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粘非织造布强力的影响因素及工艺优化

2018-06-29孟宾马练兵刘海文

中国纤检 2018年6期
关键词:纤网热压织造布

文/孟宾 马练兵 刘海文

1 引言

非织造布对传统纺织行业来说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猛,被视为纺织行业中的朝阳产业,纺粘法是非织造布生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产品在整个非织造领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厚型到薄型、从工程用的土工布到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手提袋,纺粘非织造布可谓无处不在。随着其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其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强力作为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有待优化[1-4]。为此,本论文对影响纺粘非织造布产品强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2 纺粘非织造布强力影响因素

纺粘非织造布生产工艺流程为:切片—螺杆挤压机—熔体过滤器—计量泵—喷丝板—冷却吹风—气流牵伸—铺网—热压成布—卷取[5-6]。对强力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纤维长丝的性能,其与切片质量、纺丝成型、拉伸条件有关;铺网方式;热压辊的温度、压力、接触时间;纤网厚度以及花纹压辊中花纹的深厚与面积[7-8]。

2.1 影响纤维长丝性能的主要因素

(1)切片质量。切片中杂质含量应限制在0.025%以内,以保证纺丝顺利进行。另外,切片中水分应控制在0.05%以内,否则将影响纺丝成型。

(2)影响纺丝成型的主要工艺参数。A.纺丝箱体:温度应稍高一些,其目的是增加熔体的流动性能,保证喷丝的顺畅,但过高的箱体温度会发生大量断头丝、毛丝,不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一般熔体实际温度应比切片熔点高20℃~25℃,纺丝质量好。B.纺丝速度:合理设计纺丝泵转速对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C.牵伸点的控制:牵伸点就是熔体细流离开喷丝板板面以后,在什么距离开始受外力作用发生的,使大分子链被拉伸,取向的区域,是衡量纺丝质量好坏的关键。就丙纶来说,牵伸点一般控制在15cm~20cm之间[9-11]。

(3)拉伸条件。A.牵伸机结构:主要为喷口宽度与牵伸风道的设计。喷口与牵伸风道应小,提高牵伸速度[12]。B.冷却条件:对牵伸影响较大,冷却不充分、冷却条件过强均对产品强力有重要影响[13]。

2.2 铺网方式

铺网应使纤维均匀,不因外界因素而产生波动或丝束产生飘动,不同铺网方式,铺成纤网各有所长。主要有3种形式,(1)排笔式铺网:产品横向强力差别较小,但布面并丝较多;(2)打散式铺网:布面必会产生“云斑”,摆丝器摆动频率要很高;(3)喷射式铺网:并丝极少、无云斑,柔软性好、延伸度高,但布纵横向强力差别大。

2.3 热轧辊温度、压力、接触时间

(1)温度:非织造布抗拉强力随热压辊温度的提高而提高,近似线性关系,但超过一定温度后,纤维受高温,易产生解取向,纤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布强力下降,应在纤维熔点与软化点之间设置。

(2)压力:产品的纵横向强力随线压力的提高而提高,但超过一定值后,由于加热和热压效果过度,反而使热粘纤维物理特性破坏,造成强力下降,一般线压力随产品定量增加而增加,可根据产品的定量规格选定,如表1所示.

表1 轧辊线压力

(3)接触时间:由轧辊线速度所定,一般不需要单独设定而是随生产线速度同步变化,在5N/mm~300N/mm之间。

以上3个因素需要综合考虑,才能使产品质量达到最优,因此需对此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设计[14-15]。

2.4 纤网厚度

在一定范围内,强力随纤网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值后,纤网过厚会使粘合效果相对变差,强力提高不明显。

2.5 花纹花辊的深度、面积

花辊的图案、轧点形状:轧点越大、数量越多、密度越高,布的强力增加,但柔软性、透气性会变差。增大轧点的高度会降低产品的强力,而使透气性、柔软性增加,而受轧点强力限制,高度不能很大,一般在1mm以下。

3 正交试验优化设计[4]

取热压辊温度、压力、接触时间3个因子各3水平。利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影响因子和水平

参照FZ/T 60005—1991《织物力学性能测试标准》,制作5cm×20cm的试样,使用电子织物拉伸强力仪进行织物拉伸断裂强力测试,试样的夹持长度为10cm。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极差的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各因子对强力的影响程度如下: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其次是压力,速度对强力影响最弱。

非织造布的强力越大越好,因此对于温度应选择一水平,压力选三水平,速度选二水平,最优工艺应为A1B3C2,即热轧温度为139.7℃,压辊压力为9MPa,轧机速度为31.8rpm。

4 结论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影响纺粘非织造布强力的主要因素为:纤维长丝的性能、铺网方式、热压辊的温度、压力、接触时间、纤网厚度、花纹压辊中花纹的深度、面积。

(2)取热压辊温度、压力、接触时间3个因子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热压辊温度对强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在试验工艺范围内, 温度的提高使纤维表面熔融效果改善, 增加了纤维间的粘结牢度;温度过高会使纤维结构发生改变, 成为结晶度和取向度很差的薄膜,导致非织造布强力显著下降;若轧辊温度偏低, 则纤网的粘合不充分, 制得的非织造布手感较柔软并且易弯曲, 但其强力降低, 同时出现表面起毛现象。

(3)正交试验设计结合极差分析法得出最优工艺参数为:热轧温度为139.7℃,压辊压力为9MPa,轧机速度为31.8rpm。

表3 拉伸强力试验结果

表4 极差分析表

[1]葛传兵.关于非织造布的应用和发展的探讨[J].天津纺织科技,2015(5) :1-3.

[2]李桂梅.我国非织造布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5.

[3]赵博.轻薄型纺黏非织造布性能的测试及分析[J].聚酯工艺,2016(9):33-36

[4]田伟,雷新,从明芳,等.纺粘非织造布制备工艺与性能的关系[J].纺织学报:2015,36(11):68-71.

[5]余媛,王建,朱亚楠,等.牵伸速度对夜光纺粘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15,43(19):117-119.

[6]吴志红.功能纤维素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5.

[7]王敏.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材料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6.

[8]金关秀,应伟伟,雷新从,等.聚丙烯纺粘非织造材料的制备与纤网细观结构特征[J].现代纺织技术,2016(5):15-19.

[9]刘群,玄武岩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表观形态与力学性能测试评价[D].上海:东华大学,2015.

[10]成枫,朱义鹏,黄有佩.双组分纺粘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及其在过滤材料领域的应用[J].非织造布,2009,(3): 11-12,23.

[11]张博,万敏,张庆.非织造布胀破强度的试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6,33(2):315-319.

[12]丁伟,张元,王海娟.纺粘法非织造布舒适性能评价[J].中国纤检,2015,6(下):86-88.

[13]柯俊沐.改性PP/HDPE纺粘非织造布和3D立体压纹热风PP/HDPE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14]张政卿,徐鼐,潘莉莎,等.聚乳酸/聚碳酸亚丙酯纺粘非织造布切片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5,43(7):40-43.

[15]宗序平.概率与数理统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纤网热压织造布
一起热压三通开裂失效机理研究
兰精维绎丝TM致力于非织造布行业可持续发展
基于FPGA热压罐的温度和气压控制研究
陶瓷纤维摆块式热压卷圆模设计
新型非织造高速交叉铺网机及其性能特征
SA266 Gr.2锻件热压后的热处理工艺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醋酸纤网均匀性检测*
孖纺非织造布大有可为
俄罗斯计划2020年将非织造布产量扩大至20亿m2
木浆纤维水刺复合不同加固结构纤网时的流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