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8-07-05王丹薇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6期
关键词:国学诗词教学内容

王丹薇

【摘 要】

国学经典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与深厚底蕴。近年,国学经典在我国社会各界掀起复兴浪潮,并一度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国学经典涉猎宽泛,多诵品德修养,对于人格塑造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希望与广大教师共同分享。

【关键词】

国学 小学 语文

小学是学生接触学校教育、习惯和人格养成的初始阶段,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并且,该阶段孩子尚处于启蒙阶段,知识储备少,认知水平较低,对于各学科的学习能够深入者不多。因此,对于小学教育而言,除了必要的学科教育,更应关注学生人格品行、道德修养的培育。而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厚文化的结晶,对于教育的意义重大。因此,笔者参考相关文献、结合教学经验,对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展开研究。

1.从教学内容中渗透国学经典

小学语文教学核心在于帮助孩子初步认识中文文化,并在各种字词、文章的学习过程中领会个中含义,进而不断塑造完善人格、正直品性。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来看,低年级语文以字、词为基础,中高年级以诵读、阅读、写作为核心;进一步来说,从字形、词类以及文体上看,又主要可从现代汉字、古文字义、成语、现代文、古诗词、文言文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其中,古文字义、成语、古诗词以及文言文等类型的教学内容均为中华民族国学经典。因此,从教学内容中渗透国学经典,教师也可从这几类内容入手进行研究、实践。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渗透国学经典,首先可从识字教学入手进行熏陶。我们知道,神话中汉字由仓颉所造,并延伸为中华民族的母语,不同的汉字均有形、有意、有音,甚至有所典故;因此,教师在汉字教学过程中,应从表面上的汉字记忆进一步深入到每一个汉字的发展演变、形态、音律以及典故中。例如,教师在讲述“子”字的时候,可以从字形的解释入手,解释这个字的含义就是“子女”,形状就如同躺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又如,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更进一步引领学生对诗词含义进行探讨;例如,在学习汉乐府《长歌行》时,教师在解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中,除了解释字句释义,还可通过“问答法”引导学生领会学会珍惜时光、勤奋努力、不要辜负青春的内在道理。总而言之,教师应抓好每一个国学经典教育的机会,拓展教学影响范围、加深教育影响。

2.从教学形式上渗透国学经典

教学形式是教师施展教育主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研究方向。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采取符合国学文化风格的教学策略。我们知道,古人在创作、感叹、感悟之时,均拥有不凡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相符的地域环境。虽然现代化教学已经无法重现作者创作时的情境,但教师可通过各种策略为学生铺造相似情境,并通过语言、行为影响学生的诵读体验。笔者认为,从教学形式上渗透国学经典,可从诵读、理解以及感受三个环节入手进行教学渗透。

例如,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更应跳开背诵、默写、释义的基础教学任务,从诗词的反复诵读、切身体验以及深切感悟入手,带领学生从诗词的一字一句感受作者之意,为学生营造诗词情境,真切品读诗词作品。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教师可借助诗词的独有韵律,举办班级诵读会,通过个人诵读、小组诵读、集体诵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反复體验古诗的形象美、意蕴美;除了意境诵读,教师可进一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在故事的描绘基础上,再次以古典音乐为背景,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总的来说,国学经典要渗透到小学教学中,应由教师首先将经典作品理解透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带领学生体会经典之词、经典之音、经典之意。

3.从教学环境里渗透国学经典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除了从内容、教学形式上入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验条件,还应从整体环境中入手,真正打造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各方面兼顾的国学氛围。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可以语文教学内容为主题,组织学生以“国学”为核心,进行教师的“装扮”,例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手绘诗词、字词对联、画报,作为装点教室的“文化装饰”;又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常组织“国学”为主题的活动,如《弟子规》,背诵、诗词情境再现、诗词创作大赛等。其中,诵读活动、情景再现均为课堂效果的延续,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诗人的情感;而创作大赛等探索性活动,主要旨在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使其在学习国学经典的基础上能真正将其内涵深入思维、延伸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虽为我国基础教育中语文学科的必修内容,但考核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对其教研投入较少,无法真正发挥国学经典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等各个方面入手渗透国学经典,但具体策略仍需广大教师不断实践、反思、创新,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蔡勤.浅谈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完美体现【J】.学周刊,2017(02)

【2】吴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猜你喜欢

国学诗词教学内容
“垂”改成“掉”,好不好?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