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教育实践 做实“三立”建设

2018-06-29郭勤

考试周刊 2018年56期

摘 要:管理园所如同治理国家,我们基于古人管理的三大模式——人治、法治和德治。结合现代园所发展状态,基于幼儿园的导向与灵魂,采用三结合的方式,即法治为路径——运用制度管理的方法,达到实效管理目的。人治与德治为推力——使整个幼儿园获得向前发展、向上飞跃的根基与底蕴。勤幼依托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文件精神,以教书育人为学校的核心职能和存在根基。依法办学,立足于教育实践工作,做实“三立”(法治立园、团队立根、家园立信)建设。

关键词:法治立园;团队立根;家园立信

一、 引言

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管理园所如同治理国家,从上文中提到的三位政治家不同的治政风格和思想中,我们且可以将管理大致归纳为人治、法治和德治三种模式。三者中,法治是中心线。作为整个幼儿园的导向与灵魂,采用法治——即制度管理的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最好途径。同时,加入人治与德治的双臂推动,会使整个幼儿园获得向前发展、向上飞跃的根基与底蕴。勤幼依托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文件精神,以教书育人为学校的核心职能和存在根基。依法办学,立足于教育实践工作,做实“三立”(法治立园、团队立根、家园立信)建设,调整思路,克服困难,在全园教师的团结努力下,稳中求进、变中求新,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

二、 法治立魂——制度与管理的融合

勤幼在建立园所管理章程的基础上更注重文化内涵和校园管理的融合性,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努力为教工创设学习、发展及展现自我的舞台,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善于学习、自主发展、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一) 师德与立身的结合。师德,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其实就是心中的一把尺,行为上的一杆秤。“以德为先”,时刻焕发我们对教育的一种态度。它的核心就是为立身而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我们将师德与立身行为相结合,融合到他们的常态工作中。如“三八节”开展了“我身边的他(她)”故事会,大班级部罗玉婷——年轻人不一样的发现故事,中班級部张婧雅——骨干中层的班级故事,小班级部韩燕老师——成熟人员的感人故事……大家从自己最熟悉的人侃侃而谈,发现零距离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平凡而有精彩的片段,故事生动感人,让全体教师感受到“老师是幼儿启蒙的道德伙伴”,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好老师。

(二) 系统与文化的双向并举。我们一方面坚持依法办园,同心同力的管理机制。坚持条块结合、一园多层的系统管理,完善“一中心(行政管理团队核心)、结盟部(保教部与教研部相结合;科研部与培训部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加强班子领导条线与块面的融合,开展各条线的整体管理,同步教研、合作研究,使管理者能用统整的思想来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注重“教工之家”的建设,不断完善其硬件设施,切实为教职员工做好服务工作。幼儿园工会积极组织全体会员参加各类政治理论学习与各项政治活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等,切实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教职员工的政治思想素养和政治敏感度。

三、 团队立根——先思与后行联结

在法治教育环境下的园所管理就要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创新中展实力。在打动教师心灵,引发思维共鸣中追求真实高效。在勤幼,我们建立了层级式目标管理方式,着力打造当家型管理人才。

(一) 先思——需求式反馈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确,会思考是一个团队向上发展的动力。如何更好地激励团队向上、向上、再向上,我们通过“我的需求”问题式调查,整理并梳理团队每位教师的发展需求及最需要的现状节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需求的归类如下:21位教师在课程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上需要解答;14位教师在游戏观察上需要进一步的专题指导;10位教师在家长工作上存在困惑;5位教师在自身专业素养提升上提出想法;5位教师在班级常规管理上需要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对需求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将其反馈到保教部、教研组与培训部,各组在此基础上按需调整工作计划与进程,这样的调整虽然只是一个角度上的调整,但却为我们的期初固定式的计划制定有了明晰的方向,那就是教师的发展需求才是最真实最直接的工作根本。

(二) 后行——幸福式延续

团队的行动力来自于他们的幸福感,对应中文“幸福”这个词,英语中有三个不同的单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幸福”的不同层面。Happiness是一种情绪,Well—being是一种状态,Flourising是一种过程。人人追求幸福,我们也希望将这份幸福延续。教育中有两个关键点——教师和孩子。有幸福的孩子必有幸福的教师,同理,有幸福的教师必有幸福的孩子。孩子与教师都在追求同一种成长力量,那就是幸福。在幼儿园,孩子是幸福的。每天快乐的游戏,最直接的就是角色扮演中获得的幸福情绪,最津津乐道的是共享活动中的细致状态,最难忘收获的则是体验感悟的整个过程。在幼儿园,教师是幸福的。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能发现他们的变化状态,当然也就能感同身受地获得那份最本真的幸福情绪。做本真的教师,做本真的孩子,做本真的教育,让这份情绪、这个状态、这个过程一直延续……

在这样先思后行的循环中,具有三勤特征的教师团队也在一步步成长、收获、发现、体验,从中也脱颖而出一批有抱负更有干劲、有思考更有行动的后备力量。近年来,勤幼共输出管理型人才十多人,成为钟楼区人才摇篮。

四、 家园立信——沟通与关注的实效

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人家。每个家庭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不同,因此形成了各个家庭独特的文化氛围。我们通过调动家园积极性,帮助每个家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每个家庭的文化内涵得到整体提高。

(一) 在多效沟通中畅通家园沟通渠道。我们结合园所信息化特色,除了网页上的班级网站、留言板等平台,还开设了QQ群、飞信群等互动交流群。运用其中的讨论组、群问问、分享墙等功能,让家园联系更直接、更及时。如我们通过“群问问”功能收集并及时了解家长目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运用“群链接”或“分享群”把一些网络资源及时与大家分享,更新家长教育理念,丰富家长的育儿经验,也使我们的家教指导工作更富有实效。

(二) 在集体互动中展现家庭特色风采。勤幼通过系列化亲子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来到孩子们身边,共同参与和体验家园共育活动的成功和乐趣。如在新年活动中,全园家长、小朋友一起参加了“欢乐总动员”互动活动,从自主游戏、协作表演、成长经历上,每一位孩子都有大胆创意和出色的表现。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玩具总动员。结合幼儿爱游戏的年龄特点,利用孩子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如胶带、纸筒、鞋盒等,在活动中让幼儿来展现他们天马行空的多变玩法,他们一会儿用盒子拼成装甲战士,一会儿又垒出城堡、一会儿又粘贴出新颖贺卡……在游戏互动中真正体现“做中学”的乐趣。二是思维互动。整个活动中家长不是一个观看者角色,而是成为孩子舞会中的机智嘉宾,“看到××想到××”游戏,幼儿和孩子一同创意想象,在连珠炮的对答中孩子们情绪高涨,家长们更是脑洞大开。也是在这样的陪伴中,家长们感受到“孩子是活动主角,我是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的教育理念,更是增进了亲子浓情时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勤幼的法治管理捍卫公平,团队聚拢人心,家园形成力量。勤幼一路前行,且行且思,渐行渐远……

作者简介:郭勤,幼儿园高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勤业新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