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先发地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师徒关系调查与分析

2018-07-05蓝洁高峰

教育与职业(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价值理性现代学徒制

蓝洁 高峰

[摘要]文章对浙江省9所职业院校与6个企业建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师徒关系主要存在师徒配对路径缺乏灵活性,师徒互动制度激励不足,师徒交往对价值理性关注不够,师徒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缺乏主动建构四个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职业院校有必要通过柔性管理推进多元路径的师徒匹配,增强激励促进师徒互动的意义共享,促进师徒自觉交往提高技艺授受的立体成效,重视师徒持续交往培育协同发展的人才链条四大策略予以解决。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师徒关系 经济先发地区 制度激励 价值理性

[作者简介]蓝洁(1981- ),女,广西博白人,广西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高峰(1988- ),女,浙江杭州人,广西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广西 南宁 53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少数民族手工艺传承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16BMZ047,课题主持人:唐锡海)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0-0090-05

一、问题的提出

“师徒关系”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中新拓展的独特视角,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形成的“师徒关系”理论成果,已渐为职业教育相关研究所借鉴与引用。例如,Allen和Eby(2011年)认为,师徒关系是学习的合作关系,师徒在经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差距使徒弟受益,师徒关系在延伸的时间段内是互惠和动态等观点和成果;吴呤颗、秦炳旺(2016年)提出,现代学徒制的师徒关系体现“师徒学习共同体”等特征;徐国庆(2017年)将“稳固的师徒关系”定位为现代学徒制的基础,认为师徒关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学徒制的首要要素;陈旭(2017年)从学习指导与交往互动两个维度对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徒关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师徒关系受到相处时间、企业规模等多种因素影响。

经济新常态下,先发地区的产业组织方式、市场竞争特点、生产要素相对优势、资源配置模式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模式、路径产生间接影响。本文尝试从师徒交往的视角切入,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经济先发地区现代学徒制构建的新型师徒关系现状,以期能够发现典型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后发地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不断丰富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视角。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只选取了经济发达省份的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调查,没有涉及中西部的职业院校,且研究样本数量偏小,因此,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谨希望能为学界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启发和参考。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为系统了解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师徒关系如何影响,且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师徒技艺的授受,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形式。自编问卷以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师徒关系为逻辑起点,设计师徒关系形成、师徒交往程度、师徒交往要素、师徒交往发展预期四个调查维度,并从师徒角色的不同角度进行设问,呈现为师傅问卷与徒弟问卷各1套,分为单选题与多选题两种封闭题型。调查问卷经小样本与测试调查后修正而设定。

本次调查选取经济先发地区中职业教育发达的浙江省为调查区域,并进一步选取9所职业院校与6个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其建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师傅样本是在生产一线工作兼带试点职业院校学生的企业员工;徒弟样本是在企业实践的试点职业院校学生。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填答途径共收到答卷278份,剔除无效答卷11份,得到有效答卷267份,其中,师傅答卷109份,徒弟答卷158份。

三、研究分析与主要发现

1.師徒关系的形成。第一,师徒关系的形成路径。表1统计数据显示,现代学徒制的师徒配对主要是师傅、徒弟两个主体之外的第三方来决定,其形成过程难以体现师徒的自主意愿。在师傅为什么要带徒弟的设问中,76.1%的师傅表示是工作安排,23.9%的师傅表示是因为自己喜欢带徒弟。

第二,师徒的数量匹配。对于师徒关系的数量匹配结构,主要从师徒匹配人数与师徒授受意愿两个方面进行调查。(1)在师徒匹配人数调查中,57.6%的徒弟认为学校或企业应为1个徒弟安排1位师傅,16.9%的徒弟认为学校或企业应为1个徒弟安排2位师傅,25.5%的徒弟认为学校或企业应为1个徒弟安排3位或3位以上的师傅。(2)在师徒授受意愿的调查中,徒弟问卷中设置问题“您的实习期间,有关同样的学习内容,假如您愿意,可以从几个师傅那里获得指导”,66.2%的徒弟选择了“3位及以上”,16.9%的徒弟选择了“2位”,16.9%的徒弟选择了“1位”;师傅问卷中设置问题“您与其他带徒弟的同事,是否会交叉培训徒弟”,“偶尔”选项占56.9%,“经常互相帮对方带徒弟”占18.3%,“不会,各自带各自的徒弟”占24.8%。

2.师徒交往的程度。第一,交往频度。师徒交往时间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师徒交往的频度。对师傅问卷的统计显示,11%的师傅认为师徒之间技艺授受应安排在工作时间内,47.7%的师傅认为偶尔可以安排在工作时间之外,41.3%的师傅认为在工作时间之外向徒弟授艺是经常出现且可以接受的。

第二,交往深度。在师徒交往过程中,对技艺授受之外事务的相互参与程度可以体现师徒交往的深度。92页表2统计数据显示,相对于其他业缘形成的人际关系而言,师徒关系更多地涉及私人事务,交往程度相对较深。

3.师徒交往的要素。第一,技艺授受的角色认知。师徒角色认知将对技艺授受成效产生影响。数据统计结果显示:67.8%的徒弟认为师傅应该对徒弟的学习效果负责,18.6%的徒弟认为师傅没有义务对徒弟的学习效果负责,13.6%的徒弟则对这个问题没有看法;71.2%的徒弟表示师傅对他的学习认真负责,5.1%的徒弟表示师傅不认真教,23.7%的徒弟表示师傅的认真程度一般。从师傅角度来看,58.7%的师傅认为“师傅把该教都教了,能不能学会在于徒弟自己”,41.3%的师傅认为“徒弟学不会,是师傅的责任”;47.6%的师傅认为徒弟学习比较认真,23.8%的师傅认为徒弟学习态度一般,28.6%的师傅认为徒弟学习不认真。师徒交往的态度对技艺授受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从统计数据来看,62.1%的徒弟表示内心敬重师傅,37.3%的徒弟将师徒关系等同于其他人际关系,0.6%的徒弟抵触师徒关系。

第二,师徒交往的介质。技艺授受是师徒交往的主要介质,而在技艺授受之外,徒弟技艺学习途径、师傅对徒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等体现了师徒交往的拓展维度。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徒弟对技艺学习途径拓展问题的积极认知比例较大,说明徒弟为实现自身发展,主动寻求师徒关系之外的技能发展路径。

对于“师傅是否对徒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进行指导”的问题,有28.4%的师傅与所有徒弟进行过讨论,有50.5%的师傅只与个别徒弟进行过讨论,有21.1%的师傅几乎不与徒弟进行讨论。“与个别徒弟讨论过”选项,反映了师傅没有把引领徒弟的职业发展作为传授内容之一,这种讨论往往只是基于关系亲密而进行的额外建议。

第三,技艺授受与竞争关系。在传统学徒制中,师徒之间可能形成竞争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师傅授徒的意愿,以及徒弟技艺学习的成效,统计数据如93页表4所示。

第四,师徒交往的互动激励。交往成效是师徒技艺授受的重要促进因素。从统计数据看,88.1%的师傅表示带徒弟没有额外奖励;7.3%的师傅表示带徒弟有额外奖励,但不够满意;4.6%的师傅表示带徒弟有额外奖励,比较满意。在徒弟问卷样本中,针对“假如您表现突出,学校或企业会不会有奖励”的问题,47.5%的徒弟选择“没有奖励”;35.5%的徒弟选择“奖励师傅和我”;11.9%的徒弟选择“单独奖励徒弟”;5.1%的徒弟选择“单独奖励师傅”。

4.师徒交往的发展。在师傅问卷中,对于“与您不在同一个单位的以往徒弟,现在是否还有联系”的设问,仅有16.5%的师傅回答“经常联系”;68.8%的师傅回答“个别人还有联系”;14.7%的师傅回答“没有”。在徒弟问卷中,对于“如果可以选择,您未来的就业会不会与师傅在同一个单位或企业”的设问, 32.2%的徒弟表示肯定会;57.6%的徒弟表示可能会;10.2%的徒弟表示不会。

四、分析与讨论

基于先发地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师徒关系现状的数据统计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师徒关系形成主要由第三方(学校、企业等)直接指派,缺乏灵活性;师徒交往的外在制度激励不足;师徒交往重视技艺授受的工具理性意义,缺乏对“人的发展”价值理性的关注;时间纵向维度的师徒关系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建构。笔者针对这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尝试提出动态性的改革策略。

1.柔性管理推进多元路径的师徒匹配。当前现代学徒制之间的配对主要是由学校或企业指派,并通过相关管理文件予以明确规定的,师徒双向选择的比例相对较低,甚至在指派配对之前,师徒之间素未谋面。师徒被动、机械地卷入师徒交往,以致师徒交往在初始阶段缺乏情感互动和认可,在交往过程中对自身主体的存在方式、价值地位等缺乏自觉意识,自觉、自愿地参与技艺授受的主动行为受到抑制,甚至可能影响师傅技艺共享的意愿以及徒弟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并将技艺授受的责任更多地归到对方身上。

因此,现代学徒制应转向柔性管理,重视师徒关系的形成路径以及结构关系对于师徒交往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多元路径的师徒匹配。例如,增加双向选择进行师徒关系配对的比例,注重师徒在人生经历、价值观、个性、兴趣和籍贯等方面的接近或相似性,为师徒交往提供更多支撑和互动机会,提升师傅共享技艺的意愿,并让徒弟获得更强的支持感,从而对师徒交往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2.增强激励促进师徒交往的意义共享。统计结果显示,因缺乏师徒互动的外在制度激励,师徒自利行为的正当性没有受到足够关注。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傅和徒弟都是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包括货币收益、物质收益以及声望、快乐等其他非物质的合理自利行为。由于现代学徒制中,师傅提供的技艺教授服务不像企业员工的其他绩效那样易于精确计量,而徒弟也并非现代学徒制技艺授受的唯一受益者,徒弟技艺学习的收益具有外溢性。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正视师徒交往中的自利行为,增加显性的外在制度激励,以促进师徒技艺授受过程中的意义共享。

3.促进师徒自觉交往提高技艺授受的立体成效。师徒技艺授受应是师徒交往中的自觉建构活动,但调查数据呈现的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的现实样态却体现出不自觉状态下的被动性与片面性的交往特征。师徒交往的被动性首先体现为师徒匹配的制度安排,其次呈现为交往要素中师徒的被动行为,包括师徒的角色认知、交往介质、竞争关系等。

师徒交往行为意愿的被动,容易导致交往效果的片面性。为完成既定的技艺授受任务,师徒交往被理解为简单的技艺传递活动,把交往窄化为完成任务的条件和手段,只注重工具理性层面的技艺授受,缺乏追求價值理性的自觉意识,难以实现真实而有效的思想互动。调查数据显示,师徒交往中师傅对徒弟多元学习途径、职业生涯发展以及技艺授受之外等其他事务的关注较少。从某种意义上看,师徒关系简化成为技艺的交易,语言、场所等蜕变为交易的工具,以致师傅的人格魅力、教授风格,徒弟的兴趣禀赋、态度与积极性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

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通过思想和行动两个维度促进师徒的自觉交往。一是要促进师徒对各自行为意义的认识,在技艺授受过程中主动分享与相互认可,在行动中体现为师傅愿意付出时间与徒弟相处,通过言传身教实现技艺的共享;而徒弟能够以主动积极的心态与师傅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二是在师徒交往的自觉意识上,要从片面的“技艺授受”转向“技艺授受与人才培养”的双重价值取向,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

4.重视师徒持续交往培育协同发展的人才链条。现代学徒制的师徒关系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师徒关系初始阶段,即师徒匹配完成的初期,师徒交往的重点是相互了解工作风格和个人习惯。在初始阶段中,师傅的胜任力、个性、工作经历,徒弟的需求禀赋等都会直接影响师徒沟通的质量。第二阶段是师徒关系的培养阶段,师傅通过言传身教向徒弟传授技艺,徒弟通过向师傅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在师徒双方的互动中,徒弟可以得到师傅的指导,师傅也可以通过与徒弟的交流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与技术,双方都会从中受益。而师徒双方的技术进步也会推动组织效率的提高,这就意味着师徒关系会给徒弟、师傅以及组织都带来效应。第三阶段是分离阶段,师傅和徒弟完成校企合作规定的技艺授受任务之后,在关系结构、地理空间等方面进行脱节。第四阶段是重新定义阶段,师傅和徒弟发展成为同事、朋友或竞争对手等多种可能关系。

从调查数据来看,现代学徒制主要关注师徒关系的初始阶段和培养阶段,组织与个体、理论与实践等不同层面都较少关注师徒在分离阶段、重新定义阶段持续交往的可能意义。尽管分离阶段、重新定义阶段的师徒关系常被认为是师徒根据个体意愿自由发展的领域,但师徒之间持续交换信息、资源并相互支持的关系对于发展现代学徒制和产业人才链条具有潜在意义。在宏观层面,主要体现为师徒作为相同产业的人力资源,可能进入不同地区产业链条、不同层级人才链条中,师徒的持续交往对于地区间的技术交往、产业体系内部的人力资源协同具有支撑作用,有利于经济先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的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在微观层面,主要体现为师徒持续交往能够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等提供动态的需求反馈与可行策略信息。由此可见,对于先发地区现代学徒制试点而言,关注师徒的持续交往并培育协同发展的人才链条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孔庆新.从三个领域的师徒关系研究探析“师徒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14).

[2]王少杰,宋萍.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

[3]徐国庆.高职教育发展现代学徒制的策略:基于现代性的分析[J].江苏高教,2017(1).

[4]徐萍.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视角看高校师生关系的重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5(7).

猜你喜欢

价值理性现代学徒制
我国行政问责中价值理性缺失问题及其破解之道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批判之管见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