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穿孔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2018-07-05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包块游离穿孔

秦 卫 红

(周口市中心医院 周口 466000)

收稿日期:2017-07-25

作者简介:秦卫红(1974-),女,汉族,河南周口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诊断与治疗。

胃肠穿孔属于常见急腹症,发病人群主要为胃肠道溃疡或炎性反应,同时外伤也是导致胃肠穿孔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选取2014年8月~2017年3月60例胃肠穿孔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穿孔患者,所选患者均满足胃肠穿孔相关诊疗标准[1],且能够配合完成术前各项检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30)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2.53±3.89)岁;对照组(n=30)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2.96±3.71)岁。所选病例均通过手术治疗最终明确为胃肠穿孔,患者入院时病情典型,符合术前检查相关操作指征。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本研究内容符合相关标准及规范,病例收集符合要求,排除:(1)多种因素导致中断治疗者;(2)合并免疫系统严重疾病者;(3)合并恶性肿瘤、器质性病变者;(4)合并肝肾功能、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者;(5)合并精神类疾病者;(6)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 诊断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前超声诊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提供单位:GE;型号:LG5),患者取半卧位,或者仰卧位,探头频率5~12MHz,对腹部脏器进行常规扫查, 并对膈下可移动性气体的强回声情况进行观察及记录。若发现观察不清现象,则可对患者十二指肠区进行一定的振动处理,然后再行观察。与此同时,对腹腔游离气体、腹水征、异常包块、腹腔积液等情况进行观察,并对肠蠕动情况进行了解。

对照组患者术前实施X线诊断,X线摄影采用立位投照方式,靶片距100cm,75Kv,40m As,滤线器(+)。如有必要,则结合右上水平侧位及多轴位透视,对腹部情况进行观察。

1.4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阳性检出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与此同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少量游离气体、异常包块、腹腔积液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对比。

1.5 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阳性检出情况对比

观察组阳性25例,阳性检出率为83.33%;对照组阳性26例,阳性检出率为86.67%。χ2值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阳性检出差异相比,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诊断征象情况比较

观察组少量游离气体、异常包块、腹腔积液检出率分别为90.00%、80.00%、86.67%,对照组少量游离气体、异常包块、腹腔积液检出率分别为40.00%、36.67%、4.333%。χ2值检验显示,观察组各项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征象情况比较(%)

组别少量游离气体(n/%)异常包块(n/%)腹腔积液(n/%)观察组(n=30)27(90.00)24(80.00)26(86.67)对照组(n=30)12(40.00)11(36.67)13(43.33)χ2值6.8915.3696.673P值0.0000.0140.001

2.3 影像学检查结果

超声诊断技术主要影像学检查结果为腹腔游离液体回声,且腹部边界不清,内部呈现不均匀回声包块表现,部分患者积液明显,且肠蠕动消失或明显减弱;X线诊断可见胃肠道扩张现象,且存在一定的充气表现,多数换膈下存在游离气体,部分患者肋腹脂肪线比较模糊,甚至消失。

3 讨论

胃肠穿孔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旦发生穿孔,则可导致胃肠内容物流出,通过穿孔位置直接流进腹腔,从而引起腹膜炎[2]。若腹腔内部进入气体,则可形成气腹,导致大量细菌繁殖,从而形成细菌性腹膜炎,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同时可增加中毒性休克风险。因此,一旦发现胃肠穿孔,要及时为患者开展外科手术治疗。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的针对性,应在术前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从而保证患者诊疗的安全性。超声诊断技术是现阶段临床诊断胃肠穿孔的主要方法,在术前确定病情方面具有明显作用。超声诊断技术对液体和气体均比较敏感,因此能够发现少量的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从而为胃肠穿孔患者的术前检查提供更多可能[3]。与此同时,超声检查可准确显示积液深度及所在位置,并对积液量进行预估,对判断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阳性检出率(83.33%)与对照组(86.67%)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李国才[4]的报道结果基本相同,说明无论是X线诊断技术,还是超声诊断技术,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在术前明确病情上具有重要应用优势。与此同时,观察组少量游离气体、异常包块、腹腔积液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程才[5]等学者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证实,胃肠穿孔超声诊断影像学检查特征比较明显,且多以腹腔游离液体回声为主,内部呈现不均匀回声包块表现,部分患者积液明显,与本研究所得结果基本相符。通过上述分析结果证实,两种方法均能有效诊断胃肠穿孔,但是超声诊断技术在发现少量游离气体、异常包块及腹腔积液上更具临床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胃肠穿孔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均比较明显,易于诊断。超声诊断技术能够发现少量游离气体及异常包块,且能够对穿孔位置进行有效定位,可有效弥补X线诊断技术的不足。为此,临床提倡将两种诊断技术相结合,从而清晰呈现胃肠穿孔内部情况,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的诊断依据。

1 陈宝强.外伤性胃肠穿孔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系统医学,2016,16(7):97~99.

2 黄春荣,罗思娟,高坤华,等.外伤性胃肠穿孔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7,13:62~63.

3 沈铁柱,毕小霞,张全福,等.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腔游离气体.华西医学,2014,11:2110~2112.

4 李国才.胃肠穿孔的超声和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9:108~109.

5 程才,程世斌.胃肠穿孔影像学诊断价值.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1900;1902.

猜你喜欢

包块游离穿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