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习作教学在孩子的生活中飞扬

2018-07-05郑得燕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6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生活

郑得燕

【摘 要】

根据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把学生生活与习作有效对接,让孩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使学生有内容可写。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

【关键词】

生活 兴趣 阅读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其中,“运用”的很大成分应是“写作”,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改革理应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实用交际的需要。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教師也找不到很好的突破口。很多孩子迷失了习作方向,甚至可以说找不到习作的方向,对写作感到茫然,对周围世界关注的程度不够,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下笔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更有甚者对习作产生厌烦心理。结合近几年的习作教学实践,我试着梳理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放眼孩子的生活,让习作与学生生活有效对接

课标明确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地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实践证明小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习作内容才更加生动具体,学生才更加热爱习作。

1.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平时布置习作题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身边的人或事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简言之就是习作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开放的生活空间引导着学生走向丰富多彩外的精神世界,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习作是生活真实表达的需要。例如我在指导“写一次有趣的游戏”的时候,我和孩子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游戏。在游戏进行之前我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现,你的内心感受,然后游戏结束以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这次游戏的过程写出来,学生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的真切一些。这样要比给孩子列提纲讲解更有效。

2.引导学生全方位观察生活,全角度寻找素材。小学生的生活大致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从这三个生活空间找寻素材,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眼睛去寻求生活的点点滴滴。先从学生最熟悉的学校生活开始,小学生对学校生活最熟悉,也最有感情,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课堂学习——课间十分钟——课外实践活动构成了学生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课堂上的点点滴滴,课间十分钟的嬉戏打闹,放学路上遇到的突发事件,处处都能找寻的写作素材。老师也可以借助课本剧情的学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对同一个题目,引发不同的思考,编辑自己的故事,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落实了创造力的培养。其次是在家庭生活中用心积累。离开了有纪律约束的学校,回到父母身边,寻找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练习写人的文章可以从自己最亲近最熟悉的父母写起,逐步推广到社会上众人。写事的文章,可从自己亲自经历的小时写起,然后通过想象编辑些合情合理事件。第三,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我们也不要忽略学生的社会存在,况且社会本身就是个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学生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审视这个世界。

二、点燃写作的热情,迸发学生乐于表达的灵感

要抓学生的兴趣点,这是打开学生写作思路的切入口,习作选择从儿童感兴趣点出入手,我们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了,如果兴趣点找的好,学生的很多习作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1.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作文。积极营造愉悦的习作氛围,面对习作,进入水到渠成的状态,不会再畏惧写作。我在教学中发现即兴口头作文还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好办法。例如:一位同学迟到了,我在课前两分钟即兴把这件小事口头写成一篇小日记,学生一听,原来写日记如此简单,其实我是在激发孩子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镜头作为写作的材料,让学生觉得这么一点小事就能写成一篇文章,从心理上让学生觉得原来习作和我们的生活如此密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传统的教学走的是一种八股式的套路,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原本快乐的教学活动走向另一个深渊,让我们的学生一次次品尝失败,久而久之学生谈什么兴趣。

我在习作教学中极力发现学生的点滴成长,拿着放大镜对待点滴进步,随时抓住学生作文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利用一切可以用的机会让成功靠近学生,有时候用一些善意的谎言,当然要把握好度。

三、大量阅读注重积累,读中寻得写作技巧

1.大量阅读,注重积累。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年级特点列出一系列的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定期推荐一些好的数目给孩子,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读的好文章,激励孩子多读书看报,并适时开展好书推荐会。在阅读教学的同时,我十分重视学生背诵,看事很笨拙的举措,实际起到很大的效果,并且这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凸显。我把这种阅读背诵明名为童子功。我们利用一切可以提升的机会,大做文章,就是课前的五分钟我们也不放过,我们操作的形式灵活,丰富多样,可以是:成语接龙,每日话题,校园花边新闻,幽默小故事,一分钟朗读等等。根据本班实际,授课情况,甚至是季节变化、突发事件、校园大事小事、社会热点等等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又打开了学生的习作思路。作文其实和简单,就是用我手写下我心里的想法。

2.重视由仿到创实现写作的自然过渡。学生作文无疑也要经历“由仿到创”的过程,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模仿大家的谋篇布局,描写事物的视角,探寻思考问题的角度,都是很好的模仿,课堂上学习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案例,借助范文让学生悟到写作的技巧这也不失为一种捷径。

习作教学中我们应说该努力把儿童兴趣、生活、作文三者有效地链接,大量阅读为基础,让学生用智慧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让写作的激情在生活中飞扬。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生活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