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市牡丹病害种类及其症状识别

2018-06-29徐建强张吕醉唐慧骥许道超范一霖李文亮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1期
关键词:叶部叶斑病分生孢子

徐建强,张吕醉,唐慧骥,许道超,范一霖,李文亮

(1.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2.洛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南 洛阳 471003; 3.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南 郑州 450003)

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规模巨大,形成了以中原、西北、江南、西南为主要分布区域的四大牡丹品种群[1]。在河南洛阳,牡丹种植面积700 hm2,分布于70多处种植基地(园区)[2]。洛阳牡丹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出口到法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

牡丹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原物的侵染,以叶部病害发生较为普遍,且病斑常常连片,病害种类不易区分[3];而根茎部病害的发生则可直接导致牡丹整株枯死,对牡丹产业的发展危害更大[4]。牡丹病害轻则减少来年开花数量,降低开花质量,重则造成大量植株枯死,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牡丹出口造成巨大阻碍[5]。

国内外关于牡丹病害的研究总体有限:国内主要集中在几种病害上,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总结[5];国外仅限于对牡丹的抗病育种、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牡丹病害的研究鲜有报道[6]。本文在调查洛阳市当前牡丹病害发生危害的基础上,根据各病害的症状特点,编制了牡丹叶部及根茎部真菌病害的检索表,为生产及植物检疫部门快速、准确地诊断病害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洛阳市6处主要牡丹种植园,其中:西苑公园、王城公园、牡丹公园3处建园时间久远,牡丹栽培历史达60年之久,占地面积分别为1 hm2、1.33 hm2及0.57 hm2,分别有牡丹品种200、320、200个以上;国际牡丹园,面积25.33 hm2,栽植国内牡丹品种300多个,日本、法国、美国等牡丹品种100多个,以及中国芍药品种300多个,该园多次进行航天牡丹育种且效果显著;中国国花园建于2001年,占地103.2 hm2,1 000多个牡丹品种;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千姿牡丹园,始建于2005年,占地23.33 hm2,1258个品种。

1.2 调查方法 于2014、2015、2016每年的7月份,每周六到各牡丹园随机调查牡丹病害;走访各牡丹园生产技术人员,了解病害类型、发生危害程度、发病时间等。对于叶部,观察叶片有无变色、坏死、畸形等病状;对于根茎部病害,观察病害对植株的影响,如萎蔫或畸形,检查发病部位,记载病状(如斑点、腐烂、枯枝)、病征(包括菌丝体、菌核、小黑点等)。将症状明显的病害标本带回实验室镜检。

1.3 病害诊断方法 对于发病部位症状明显的,直接镜检;症状不明显的先保湿培养,待产生典型症状后,再行镜检。按照发病症状类型,如是否产生霉状物、粉状物、小黑点等,采用挑、刮或切等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病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形态,根据孢子形态对病菌开展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牡丹叶部病害

2.1.1 牡丹叶霉病Cladosporiumpaeoniae该病目前在洛阳市牡丹种植园发生最为普遍,危害也最为严重,发病率可达到90%以上,在单个叶片上的发病面积可达到60%。该病自5月份前后开始发生,8、9月份达到发病高峰;某些品种如海黄,染上此病,可导致叶片大面积枯死,远望如同叶片枯焦一般。该病原菌也可危害芍药,在芍药上形成红色的病斑,故称为芍药红斑病[5];而在牡丹上,病斑红色并不明显,称为牡丹叶霉病。

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多在叶片中间发病,红褐色至黑褐色,病部叶片背面为浅褐色,空气湿度较大时,病斑正面和背面均出现墨绿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严重时,多个病斑联合引起叶片焦枯,提早落叶,常在发病后期穿孔。

芍药和牡丹上的病原菌相同,均为牡丹枝孢菌(C.paeoniae)[3]:分生孢子梗褐色至深褐色,线性或弯曲状,单生或簇生,其一侧有节状膨大物;分生孢子淡褐色,卵形或纺锤形,单胞或多胞,单生或链状着生。

2.1.2 牡丹黑斑病Alternariaspp. 为害较为严重,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圆形小病斑,灰黑色或黑褐色,中央颜色稍浅,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黑褐色,上着生有墨黑色霉状物,手摸病斑有粗糙感,病斑常脱落造成穿孔。8月份为发病盛期,重病植株在后期叶片全部枯死,脱落。

病原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菌种[3]:分生孢子梗淡褐色至褐色,由菌丝上生出,或生于子座上,分枝或不分枝,与菌丝区别不明显;顶生分生孢子淡褐色至深褐色,卵圆形或倒棍棒状,有纵横隔膜,常链状着生;表面光滑或有疣,顶端常具喙状细胞,有长喙与短喙之分。

2.1.3 牡丹腔孢叶斑病Hainesialythri该病可危害枝条和叶片:在叶片上主要形成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稍凹陷,后期病斑上可产生轮状排列的黑褐色的瘤状小点;危害枝条时,在树皮上出现灰褐色病斑,组织松软,稍隆起,纵裂,在树皮下可产生褐色的瘤状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病原菌为牡丹绒边胶盘孢Hainesialythri[12]。目前,该病在河南洛阳牡丹种植园中发生普遍,叶片发病率在20%~48%,危害日益加重。

2.1.4 牡丹叶部真菌病害检索表 在对牡丹叶部各真菌病害的症状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相关文献[3],编制了牡丹叶部真菌病害的检索表。

牡丹叶部真菌病害检索表

其它牡丹叶部真菌病害还包括白粉病Erysiphepaeoniae、黄斑病Phyllostictacommonsii、褐斑病Cercosporapaeoniae、灰霉病Botrytispaeoniae、轮纹斑病Pestalotiopsispaeoniae以及叶斑病Seimatosporiumsp.[3]。由于这些病害在牡丹园发生不普遍,危害较轻,不做详述。

2.1.5 牡丹病毒病 在调查过程中,偶尔能发现受病毒感染的牡丹植株,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黄色花叶并伴有少量的花药败育。

2.2 牡丹根茎部病害 调查发现,洛阳市牡丹根部病害主要包括根腐病Fusariumsolani、白绢病Sclerotiumrolfsii、立枯病Rhizoctaoniasolani等3种,其中以牡丹根腐病发病最重[4];牡丹茎部真菌病害6种,分别为叶霉病C.paeoniae、腔孢叶斑病H.lythri、灰霉病B.paeoniae、轮纹斑病P.paeoniae、溃疡病Botryosphaeriasp.和牡丹枝枯病,其中以腔孢叶斑病和溃疡病发病最重[4]。叶霉病、灰霉病、腔孢叶斑病、轮纹斑病除危害叶片外,还可危害茎杆。

2.2.1 牡丹根腐病F.solani该病是为害牡丹根部较严重的病害之一。植株染病后,地上部分长势衰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片和枝条枯死,甚至整株枯死。根颈部、主根、支根和须根均可发病,其中老根发病最为严重。根部染病初期,在根皮上产生不规则形黑斑,后随着病斑逐渐扩展,由木质部扩展至髓部,根部慢慢变黑腐烂,肉质根剥落,造成植株失水萎蔫枯死。发病较重的地块能造成大面积植株死亡[4]。

2.2.2 牡丹溃疡病Botryosphaeriasp. 该病发病严重,主要危害茎部,亦能侵染叶片。发病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椭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或黑色病斑,中间灰白色,凹陷成溃疡状,湿度高时病斑边缘形成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呈水泡状,后期在病部皮层下往往形成许多针状小黑点,埋生或半埋生,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严重者病斑表皮开裂甚至枝条枯死。轻度发病的植株抽枝较慢,花蕾较小,开花迟缓;重度发病的植株鳞芽萎缩,不能抽枝或抽枝后不能开花,萎蔫青枯,造成单株枝条稀疏、甚至植株枯死[4]。

2.2.3 牡丹根茎部真菌病害检索表 其它根茎部病害发生较少,危害较轻,不再详述。在对牡丹根茎部各真菌病害的症状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相关文献[4],编制了牡丹根茎部真菌病害的检索表。

牡丹根茎部真菌病害检索表

2.2.4 牡丹根结线虫病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牡丹植株地上部分枯死,拔出后可以明显看到牡丹根部侧根根系瘿瘤累累、根结连结成串,后期瘿瘤龟裂、腐烂。实验室解剖根结,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虫的雌虫。由于线虫病发生隐秘,仅通过观察牡丹地上部分,不易分析牡丹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危害程度。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依据病害症状鉴定出牡丹叶部真菌病害9种,偶尔能发现受病毒感染的牡丹叶片;根部真菌病害3种,线虫病害1种;茎部真菌病害6种。目前,叶霉病、黑斑病、腔孢叶斑病为害叶片较重;根腐病危害根部较重;腔孢叶斑病和溃疡病危害茎部较重。依据各病害的典型症状,编制了牡丹叶部、根茎部真菌病害的检索表,为病害的诊断提供参考。

牡丹性较耐寒,不耐湿热[1]。牡丹7月份后发生的叶片枯死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共同作用的结果:夏季7~8月份温度高,叶片发生枯焦,导致牡丹生长势衰弱,从而利于弱寄生真菌侵染,引起病害发生,如链格孢菌(可引起牡丹黑斑病)、斑点叶点霉(可引起牡丹黄斑病);而侵染性病害的暴发流行则可使发病面积扩大,进一步降低牡丹生长势,导致牡丹更易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高温)。许多牡丹种植园通过搭遮阳棚,不但能延长来年牡丹花期,且能降低7~8月牡丹叶片温度,防止叶片枯焦,有利于牡丹生长势的维持,降低病菌的侵染机率[13]。调查发现,生长在遮阳棚或大树树荫下的牡丹,长势普遍比裸露的牡丹长势好。

牡丹叶部病害多发生在夏秋季,除了搭遮阳棚降低牡丹园温度外,秋季清除牡丹园的病株残体、做好田园卫生,对病害防治也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在病害暴发流行时药剂防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14];由于叶部病害常常混合发生,对牡丹叶部病害宜采用通过药剂复配来达到综合防控的目的。而对于牡丹根茎部病害,由于其易导致整株枯死,故病害发生前的早期诊断非常关键:一旦发现病害后,及早采用灌根或涂抹的方法,会对根茎部病害有一定的防控效果。

对牡丹病害的诊断是防治及出口检疫时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编制的检索表可为牡丹病害诊断提供参考。但生产中,牡丹病害在发病前期、中期及后期的症状表现并不相同,且多数时候多种病害混合发生,病征往往又不太典型,这均给牡丹病害诊断带来很大困难。症状诊断是病害识别的第一步,但为了获得确切的病原菌信息,有必要借助于分子生物学、血清学等技术对病害做进一步确诊。

参考文献:

[1] 中国牡丹全书编撰委员会.中国牡丹全书(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69-283.

[2] 邓国取.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现状 [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21(1):87-89.

[3] 段亚冰.牡丹叶斑病病原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09.

[4] 赵丹.牡丹根茎部真菌病害及病原鉴定 [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2.

[5] 吴玉柱,季延平,刘慇,等.牡丹红斑病发病规律的观察[J].中国森林病虫,2004,23(5):6-10.

[6] 张运兴,李卫国.我国牡丹研究核心期刊载文分析[J].北方园艺,2014,38(19):213-215.

[7] 李嘉珏.中国牡丹与芍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181-199.

[8] 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818-1102.

[9]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05-649.

[10]陆家云.植物病原真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32-533.

[11]陆家云.植物病害诊断(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18-227.

[12]赵新兰,李宁,刘爱新,等.牡丹腔孢叶斑病及其病原物的共无性型 [J].菌物学报,2010,29(4):475-480.

[13]周曙光,孔祥生,张妙霞,等.遮光对牡丹光合及其他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J].林业科学,2010,46(2):56-60.

[14]徐建强,杨改凤,田娟,等.三种杀菌剂对牡丹红斑病病菌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影响 [J].植物保护学报,2016,43(5):850-857.

猜你喜欢

叶部叶斑病分生孢子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面向移动端的苹果叶部病虫害轻量级识别模型
基于YOLOv3的多类烟草叶部病害检测研究
鸡 妈 妈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基于颜色差异性的植物叶片病害图像分割方法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