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模型分析的张掖市蔬菜产业发展策略

2018-07-04范志雄

甘肃农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张掖市菜农蔬菜

■范志雄,王 成,曹 瑾

(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一、研究区概况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它具有区位优势,特别是在通道经济和战略走廊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有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管辖县区,属于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具有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温差大等天然条件。同时,黑河、山丹河等河流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适合蔬菜种植需求。品牌蔬菜包括娃娃菜、高原夏菜、马铃薯等。区域内由兰新铁路,国道312、227贯穿,交通便利,为蔬菜产销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张掖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一)蔬菜品种

张掖市蔬菜的生产区域囊括了该市所辖的5县1区,主要以娃娃菜、青笋、甘蓝、红笋、西兰花、番茄等蔬菜种植为主,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一年种两到三茬,进行反季节销售,实现了精细蔬菜的周年供应,为冬春淡季保障市场供给。提高了张掖市蔬菜的竞争力,打响了蔬菜以“金张掖弱水情”的品牌,因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种植面积

2017年,张掖市蔬菜的种植面积在2016年种植面积为100万亩玉米制种、61万亩高原夏菜、45万亩马铃薯、40万亩优质林果、136万亩饲草、3万t食用菌产业规模的基础上新增蔬菜5万亩、食用菌3万t。随着蔬菜产销经济效益的提升,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菜农开始自发地种植蔬菜和加入蔬菜合作社,使蔬菜产销已经进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状态。

(三)基地建设与市场销售

近年来,张掖市已有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1个,省级41个,市级101家。全市建成各类产地批发市场100多处,其中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定点蔬菜批发市场2处,在全国各地建立高原夏菜直销点18处,在甘州、高台、临泽、民乐等地种植高原夏菜面积4万多亩,形成了以近郊乡镇、临近交通干道乡镇为主的蔬菜重点生产乡镇集群,形成万亩以上蔬菜生产乡镇20个,建成了一批规模化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呈现出日光温室、钢架大棚、露地生产“三种生产模式并举”,反季节蔬菜、高原夏菜、加工蔬菜“三大优势蔬菜齐抓”的特色产业开发新格局。全市已建成冷藏保鲜库39座,贮藏能力4万t,动态周转能力20万t以上,其中,甘州区在建冷藏保鲜库10座,贮藏能力达10万t,临泽县拟建3个万吨级冷藏库群,全市蔬菜冷藏保鲜能力呈快速增长态势。

三、张掖市蔬菜产业SWOT分析

通过对各种因素的有效匹配,分析出张掖蔬菜产业发展的各种战略与对策(见表1)

(一)优势(Strengths)

1.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农业基础条件。张掖市隶属于河西走廊中部,海拔适中,无霜期长,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温差大,病虫害少,符合高质量蔬菜种植。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张掖市蔬菜具有质量较高的显著特点。张掖农业种植历史悠久,农业基础良好,自然条件能满足不同农产品的生产需要。

2.政府扶持力度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在调研中,可以发现政府对设施建造、蔬菜基地建设、蔬菜销售、冷链设施建设、“三品一标”认证等环节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奖励和政策扶持。而且吸收了一批技术人员对菜农种植技术进行培训、引导,先后联合社会商业人士成立的一批像张掖市泽源有限公司、张掖市宏嘉农业合作社、甘州区春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从事蔬菜种苗培育、种植、收购、储藏、保鲜、销售为主,以绿色生态农业、冷链物流工程和绿色通道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的实体企业。张掖地理位置好,减少了运输成本,增加了农民收益,及时提供了大量的新鲜蔬菜,便于开拓省内外市场。

3.市场前景广阔。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夏秋季节,常有自然灾害发生,蔬菜生产受到严重限制,造成当地蔬菜供需不平衡。而在张掖市7、8、9三个月主要靠自然条件生长,正是蔬菜生产旺季。因此,张掖市瞄准国际国内市场,把张掖打造成西北地区主要的夏季北菜南调基地。同时,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以及邻近的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外域,受海拔和纬度影响,冬季气候严寒,反季节蔬菜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种植品种很有限,蔬菜供应淡季(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持续时间长达7个月,冬春季蔬菜需求量极大,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二)劣势(Weaknesses)

1.品牌效应差、物流成本高。近年来,制约张掖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没有自主品牌。张掖市蔬菜主要销往东南沿海城市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运输公司效率低,成本高,有时造成时间和车辆不搭配,对蔬菜的质量和价格有一定的冲击。

2.资金运转周期长和菜农受教育水平低。资金是制约张掖蔬菜产销发展的瓶颈。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贷款成本高且投入回收期长。此外,加之西部地区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长期为张掖市服务的高学历人才少。调查发现,菜农老龄化现象普遍,现有劳动力与张掖蔬菜产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蔬菜的发展。

3.菜农商品意识差、种植技术落后、结构单一。种植户对蔬菜产品的商品意识不够强,存在很多蔬菜产品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导致最后只能作为废菜处理的不良后果。

4.销售渠道单一、中间环节多。蔬菜营销缺乏有效的支持,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的扩散效应不强。蔬菜产销规模小,生产秩序乱,不能有效解决菜农“卖菜难”的问题,不能有效组织农民集约生产。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小,未达到产业一条龙服务能力,不能满足蔬菜深加工生产链条,市场竞争力低下,传统营销市场落后于蔬菜发展速度。其次,较多的中间环节使得蔬菜的价格居高不下,高昂的价格使得蔬菜的竞争力下降,这必然导致蔬菜的销售出现问题,影响了张掖市蔬菜的品牌优势。且部分蔬菜交易没有相对正式的合同,农民的收益得不到保障,农民想要获得收益往往需要看菜贩的脸色。

(三)机遇(Opportunity)

1.市场需求量随消费水平而增大。在张掖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蔬菜生产逐渐以产业链的形式发展,利用温室大棚进行反季节种植和销售,已经建成甘州区嘉信大型农贸市场,作为该市出口农产品资源的聚集中心。由于每年的5至10月,我国东部、中部、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台风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蔬菜生产受到不良影响,供给严重不足,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消费者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导致蔬菜价格上涨,而此时,正是张掖市蔬菜集中上市的季节,能够有效地为这些地区蔬菜市场进行补充。在这种条件下,供应周期长再加上优良的品质,使得张掖市蔬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也为张掖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

2.安全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蔬菜的需求增加,对蔬菜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进一步对蔬菜的质检把关,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留,加大对菜农的培训教育,确保蔬菜的安全性。

3.进行转型,发展功能性蔬菜。近年来,观光型的都市农业是城市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都市观光农业种类繁多,其中水果和蔬菜的观光和采摘占有很大比例。蔬菜是发展观光农业内容中绿色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周末和假日,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近郊的农场参观学习,发展这样观光农业也为菜农增加了收入。例如,在2013年,张掖市成功地举办了全省中西部地区蔬菜技术培训暨中央现代农业资金扶持项目现场观摩会,通过基地观摩和产品展示,受到了省经作站领导和参会代表的高度评价,有效提升了张掖市蔬菜产业在省内外的影响力。

(四)威胁(Threats)

1.产销脱节,销售渠道不畅。蔬菜销路不畅主要反映在春、夏两季蔬菜中,这两季集中上市早春茬大棚蔬菜和高原夏菜,以供应南方市场为主,产品滞销现象时有发生,在甘州区甚至出现弃收、烂菜现象,严重挫伤农民种植积极性。从全市蔬菜交易市场的经营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大型批发市场,现有的蔬菜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大都规模小、档次低,物流拥挤、集散乏力,集散和吞吐能力有限,综合服务能力不强,难以发挥调节蔬菜产品供求和形成价格的功能。其次,产销衔接不紧密,受产销市场信息不对称、茬口安排不合理和盲目追求规模效益而不顾自身贮运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蔬菜集中扎堆上市,卖难现象时有发生。

2.种植技术较弱和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村种植户都以散种为主,菜农的种植经验较少,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没有形成规模种植,管理粗放,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变化。由于种菜基础设施成本高,收支不对等,投资回收期较长,严重挫伤菜农的积极性。再加上菜农对市场信息不了解,造成所种不是所需,跟不上市场变化,使得张掖市蔬菜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四、张掖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菜农文化水平

张掖市蔬菜产业是一种新兴的绿色产业,想要做大、做强蔬菜产业,首先应该增强菜农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认识。张掖市农业局应当组织专业人士,围绕蔬菜标准化生产、设施农业建造、日光温室蔬菜提质增效技术等内容,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科普之冬(春)等活动,对菜农进行培训,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培养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的示范户,同时加大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推行力度,采取简单易懂的形式,请专业人士到田间现场手把手指导菜农,并让示范户现身说法,一边讲理论,一边实践,确保菜农的培训效果。而张掖市蔬菜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推广下获得了巨大的成果,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政府必须做好领头的作用,按照“抓特色,建基地,扩规模,强产业,创品牌”的农业发展思路,做大做强张掖市蔬菜产业,让蔬菜成为农民经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

表1 张掖市蔬菜产业发展战略SWOT分析

(二)积极开拓市场,拓展流通渠道

充分发挥“张掖市蔬菜产销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实施东进西扩战略。鼓励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在东南沿海城市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创办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流通实体,重点扶持开展果蔬菜储藏保鲜和连锁配送,扩大该市果蔬产品市场认知度,增加金张掖夏菜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份额。按照“县域有特色、乡村有特品”的要求,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坚持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发展适销对路的产业和产品,运用好“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等机遇,形成“一村一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电子商务与消费者直接对接。

(三)确保蔬菜的种植面积

2009年12月,张掖市政府出台了《张掖市无公害蔬菜管理条例》,进一步对占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破坏蔬菜产区环境等行为进行了法律规定,为张掖市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面积的稳步扩大,产区环境的可持续保护确立了法律地位。政府可以将工业和科技新区放在一些没有种植蔬菜的地方,这样既保证了工业的发展,又保护了蔬菜产区的环境,有利于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必须做好引导作用,不能让农民盲目跟风种植,等待土地被占,这样不仅使土地闲置下来,更阻碍了张掖市蔬菜产业的发展。

(四)鼓励农民从事蔬菜的种植、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张掖市政府需要加大蔬菜产业的宣传力度,改变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让更多农民了解种植蔬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投入到蔬菜的种植当中。其次,出台一些激励政策,鼓励青壮年从事蔬菜的生产,改变农村以老人和妇女为主的劳动力结构,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只有这样蔬菜产业才能不断发展,成为带动张掖市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

(五)完善品牌建设,促进品牌营销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一方面对于蔬菜的质量严格要求,确保蔬菜的品质。另一方面,对于蔬菜必须要有统一的外观标准,例如:包装的形状、颜色、图案、商标等等。同时,树立“无公害”蔬菜的品牌,必须严格做好蔬菜安全检测,加强菜农对于化肥、农药的科学使用意识,防止蔬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让消费者吃到一口“放心菜”。突出蔬菜“无公害”“富硒”的特点,引进、培育一批既满足南方市场需要又包含张掖市蔬菜特色的全新品种,提高张掖市蔬菜在市场的知名度,让“张掖特色蔬菜”成为全国蔬菜市场上的明星品牌。

[1]丝绸之路经济带张掖市绿色蔬菜产业发展规划[R].2016.

[2]张掖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张掖调查队.张掖统计年鉴2015[J].2016.

[3]张掖市农业局.张掖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R].2016.

[3]徐琴.张掖市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22).

[4]张立.张掖市甘州区发展蔬菜特色产业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4,(5):17-18.

[5]王建梅.关于张掖市蔬菜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4,(3):38-39.

[6]张掖市蔬菜产业发展突飞猛进[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4):7-7.

[7]温玉雷.张掖市甘州区蔬菜产业机械化生产现状、思路和对策[J].农业机械,2016,(1):90-91.

猜你喜欢

张掖市菜农蔬菜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奇怪的蔬菜
蔬菜
张掖市第四中学
菜农和学问家
蔬菜也“疯狂”
露水露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