态 度产生了变化,古巴总统接见程璧光时特意表 示“古巴军民决不会歧视华侨。”就在“海圻” 号逗留古巴期间,清政府向墨西哥发出最后通 牒,要求给个满意的说法,不然就兵进墨西哥。 同时,由于也有少数美国商人在暴动中受损, 故而美国等世界各国都表态支持中国政府的行 动。重重压力之下,墨西哥政府就排华事件正 式向清朝赔礼道歉,承诺偿付受害侨民生命财 产损失,缉捕暴民。“海圻”号最终取消了访 问墨西哥的计划。这次的“炮舰外交”的成功 有多重因素,“海圻”号尽管只是进行了“敲 边鼓”式的军事威慑,但这次行动所折射出的 道理却颠扑不破:有了硬实力,外交场合说话 的底气才能更足一些。

“海圻”号在回国途中,国内爆发了辛亥 革命。全体官兵在程璧光带领下参加革命,返 回国内港口时,舰上原来代表大清朝的黄色青 龙旗已经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中华民国的红黄 蓝白黑五色旗。

这次航行,“海圻”号横穿三大洋,途经 四大洲,历时400多天,进出8国14港,总 航程30850海里。不过,无论对于“海圻”号, 还是对整个近代中国海军来说,这份荣光也就 到此为止。民国期间,“海圻”号在军阀混战 的激荡风云中几经浮沉。抗战爆发后,为阻止 日本海军进入长江,“海圻”号连同“海琛” 等舰艇一起在江苏江阴自沉,算是为抗战尽了 最后一份力。

猜你喜欢

巡洋舰清政府墨西哥
“十月革命”的纪念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墨西哥湖屋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墨西哥小城街头
墨西哥卡车司机的一天
久逢甘露 2015赛季F1大奖赛墨西哥站
陆地巡洋舰4700车发动机怠速抖动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