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7-05郭雪贞陈文娟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放射科球囊风险管理

郭雪贞 陈文娟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放射科 广州 511400)

在人们的认知中放射科护理只是辅助性的一种护理工作,只需要进行登记、打针、发放报告等一些简单的工作,所以缺乏对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放射科护理在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属于比较弱的一个科室[1]。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维权意识也有了不断的增加,在放射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医疗风险,此次研究针对放射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患者的基础研究资料与管理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放射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风险组。其中常规组患者100例,年龄0.8~75岁,平均(37.9±7.5)岁,检查项目有胸腹部CT或MR、儿童消化造影或头部腹部或脊椎MR检查、大出血的介入治疗、高风险出血产妇髂内动脉预置球囊管封堵术,化疗病人植入输液港,疤痕妊娠病人子宫动脉栓塞术等;风险组患者100例,年龄1.0~78岁,平均(39.5±7.8)岁,检查项目有胸腹部CT或MR、儿童消化造影或头部腹部或脊椎MR检查、大出血的介入治疗、高风险出血产妇髂内动脉预置球囊管封堵术,化疗病人植入输液港,疤痕妊娠病人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管理方法

1.2.1常规组

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1)实施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患者放射的部位,降低因放射对患者造成的伤害;(2)照射局部不能使用粘贴胶布、酒精等刺激性的油膏;(3)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当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当患者皮肤局部出现红斑、刺痒等症状时可以使用皮炎洗剂进行冷湿敷。

1.2.2风险组

该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常见的风险归主要有以下5点:造影剂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造影剂药物外渗护理;婴幼儿或老年人防跌倒护理;产妇剖宫产前行髂内动脉球囊管封堵术前的安全防护与观察护理;大出血病人的出血性休克抢救与观察护理。(1)造影剂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在推注药物的过程中时刻观察有没有出现过敏反应,针对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应马上停止推注,并及时的进行治疗,患者采取平卧位,给予吸氧,字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及异丙嗪,剂量为10mg及25mg,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剂量为1mg,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60/45mmHg。针对四肢冰冷、小便失禁的患者应快速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剂量为10mg,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0mg)与葡萄糖,静滴多巴胺几阿拉名,剂量为40mg及0.375g;另外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2)造影剂药物外渗的护理:婴幼儿皮肤比较娇嫩,应严密观察轻微药物外渗的情况,当患者肿胀严重时除了回抽外渗药物,也可以在局部范围使用50%硫酸镁+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持续湿敷24h,并告知患者过4~6h因局部组织反应,会有一个比较肿胀的过程,大概持续6~8h,保持局部湿敷,之后慢慢会消肿的,后遗症目前也没发生过,不要惊慌。(3)婴幼儿或老年人防跌倒护理:指导患者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在易跌倒的地方放置醒目的标识,当患者需要下地行走时护理人员应搀扶患者,避免出现跌倒的情况;另外由于婴幼儿比较小有必要时可以使用约束带。(4)产妇剖宫产前行髂内动脉球囊管封堵术前的安全防护与观察护理:在进行手术之前应使用磁共振成像或彩色超声对前置胎盘的类型、植入情况、附着位置等情况进行判断,根据检查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手术方案。在为产妇进行手术前先进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管术,然后再实施剖宫产手术,不需要进行其他的介入治疗。在手术结束后应随时观察患者子宫收缩、宫腔引流、生命体征及出血的情况,在产妇术后24h使用会阴垫,这样方便记录产妇产后的出血量。针对实施宫腔填塞球囊的产妇在术后24h内应及时取出宫腔球囊,在产妇大腿根部实施加压包扎,时间为12h,双下肢实施制动,时间为5h,卧床休息12h,同时观察产妇两侧足背动脉的情况。(5)大出血病人的出血性休克抢救与观察护理:发生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症状有出冷汗、乏力、面色苍白、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上升等,因此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的变化,当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时,应及时为患者进行吸痰。使用呼吸机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有效的加强肺部压力,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在实施输液前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病史,选择适合患者的输液方式,通常选择上肢静脉血管实施双管输液,遵医嘱严格使用吗啡,在注射的过程中应注意推注的速度,避免推注过快使患者出现不适感。在使用镇静药物之后可以注射硝普钠和生理盐水,剂量分别为25mg和50ml,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脏负荷,提高患者的肺活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当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风险组患者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的比较[n(%)]

组别例数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常规组10012(12.0)14(14.0)风险组1003(3.0)2(2.0)χ25.8379.782P<0.05<0.05

3 讨论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护理的过程中由于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所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者死亡[2]。在我国对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还没有引起充足的重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性从而成为医院中发生护理风险最多的科室,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护理风险主要源于患者自身的风险,属于疾病的自然转归,由于在科学技术和护理人员认知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增加了因医疗器械、药品等原因带来的护理风险,想要避免在护理中出现的风险需要对各个环节做好管理措施[3~4]。

在此次研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经过实施不同的管理后发现,风险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由于常规组患者,说明实施风险管理后在降低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实施风险管理前应根据放射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护理风险管理是长期、持续、需不断改进的一项工作[5],需要在实践护理中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态度、增强法律保护意识等,以此减少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总而言之,放射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效的降低了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1 彭小容.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7):158~159.

2 张芳,张红.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5,11(8):87~88.

3 陈水德.优化安全措施对提高幼儿放射科检查的配合及减少辐射伤害的影响效果.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6):809~811.

4 周红艳.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8):1260~1262.

5 江静.护理风险管理在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8):164~166.

猜你喜欢

放射科球囊风险管理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