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2018-07-05高松霞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资源语文

高松霞

所谓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动态获取的教学资源,这样的资源是教师至关重要的财富,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教师随机应变的调动生成性资源,才能让课堂摆脱固定套路,更加灵活。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考虑到语言知识的多样性特点,教师必须要注重生成性资源的应用,随着学生的提问或是讨论合理思考并融入生成性的资源,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

一、生成性资源概述

生成性资源的定义可以从两方面去判定。其一,是这种资源的形成,是动态性的,并没有预设,即是说在实际的教学动态推进过程当中临时产生的资源,这样的资源不能够进行设计或是预先的安排。其二,是这种资源作用的结果也是生成性的,更具灵活性的,动态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学生也无法是先去预习。所以通过这样的生成性教学,教师能够更多去发现学生不同的认知,而不是得到学生事先已经预习过的固定结果,有利于灵活教学目标的实现。用更通俗的说法来阐述,这是一种“心血来潮”的课程资源。但生成性资源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果并不能保证,还需要教师在临时发现时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包括自身所想到的资源是否能够用到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是否能够应用这一资源以及资源与课程的相关性等。所以教师对于生成性资源的判断及应用还需要有更深入的分析思考[1]。

二、小学语文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要点

(一)大胆应用

当前的许多教师,显然更习惯于依照固定的教案去实施教学,因此即便在课堂上临时获取了生成性的资源,在实际上对其实际应用的成果也不敢保证,因此通常会忽略这样的动态性资源,一味追求固定套路。这样的思想不仅会使教师的思想受到限制,更会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限制,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解,会让学生的眼界就局限在教师的讲解当中。因此教师在临时获取了生成性资源时,首先必须要做到在一定的衡量之后大胆的应用,只要脑中所想到的资源不是违背道德的,且与课程有一定的关联,教师便可以加以利用,不应有过多的顾虑。例如在讲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时,教师如果自身想到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行为也许存在一定的争议,便可以马上提问学生,同学们认为司马光的行为是不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你认为不对,那么他错在哪里呢,是否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临时展开一场辩论会,引导学生开阔自身的思路,举出实证来反驳反方,这种形式的教学是丰富课堂形式的表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即是生成性资源的随想随用。教师如果只是依照固定的套路去规划,也许反而不会起到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二)丰富知识存储

生成性的资源,本质上是教师在课堂上举一反三的联想,之后教师再利用这些联想去激发学生,而要保证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经常会有丰富的联想,教师的知识拓展自然是更加重要的,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想到相关人物的背景或是相关的故事,这是从教师自身的知识存储当中临时调取的,并不是说所有的生成性资源都需要教师事先去学,但是所有的生成性资源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生成性资源的引导下,学生的知识储备面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更能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教师在讲解鲁迅的文章时,如果之前已经了解了鲁迅的背景,那么就会更加明白鲁迅创作这篇文章时所处的环境,进而讲给学生听,让学生的认知也得到拓展,一言蔽之,教师丰富的知识存储,是促生生成性资源词的土壤。所以教师不能够止步不前,在平日也要更多的去学习,保持求知精神,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彩的语文课堂[2]。同时教师也可以多与学生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促使生成性资源更加能够受到学生的喜爱,这就有助于学生对课堂中知识点的记忆。

(三)秉持积极好奇的态度

语言的大千世界贯通古今,而且会一直延伸下去,是一个较比当前社会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如果没有积极探索、认真观察的态度,自身的认知则一定是十分有限的,那么在课堂上即便想有一些联想,也只会觉得脑中空空,心中无底,导致在教学课堂中的语言组织容易出现断片的现象,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教师是不专业的、水平低的,这样的教学不会让学生有所收获,这样的教师也不具备教育的资质。因而,为改变这种现状,作为教师,不断学习的习惯十分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好奇且认真的态度。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的书籍阅读习惯中,也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生活当中,到遇到外出就餐时,邻桌的人说出的话,都可能是对你的启发,你所发现的一个人的行为,也可能够与某一堂课的内容相关。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的学习与启发,都是十分有意义的,这些都需要教师在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去得出。有热情的、好奇的、懂得细心观察的教师,会发现更多的资源,并且能够做到汲取有价值的内容,摒弃没有意义的东西,从而在课堂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水平。所以教师必须要秉持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才能在课上有更好的发挥[3]。

【结 语】

综上所述,生成性的资源,是教师应变思考的结果,为了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有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可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养成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的习惯,秉持热情、好奇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才能有更多有趣的、有意义的发现,并且用到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有更多收获,拓展学生的眼界。

【参考文献】

【1】王天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 考试周刊,2017(63)

【2】谷翠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5)

【3】王琪.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03)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资源语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资源回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