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思想再出发

2018-07-04黄正平

决策与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新时代

黄正平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解放思想的巨大空间和机遇。当前,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思想误区、革除旧有观念、祛除惯性思维、摒弃观望主义,最终实现思想统领。通过在实事求是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加强思想统领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不断进取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实干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不断推进全面改革开放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统领思想;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7-0047-08

新时代重整思想再出发,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然要求。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党和国家重要的工作坐标。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会见中外记者时再次强调改革开放对中国的重要性,并在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提出“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的工作要求。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实践创新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同样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变革创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指引下,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把握的四个维度

(一)新矛盾的维度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关于新时代、新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重大理论和实践判断。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是我党深刻分析国情和历史进程得出的科学结论。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表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再次予以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和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扩大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党从解决发展不快到解决发展更好的问题,体现了对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矛盾两个方面的变化是关系全局、关系未来的历史性巨变,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必然要求我们进一步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不斷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新时代的维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大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好时代”,是站起来、富起来即将迎来新飞跃的“强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思想、新的认识。我们要全面认识这一历史进程的深刻变化,紧跟新时代,投身新时代,奋力走在新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伊始,就有自己坚守的初心和使命。90多年来,正是为着这一初心和使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改革创新、砥砺前行。党的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我们坚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必然要解放思想、顺势而上,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新使命的维度

使命呼唤担当,担当成就未来。新时代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1]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我们只有敢于想、敢于试、敢于闯、敢于成,才能劈波斩浪、走向成功。这就要求我们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干事成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四)新作为的维度

新矛盾引领新时代,新时代铸就新使命,新使命生成新作为,新作为化解新矛盾。四者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相互推进。我们要开阔视野,开拓思维,在新矛盾、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的统一中解放思想、创新思想。历经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这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5年,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总书记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讲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赋予了我们新的宏伟目标和工作任务,我们的思想必须随之解放,观念也要持续更新,把全党意志和干部群众的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切实解决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够到位、不够彻底、不够充分的问题。

二、新时代为解放思想带来的空间和机遇

思想解放每前进一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就会更进一步。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过程。回顾历史,思想解放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相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就是思想认识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历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创新思想、更新观念的历史进程。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解放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现实进程,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新时代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

1978年,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为标志,掀开了豪迈、壮阔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开放序幕,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背向世界到面向世界,从对内改革到对外开放,中国在实现一系列历史性转折中华丽转身,从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当时我们面对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解决发展速度不快的问题,千方百计地从物质文化水平低下中走出来。我们坚定地打破思想禁锢,“摸着石头过河”,首先是自下而上地推动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刚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未来的道路到底要怎么走,只知道一定要从旧有、保守和传统中走出来。所以,解放思想主要表现为在打破僵化中发散思想、在破除沉闷中活跃思想。那一轮思想解放具有转折性的鲜明特征,颠覆性地推翻了固有的观念和认识,所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经过持续的思想解放,我们韬光养晦,加快发展,加速前进,创造了具有标志性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中国“惊世崛起”的奇迹。

40年前,我们提出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来,我们正是不断依靠解放思想,推动全面改革和进一步开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在思想创新中实现思想统领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轮思想解放在本质上与40年前一样,都是为了破除思想和认识上的误区,实现思想的创新和认识的发展,但着力点、侧重点和方法等不尽相同。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再过3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要实现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单一功能到转换功能、经济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思路,通过全面改革、全面开放,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全面性和持续性发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需要具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按照制度创新、顶层设计、总体安排的要求确定方向、目标和路径。所以,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既要发散思想、活跃思想,更要聚拢思想、统领思想,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上来,学深弄懂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解放中强化思想引领,牢记“四个意识”,增强使命担当,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在创造“深圳速度”后实现“中国高度”,在全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开创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三、 解放思想要克服的误区

习近平同志多次明确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他强调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必须破除多种思想障碍。

(一)革除旧有观念

“文革”结束,中国到底向何处去不断叩问着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2]。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就一刻也不能忽视和停止思想解放。思想解放要继續“解放”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观念上的条条框框、固有樊篱。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和不断求新的过程,是实践检验和事实证明的过程,是改革的“破”和法治的“立”的对立统一,是两者相互协调、相互接续的过程。是观念与知识,视角与视野,本来与未来的交流与碰撞,也是一场具有先导性的观念变革,不能一蹴而就,其间包含头脑风暴、交流交融乃至交锋等复杂思想活动和脑力劳动。当前,受各种条件和因素制约,干部群众中还存在诸多思想观念上的误区,严重地影响着思想的统一和行动的一致。如果不能解放思想,消除观念和体制束缚,解决思想贫困问题,就会掣肘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即使是过去成功的跨越,也有可能成为现在的羁绊。

(二)祛除惯性思维

勇敢剖析自身,我们会发现思想观念中确实存在不少落后的意识、保守的思想、习惯的思维、模糊的认识、错误的判断,需要通过思想解放大讨论实现大更新。譬如部分党员干部“老好人”思想严重,与今天的政治建设、政治文化、政治生态要求显得格格不入。此外,满足于守好位子、守住摊子等守旧的思想在部分党员身上仍存在,表现在对新事物不认知、对新变化不敏感,对中央的新要求不了解甚至执迷不悟。习惯是经验的总结,也会成为思维的桎梏,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如部分同志信奉“出头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藏锋露拙”,而在工作中不愿创新、不愿“出头”,怕在改革中试错失误,怕领先了露出“锋芒”,不甘当后进也不愿当先进,甘愿居中游状态。我们要摒除小胜即喜、小富即安的思想,更要坚决摒除“宁愿不成事也不能出事”的思想。

(三)摒弃观望主义

思想多元化趋势和现状使部分决策者对形势认识模糊不清,似是而非,成为典型的观望主义者。如对要不要实现脱胎换骨的创新发展举棋不定,对要不要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犹疑不决,对不进步则退步心存侥幸,对民生问题等待观望。甚至以错误判断支配自己的思想。如认为过去40年经济大发展,现在可以停一停松口气了;法治还早、人治还好;不按规则与契约行事;口袋富是今天的王道,脑袋富是明天的正事等等。知错可以改正,然而,有的人并不认错与知错。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坚决冲破不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观念束缚。落后意识、保守思想、习惯思维、模糊认识、错误判断等,都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中需要正视并解放的对象。只有正视了才能有更正观念的勇气,只有“解放”了才会有释放活力的思想,才能提高向前进的行动能力。

思想贫穷是最大的贫穷,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中华民族的巨轮航行到2010年代,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变化,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决胜阶段,更需要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统一思想、加强思想引领的前提是解放思想、更新思想,所谓“解放”,就是要从顽固僵化的观念、旧有习惯的思维等种种认识误区中走出来,要针对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两个“布局论”的思想观念进行必要的改造,展开讨论和批评,通过分析与研究,找到差距,形成新的共识。变革创新既是解放思想的必然产物,更是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

四、解放思想的几个关键点

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是新时代需要的新气象。勇气、锐气和朝气从哪里来?只有从解放思想中而来。

(一)实事求是地进一步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异想天开、不着边际。实事求是是我党基本的思想认识和坚定的政治态度。40年前酝酿并开始的那场思想解放运动,就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厚基础和历史阶段的客观分析和认识之上。新时代我们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认清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认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需要新的思想指导,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创造实践。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消除一切禁锢全面创新与进一步发展的落后思想、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消除一切阻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更加均衡和更加健康的发展。立足初级阶段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国情,立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精会神抓全面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在解放思想中要把大讨论与大调研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展开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尤其是要在更高层次上涵养思想和提升认识,破除思想和认识上、谋求发展路径和举措上的误区和障碍,进一步发挥思想对行动的先导作用。

(二)加强思想统领中进一步解放思想

所谓“解放”,就是要从传统思维、僵化模式、固有习惯中冲出去、走出来。40年改革开放经验和历史证明,只有通过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推动思想解放,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战略部署和安排,实现了目标、制度、路径上的顶层设计,在实践创新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思想。只有思想统一了行动才能更好地统一,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认识统一到党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既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天”,实现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举措的顶“天”立“地”。

(三)不断进取中进一步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就是要开阔视野,开动脑筋,结合工作实际,对标找差,抓住机遇,追赶超越,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这一重大现实论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并据此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全面安排,要求新征程上实现新气象、新作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我们的出发点、落脚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目前的最现实的状况。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国家层面存在,在各地各部门也同样存在。部分地区和部门发展快一些、好一些,但未来工作空间依然很大,千万不能有“差不多了”“等等别人”的错误思想。部分地区和部门条件差一些、发展慢一些,也不能有“努力已尽,本该如此”“潜力会自然转化为发展动力”等错误认识。解放思想中开展大讨论要与确定崭新目标和宏大目标结合起来,在问题导向中坚持高点定位,按照“跳一跳够得着”“拼命跳够得着”来定位目标,找到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空间,这样才能使解放思想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在实干中进一步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说到底要牢记使命,积极作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百里者半九十。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却能带动带领大多数。因此,领导干部是解放思想的主体,是解放思想的领导者、组织者,更是率先指挥者、领先实践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解放思想不是纸上谈兵,必须经过讨论乃至激烈的争论,明辨是非,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修正错误和模糊的思想认识。精神状态及发展成果是衡量解放思想是否有成效的标准,要强化解放思想的针对性,发现创新点,寻找突破点,使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举措落地落实,而不能使这一轮解放思想成为形式和摆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类历史上的开创性事业和历史性壮举,我们惟有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全面改革开放,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可持续、更全面、更优质。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緊迫性、可能性、艰巨性,奋发有为,奋勇争优,敢于超越自己,超越现状,以进一步的思想解放推动思想统一,推动更全面的高质量发展。

五、解放思想再出发,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想。拿破仑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刀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刀剑更有力量”。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当年我们依靠转变思想解放了思想,实现了完美转身、历史性转折,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今天,解放思想仍是我们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有力武器。

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夙愿,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跨越,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和灿烂奇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没有现成的理念和经验可以借鉴,全凭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上下求索、摸索前进。伟大的实践一刻也离不开伟大理论的指导。列宁曾经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理论成果,本质上就是解放思想的产物,也必将为指导解放思想提供方向和路径。

统一意志才有统一行动的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和勇气;全面对外开放,我们要有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的勇气和胆识。只有改革开放再推进,创新发展才能再上新台阶。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进一步更新观念,将解放思想进行到底,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坚定不移、坚忍不拔,不断推进全面改革开放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责任编辑:朱苗苗]

猜你喜欢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拓宽思路 加强企业党员思想教育
解放思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如何搞好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