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手术室医护不良沟通的原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2018-07-05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医护例数手术室

谢 少 清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 广州 510800)

手术是一个由手术医生、护士组成的团队合作共同实施的过程,只有每位手术成员做到畅通无阻的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才能保证手术的进行[1],由于医护双方学科背景、术中承受的压力等差异,常导致沟通时无法准确有效的传达信息,延迟手术进程,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严重者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和损坏医院声誉,因此如何加强手术过程中的医护沟通至关重要,通过制定有效对策干预手术室医护沟通过程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更有可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过程[2]。因而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参与手术的56名医护人员为对象,进行沟通不良发生原因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不良沟通发生例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参与手术的56名医护人员为对象进行研究和干预。其中医生20名,男11名,女9名;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6.97±5.64)岁;硕士1名,本科19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12名。护士36名,男1名,女35名;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26.76±2.49)岁;本科25名,大专1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23名,护士7名。

1.2 研究方法

1.2.1调查手术室医护沟通现状

在手术中安排记录人员对这56名对象进行追踪调查,记录手术室沟通不良发生例数及类型。

1.2.2分析手术室医护沟通不良的原因

通过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发生手术室不良沟通相关的人员进行调查,探寻影响手术沟通不良的原因。

1.2.3制定干预对策

通过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意见与建议调查设计沟通干预方案并实施:(1)组成医护协作小组:根据手术参与科室的不同,将医护分为不同的小组团队,术前进行手术研讨会,让每一位医护参与者全面掌握患者信息并探讨最佳的手术形式;(2)沟通培训:邀请专家对参与手术的医护进行授课,以讲述典型案例的形式分享经验教授沟通技巧,解决术中医护信息不对称、不良沟通的问题;(3)定期开交流会:分享医护对书收拾不良沟通事件发生的意见及建议,通过案例展示的形式分析手术良好及不良医护沟通的原因,提醒医护人员沟通注意事项;(4)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术流程,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手术流程,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干预前2015年2月1日~2016年3月31日及干预后2016年4月1日~2017年5月31日这56名医护人员的术前、术中、术后医护不良沟通事件类型及例数,主要包括时效无效(未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沟通,信息交流过早被遗忘或延迟)、对象无效(信息未传达到关键对象)、目的无效(沟通未起到预期目的)、内容无效(沟通内容未正确传达或未被正确理解),总不良沟通发生率=(时效无效例数+对象无效例数+目的无效例数+内容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室医护沟通现状

干预前这56名医护人员共进行63例手术,其中发生25例手术室发生不良沟通事件,发生率为39.68%,其中时效无效6例、对象无效4例、目的无效6例、内容无效9例。

2.2 手术室医护不良沟通的原因

分析原因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因素影响手术室不良沟通发生:双方沟通态度不良占12.00%(3/25),学科背景不同、无法理解对方的术语占16.00%(4/25),配合不够熟练占28.00%(7/25),沟通欠缺技巧,表达内容难以理解占44.00%(11/25)。

2.2 干预前后手术室不良沟通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共进行57例手术,干预后的不良沟通发生率8.77%低于干预前的3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不良沟通发生率比较[n/(%)]

组别n时效无效对象无效目的无效内容无效不良沟通发生率干预前636(9.52)4(6.35)6(9.52)9(17.29)25(39.68)干预后571(1.75)0(0.00)1(1.75)3(5.26)5(8.77)χ215.249P<0.05

3 讨论

手术是一个医护共同参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但由于医护本身的工作特点和学科领域不同,进行沟通时常常出现信息无法准确无误的传达到指定对象,导致手术效率低下,延长手术时间造成患者术中流血量增加,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甚至造成医疗事故,给医院和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3],因此有必要探寻影响医护术中不良沟通的因素,并实施合适的干预措施。

通过对我院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访谈等调查,发现不良沟通问题在手术室广泛存在,干预前手术室不良沟通发生率高达39.68%,其中沟通内容无效发生率最高(17.29%),通过与以往研究相结合分析原因发现:(1)沟通态度:医护在手术室承受的压力不同,医生作为手术的主要执行者承受更大的压力和责任,易出现和护理人员沟通缺乏耐心、态度不友好等问题,造成医护双方互不理解,出现隔阂[4];(2)学科领域不同:由于医护的学科背景领域存在一定差异,交流时使用的学科术语难以被对方理解,从而导致沟通内容无效[5];(3)配合熟练度:调查亦表明长期合作的医护较短期内进行组队的手术团队之间有更多的理解,较少出现不良沟通的问题[6];(4)沟通技巧:注意在手术室沟通中使用标准普通话,将语速放慢,尽量不打断对方发言能起到一定的减少不良沟通的作用[7]。因而再次调查基础上设计干预措施,结果表明不良沟通发生率明显降低(8.77%)。

总而言之,通过组成长期合作的手术团队、并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定期给医护人员交流意见与建议的机会,并制定规范化手术沟通准则能有效加强医护双方理解,增加术中配合默契度,减少手术室不良沟通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1 李敏,毕玉田,甘晓琴,等.手术室医护一体化在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中的应用.重庆医学,2016,45(2):287~288.

2 文栋,张兴厅,雷健波.医生和护士的信息需求和沟通策略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17,37(3):61~63.

3 吴辉,王甲娜,葛翠霞,等.医护人员职业紧张源、紧张反应及抑郁症状关系的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39(12):1073~1075.

4 文曰,印义琼,梁涛,等.术前应用医护双核查表效果的研究.华西医学,2015,30(10):1948~1950.

5 冯洁惠,徐建宁,方强,等.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44~48.

6 徐双燕,姚梅琪,周海燕.标准化沟通方式在医护间沟通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48~49.

7 秦春香,毛平,肖鹏,等.医护沟通的影响因素及沟通方式研究进展.护理学报,2014,21(1):25~28.

猜你喜欢

医护例数手术室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