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家精神的主体性作用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07-03何文靓

枣庄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企业家要素高质量

何文靓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工商管理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108)

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家精神

(一)中国经济“速度规模型”发展模式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经济层面就相应体现为中国经济由以往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往的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为何不高,笔者以为不是不想,而是历史的阶段性和现实性所决定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处于短缺经济阶段,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物质匮乏的方式就是形成一个注重速度规模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逻辑亦应该是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解决“好坏问题”。在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撑下,中国经济也就表现出与之相对应的特质:唯GDP导向、政府主导投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低效投入、经济体量迅速扩张等。人民群众物质需求在得到及时满足的同时也承担着这一“速度规模”型发展模式衍生的一系列问题:环境生态的恶化、生活的成本激增、低端生产过剩、产品附加值不高、外贸陷入“悲惨性的增长”等等。

(二)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质量效益型”模式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中国经济体量位居全球第二),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亦进入到买方市场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单纯地拥有物质产品转向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消费品质提升、宜居的生活环境等等。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现有的经济供给体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掣肘,依然停滞在低层次并由此引致经济体系运行出现一系列结构性失衡:实体与虚拟经济失衡、低端供给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稀缺并存等等。为了纠正经济体系的结构性失衡,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大判断,并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可以预见,经济的高速增长已不再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1](P113),高质量发展将是中国经济下一步前进的方向所在。

目标已经确立,接下来如何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就逻辑性地成为经济学界、企业界关注的重点。基于对十九大报告以及现代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学习,笔者认为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坚持“质量、效益”两大原则,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转换努力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进,最终实现整体经济体系的高效率运行。如果这一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确立,中国经济将会呈现出与以往“速度规模型”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不同的特征: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知识、数字、信息等新生产要素的同时,传统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等。

(三)发挥企业家精神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主体性作用与“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念在逻辑上的统一性

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然证明,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宏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取决于微观企业的行为。但是,以往的建立在均衡和侧重宏观经济总量调控的西方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似乎没有考虑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作用,这些主流经济学派通常“过滤”掉“人”的因素,认为经济增长不过是一个给定偏好系统和可得手段后的最优化计算问题,“企业”不过是一个生产函数或者说是生产可能性集合。然而,真实世界的经济图景则是: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要素,是推动市场经济的主要力量。企业家精神基于其对市场中非均衡所衍生的利润机会把握,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组合”不断实现对现有经济体系运行效率的改善。

在关于“人”是否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给出了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完全不同的解释。“发展依靠人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在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建设过程中,党历来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中国当前的社会阶层中,企业家群体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事业,必然要发挥企业家精神的主体性作用,因为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过程其本质是企业家精神支持下的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和技术创新及商业化应用的过程。可以说,激活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与实践“发展依靠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理念在逻辑上是高度统一的。

二、企业家精神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学理性阐释

(一)关于企业家精神内涵的界定

自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讨论就从未中断过,尽管经济学家们认识到企业家精神的确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的、稀缺的生产要素,并且也是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但是受制于主流经济学理论研究范式等原因,时至今日,企业家精神在现有的有影响力的经济模型中仍然难觅踪影。

此外,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至今在经济学界未能达成一致,为了不失研究的一般性和方便以下的论述,笔者将本研究所探讨的企业精神界定为企业家才能,比如感知利润机会、创新、追求利润的能力等。经济学家罗斯巴德(1947)认为“没有金钱支撑的企业思想只是室内游戏,它必须要得到金钱的支持并将其用于项目投入”。所以,笔者认为从经济学视角探讨企业家精神应该而且也只能是对行为事实的研究,而不是对语言文字或者梦想的分析。

根据Hebert and link(1989)的综述,目前经济学界对企业家精神的讨论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流派[2](P120),具体见图1:

(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学上通常是以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衡量的,即全要素生产率(TFP)在GDP增长上的贡献率要高。如果我们将中国经济发展比作一艘正在行驶的巨轮,正如巨轮能够乘风破浪(中国经济能否克服当前面临的诸多风险:环境资源的瓶颈约束、结构性供求失衡、区域性、局部性金融风险等),不仅仅是因为基本配件是否齐全,毋庸置疑,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保证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而更关键则在于燃油和发动机及其功率,同理,中国经济能否顺利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取决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生产要素的效率,更准确的说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进。

图1:关于企业家精神主要流派观点梳理

(三)企业家精神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新的路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其实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即从以往的“速度规模”型经济增长模式向“质量效益”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从生产要素的视角来看就是从原来主要依托廉价自然资源、简单劳动等较低级的要素转为更多地依托知识、技术、复杂劳动等较高级创新特征的高级要素[3](P70)。然而作为“客体”和具有“创新”属性的高级生产要素并不能自动转化为真实的经济利润或经济绩效,必须要经历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才能获得经济效率的提升,“欧洲悖论”①和“俞正声之问”②正是经济发展的现实对“谁”来配置创新生产要素的反思。

企业家作为一揽子要素配置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处于发起、配置、操纵、控制其他生产要素的核心地位,是社会经济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主动性生产要素。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市场的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实现“经济运行主体的企业家化”[4](P73),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及商业化应用上(促进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让企业家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乃至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扮演主体角色。

企业家精神如何作用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呢?现有的探讨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学文献认为,企业家精神一般具有两个基本功能:①资源优化配置职能。芝加哥派代表舒尔茨(1980)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就是成功应对市场失衡的能力,即“重新配置资源,以获得各种可观察到的报酬”;②创新创业职能。经济创新派的鼻祖(1934)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其通过“创造性毁灭”打破市场均衡实现超额利润。经济学家张维迎和盛斌(2004)在其著作《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中指出“企业家就做两件事:第一是发现不均衡,第二是创造不均衡”,前者是指捕捉市场不均衡带来的盈利机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纠正市场不均衡;后者是指通过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打破原来的市场均衡,获取新市场、新客户[5](P127)。可见,企业家精神始于市场的供求非均衡状态,正是基于对这些可以物化为利润机会的识别,企业家精神通过资源配置和创新活动触发市场的自我协调机制不断地纠正和创造市场的不均衡,循环往复,螺旋式地提升了市场效率,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健增长[6](P122),最终达成整个经济体系全要素生产率的增进,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上述的逻辑表述,笔者尝试构建“市场供求失衡——企业精神(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或技术创新及应用)——全要素生产率增进”的分析框架探析企业家精神对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具体见图2:

图2 企业家精神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高质量机理图

作用机理的路径之一: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效率)。首先,市场知识是一种实践知识(Know-what),这种知识分布的实时性和分散性决定了唯有企业家个体才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支配者。市场价格供求失衡所产生的利润机会为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提供了场所,企业家通过对具有支配权的一揽子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进行“新”组合,创立新企业或进入新行业,将上述生产要素配置到最能够带来利润的地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继而国务院又做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从中不难发现本轮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而市场化取向的核心就是企业家精神的充分发挥,因为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最终是要落到“人”,而这里的“人”即企业家群体,市场是相对抽象的,而人是活生生的创造主体,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终究是要由企业家来挥舞的。

此外,企业家精神代表的是对“不确定性”的耐受,“经济计算”是企业家用于核算成本和预测未来收益的工具,他们需要时时刻刻进行“经济计算”。正是基于“经济计算”的结果,企业家决定将应该生产什么产品或者服务,以及使用什么生产方法去生产。“企业不仅仅是对新技术的使用,而且是从多种可行的生产技术中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技术以提供给公众最便宜的产品以满足他们最迫切的需求”(Mises,1951)。可见,企业家精神的发挥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因收益不抵成本而出现的生产要素结构性错配等低效率现象。

综上,企业家精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可以表现为:企业家基于自身的敏感性和市场实践知识(Know-how)的利用来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整体经济高效率运行,在上述作用机制下,社会生产无限逼近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界面,且推动市场在现有生产前沿面内无限趋向均衡。

作用机理的路径之二:促进技术创新及技术在全社会范围的推广(技术创新及商业化应用)。基于对“创新”所衍生的超额利润的渴望以及对自身“无中生有”的实践知识(Know-how)的利用,企业家精神能够有效识别市场中存在的技术创新的超额利润机会。为了将利润的机会(企业家个人的想法)变为现实的利润,企业家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或相关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并利用自身对一揽子要素的支配权,实现“想法”到企业生产技术层面的对接,另一方面,基于特有的市场实践知识(Know-how)积极与市场建立直接联系,推进科技创新的商业化运作,最终实现社会效率的整体进步。

综上,企业家精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亦可以表现为:企业家精神基于自身的特殊禀赋,将科技创新直接作用于企业生产层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宏观层面则表现为社会整体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最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运行。

三、结论:企业家精神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将发挥主体性作用

现阶段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也就是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爬坡过坎的攻关期,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新旧动能的转换亟需塑造一个以企业家精神为引领、具有熊彼特意义上“创造性破坏”作用的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而在其中,企业家精神能否得到“显化”和“强化”是一个关键变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们正是通过面向市场的一系列严格的“经济计算”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渗透到现实经济生活之中,并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经济阶段演化。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力量,企业家精神的主体性作用不可或缺。

注释

①所谓“欧洲悖论”是指欧洲在科技进步和高科技人才资本方面在扮演着全球领导者的角色,但是上述比较优势却未能转化为现实经济生产力.

②所谓“俞正声之问”是质疑为什么上海的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投入全国领先,但是高科技企业且有数量不多且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大,缺乏知名的科技企业及产品,即“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

[1]周菲,赵婧婧.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安徽省经济增长质量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3,(5).

[2]曾铖,郭兵,罗守贵.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系的文献述评[J].上海经济研究,2015,(7).

[3]曾可昕,张小蒂.中国企业家精神增进的激励机理—以矫正资本市场的估值扭曲为视角[J].学术月刊,2016,(8).

[4]王诚.增长方式转型中的企业家及其生成机制[J].经济研究,1999,(5).

[5]张维迎,盛斌.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6]魏伟.供给侧维度下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作用机理初探[J].枣庄学院学报,2017,(3).

猜你喜欢

企业家要素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