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的关键点

2018-07-03夏成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感阅读教学

夏成芳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用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年段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感悟、表演体验、读写结合等,使他们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写结合;语感;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38-02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文本的内容进行烦琐的分析与讲解,就会忽视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如果教师弱化读背环节,学生就会缺少语感。因此,阅读教学要从关注文本的语言文字、语言表达入手,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自主思考,细细地咀嚼语言文字,以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打造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要做好以下关键点。

一、指向学生的语感培养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学生的语感要在不断地语言实践中形成。

(一)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果教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过度的分析、挖掘,学生自己的阅读体会就会很少。这样的课,教师上得累,学生也听得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要在读的深度上做文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好读的环节,让学生多层次地读、由易到难地读、由浅到深地读、形式多样地读,如朗读、默读,配乐读、边做动作边读,还有比赛读等。朗读到位后,学生自然在静思默想中体味作者的语言,感悟作者的情和意。另外,对需要背诵的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练习背诵。背诵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注意朗读技能的指导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朗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表情、动作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如重读的词语要在下面画“.”,轻读画“。”,画“/”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等。这些方法能帮助低年级学生逐渐规范朗读要求,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觉地进行情感体验,沉入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朗读。如,教学一年级的《春笋》这篇课文,在指导朗读第一段时,先让学生欣赏春天里万物生长的画面,然后带着欣喜的情感来读这段文字:“一声春雷,唤惊醒了春笋。它们让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这样,让学生感觉自己好像就是春笋了,在春风里笑,在春雨里长,读起来很有感情。又如,三年级的《石榴》一文,作者这样描写成熟的石榴:“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教学时,我请一个学生先表演“石榴娃娃”向外四处张望的动作,然后再读这个句子。这样,学生读出了石榴娃娃的可爱与调皮,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在这过程中,学生把无声的语言文字符号转换成有声的语言,获得了语感的培养。

(四)关注说话训练

说话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发现文中潜在的语言训练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说话,如讨论、演讲、复述故事等,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要在交流中提高。当学生回答不理想时,教师要耐心地指导,一次说不好可以再说一次,这样在一次次的言语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李广射虎》一文,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谈一谈:“将士们看到箭深深地射入石头里,会有怎样的表情和动作呢?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如果这个故事传到匈奴那里,又会怎样呢?”学生个个举手发言。接着,我让学生此基础上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这样,他们讲的故事很有生动、很具体。这样的训练,在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五)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

语感形成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内化语言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向学生推介一些好书,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使他们多阅读、多实践。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对优美词句的摘抄和批注,多背一些经典,让学生受到语言的熏陶和感染,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要指向语用能力训练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体会作者写作方面的技巧,做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要品析关键词句的表达运用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关键的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如,《花瓣飘香》一文,通过对小女孩摘花瓣的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小女孩对妈妈的爱。这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起到很好的作用。阅读教学就要抓住这样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在读中细细品味,在心里慢慢咀嚼。我曾形象地告诉学生,品味语言就要像吃红烧肉一样,慢慢地咀嚼,慢慢地享受,最终才能品味出语言的味道。如,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一诗,要通过对“寒”“暖”两字的探究,感受作者用词的恰当。通过自主探究后,学生体会了红军在当时环境下的心理感受,理解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读思结合,创生语言

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好文本语言,还要引导他们创生自己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阅读教学中,学生从一开始对语言的感知到对语言的理解,从对语言的感悟再到语言的创生,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語用水平。如,《庐山的云雾》一文,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作者说是像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在细细品味朗读之后,我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让他们写一写庐山上的云雾还像什么。有的说,山顶上的云雾像女孩子头上的白色头纱;有的说,半山的云雾像一匹匹奔跑的白马;有的说,山谷里的云雾像地上铺设的白色地毯。学生创生的语言很精彩。最后,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从山顶、山腰写到山谷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在学生体会了文本表达顺序的特点后,我再要求他们用两分钟的时间来背诵这一段。这样,使他们的语感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读写结合,运用语言

写作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途径。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学生习作的范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读写活动,从关注字词的运用到关注文章的结构、表达方法等。如,《灰椋鸟》一文中描写灰椋鸟归林后欢快的场面。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灰椋鸟晚归的场面的?作者写了那些画面?为什么那么多鸟晚归作者就写了几只鸟?”接着,教师告诉学生,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先整体描写再部分描写最后回到整体描写,这种写法叫点面结合。最后,教师安排小练笔:写一写学校大扫除的场景。这样,使学生掌握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中的那些有利于学生练笔的语用点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就是在一次次阅读和写作中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其阅读的本身,而在于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语感阅读教学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