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政行校企”联动的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探索

2018-06-28郭扬兴

神州·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郭扬兴

摘要:产教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重视校企合作,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全面,导致产教融合难以深度发展。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实践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校、系(专业群)、专业三级贯通的办学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有力保证了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现实成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是产教融合,也是区分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关键所在[1]。高职教育的这一特色决定了它与区域产业需要有更密切的联系,区域产业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孕育土壤,高职教育发展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辅相成,这便是产教融合发展的内涵所在。而产教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它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因此,探讨“政行校企”四方联动,推动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校企全面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不足的原因

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实际上是指产业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的全过程深入融合式发展,跨越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疆域,實现了“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2]。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遇到很多现实困难,存在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的问题,也就难以完全实现上述的对接。很多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缺少政府机构参与,仅仅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在意愿上的融合、协议上的融合、数量上的融合,而非实践层面的深度融合,导致产教关系不紧密,校企合作质量不够高,各方共赢效果不理想。

高职院校难以做到产教深度融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对产教融合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政府对促进校企合作的经费保证、税收保障、激励机制等政策缺少实质性内容,导致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责权不清晰的问题,对行业、企业的吸引力不足,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往往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一头热”,但行业、企业缺乏合作积极性,所以产教融合难以深入持久。

2.行业、企业对产教融合的参与度不够

当前校企合作的内容只局限于学生实习、就业、订单培养等[3]。虽然有些高职院校联合行业、企业建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但行业、企业代表往往只是“开会”代表,如偶尔参加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等。校企合作的内容比较单一,校企合作的思路比较局限,便导致产教融合不够深入。

二、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在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期间便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校、系(专业群)、专业三级贯通的办学体制机制,有力保证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1.“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和职教集团

学校于2013年3月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定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共有105家理事会成员单位,包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海市出版局等政府部门,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香港印刷业商会、澳门印刷业商会等全国及地方多家行业协会(学会),上海印钞有限公司、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海德堡中国有限公司等各地众多企业,以及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2014年12月,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学校联合6所院校、28家行业企业和5家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牵头组建了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教育集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校际联合”和“校协联手”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推进上海地区新闻出版行业职业教育资源高度整合、优化配置、有机融通和充分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及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

2.校、系(专业群)、专业三级贯通,组建校企合作理事分会和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

学校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成立了6个系(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分会和25个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

各系(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分会分别制定了《理事分会章程》,每年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校企合作共同研究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及技术进步对相关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需求,协调、指导系(专业群)制定专业发展和建设规划;指导、落实行业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兼职教师聘任以及专任教师参加产学研践习等工作,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探讨并落实校企紧密型合作模式和合作项目,促进科技开发和社会培训工作的开展。

三、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现实成效

1.“环版专”产业带培育,推动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环版专”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带是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大量文化创意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围绕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空间集聚,并形成集孵化、生产、交易、管理、服务、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集群带。

在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三方共同合作下,“环版专”产业带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和服务体系,通过打造“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上海新媒体教育研究院”(两院)及“创筹平台”“数字出版与云印务示范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三平台)的方式搭建新媒体与文化创意领域产学研创新平台,覆盖广告设计策划、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微博新媒体、动漫娱乐、数字影视、文化创意等媒体产业链,形成新媒体与文化创意领军资源优势,推动校区、园区融合,促进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构建企业、社区和政府三位一体的创意产业集聚空间。

2.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双创”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学校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产业中心”作为上海市杨浦区政府“双创”实施方案的一项内容,被列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项目。学校围绕“立足专业、依托行业、结合产业”,借助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立国家级数字传媒产业基地、影视动漫制作与技术推广基地、文化创意设计中心等平台,逐步形成产业集聚高地,为创新创业与产业融合打下基础。学校建立了四季广场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基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基地),引进企业与学校相关专业紧密对接。最终形成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上海市杨浦区政府支持并指导、学校“双创”基地联盟领衔并执行的“环版专”文化创意产业带,为带动“双创”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台校合作联盟”建立,推动影视传媒行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

学校影视艺术系和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徐汇区新闻宣传中心、上海宝山电视台、上海玉龙光碧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影视传媒“台校合作联盟”,并大力推进特色专业班级实践教学。借助影视传媒“台校合作联盟”平台,贯通课堂教学、顶岗实训、社会服务,开创性的打造“影像档案创新创业实验班”“新闻采编班”,构建“政行校企”共同体。

4.“校中社”“校中店”共建,聯通出版发行行业企业共同育人

学校出版与传播系通过将出版社、发行企业引入校内,由学校与出版社、发行企业共建、共管融教学与出版实战操作相结合的“类出版”机构——“校中社”,以及融教学与发行实战操作相结合的校内发行机构——“校中店”,使其成为联通校企、共育人才的平台和基地。

学校“出版文化运营中心”作为与中国福利会出版社合作共建的“校中社”,模拟出版机构建制,成立图书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装帧设计部、校对部、市场部、数字出版与网络管理部以及总编室等7个部门。“校中社”采取“校内组织、社外管理,专家指导、教师辅助,双向监管、社会检验”的运作模式,校企双方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共同协助学生顺利完成实训项目。

5.“互联网+”服务平台升级,打造印刷包装行企顶岗实习自主通道

学校印刷包装工程系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共建、共用、共管模式,努力使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产品研发相结合,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工程规范与过程能力。密切与相关研究所、研究单位、优秀行业、企业的合作,选择实力较强、条件较好、专业对口的企业,采取多种合作形式,为每个专业群建立4~5个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的稳定的校外基地。在此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定制开发了顶岗实习服务平台,升级了顶岗实习“网上报名系统”,为学生顶岗实习开通了政策解读、志愿填报、实习日志等优质、高效、便捷服务的“高速通道”。

“网上报名系统”界面友好,简易操作,可以使学生足不出户,便能了解暑假实习的相关政策、进行注册登记,网上报名更便捷。同时,系部也能通过系统后台进行信息查询、统计和审核。建立暑假实习“大学生数据库”,对实习学生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学生信息更加全面真实,极大地提高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坚强,陈俊金.毕业生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育的满意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104-106.

[2]袁丽英.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编制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31-36.

[3]彭银年,孟巧红.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6(14):46-49.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空间集聚和结构耦合”(编号:B1207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人文社科类)立项“区域创新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与职教集团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编号:13YS148)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