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辽宁省非洲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8-06-28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辽宁省非洲孔子

(大连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思想,这一战略的主旨为借古代“丝绸之路”之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孔子学院既是“一带一路”的先导者,也是“一带一路”的助推力量。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顶层设计,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2]。非洲是中国重要的战略伙伴,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非洲孔子学院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目前辽宁省在非洲成立了五所孔子学院,较之广大的非洲,孔子学院在非洲还存在很大市场潜力,探索“一带一路”战略下辽宁省非洲孔子学院的发展策略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非洲孔子学院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旅游、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3]。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会上指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一带一路”战略中孔子学院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架桥人,一方面推动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积极促进了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个领域的合作。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51国建立134所孔子学院,和127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6年注册学员达46万人。”[4]沿线的孔子学院立足于汉语推广,通过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传播中华文明,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非洲对于整个“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大意义。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非洲也是中国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第四大投资目标。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林松添指出:“非洲是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也是我们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5]历史上,非洲尤其是东部非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郑和曾四次抵达东非沿岸。东部非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今天还要接续,而南部非洲则是中国向西拓展“一带一路”战略绕不过的方向。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有这样的表述“‘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鉴于非洲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非洲孔子学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化互鉴,以促进中非“民心相通”,使“一带一路”建设获得非洲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支持,以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的步伐。

二、辽宁省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8年初,辽宁省11所高校共开办了25所孔子学院/课堂,具体分布如表1。

表1 辽宁省孔子学院一览表(11所学校25所孔子学院/课堂)

从数量来看,25所孔子学院/课堂分布于欧洲的有10所,占总数的40﹪;分布于亚洲的有5所,占总数的20﹪;分布于非洲的有5所,占总数的20﹪;分布于南美洲的有3所,占总数的12﹪;分布于美洲的有2所,占总数的8﹪。非洲孔子学院的比重远远低于欧洲,主要分布在东非的塞舌尔、科摩罗、布隆迪,以及西非的塞内加尔,北非的突尼斯。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为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开办于2005年12月,合作单位为天津师范大学。辽宁省非洲孔子学院起步较晚:渤海大学承办的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2年7月,2012年底布隆迪孔子学院除了在大学开设汉语课程,还与当地中学签订协议并开设教学点。学院还开设了中华文化俱乐部。2015年布隆迪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率先将汉语纳入学分课程当中。2012年12月辽宁大学承办的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2012年12月塞舌尔大学孔子课堂与大连大学签约成立,2014年6月塞舌尔大学孔子课堂正式揭牌,2015年9月升格为孔子学院。授课对象包括社会成员,以及塞舌尔大学法语专业和旅游专业的学生。大连大学承办的科摩罗孔子课堂成立于2014年7月,成立初期学员仅为社会成员,2016年下半年科摩罗大学开设汉语专业。2017年科摩罗大学孔子课堂在昂岛成立了分校,预计2018年也将开设汉语专业。2018年初大连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突尼斯迦太基大学孔子学院正式获批建立,汉办希望该学院能够帮助汉办培养外派阿拉伯语国家汉语教师,成为中突友好的平台,

非洲经济落后,孔子学院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总体上还存在很多困难。首先,物资、师资力量不足。由于非洲经济发展落后,教学设备简陋,电脑、投影仪成为奢侈品,甚至像样的教室、桌椅也没有。目前辽宁省五所孔子学院/课堂中,2014年国家为塞内加尔达喀尔孔子学院援建一所大楼,包括语音室、文化体验室等等。科摩罗大学孔子课堂办学条件异常艰苦,时常断水、断电。在师资方面,由于非洲汉语教学起步较晚,本土能胜任汉语教学的教师寥寥无几,国家派出的汉语教师数量有限,而且流动性较大。另外,由于辽宁省孔子学院/课堂多位于法语区,而中国派出的教师多不熟悉法语,这也为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开展带来一定障碍。

其次,在教材方面,缺乏适于非洲本土文化的教材。目前辽宁省四所非洲孔子学院/课堂教材使用情况如表2。

表2 辽宁省四所非洲孔子学院/课堂教材使用情况

在现有教材中,本土教材明显匮乏,汉办选定的教材,固然是诸多教材中的佼佼者,但是较之非洲的国情、学情还有很大差距。以应用比较广泛的《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这本教材非常适合在中国留学的学生,但是对非洲的学习者来说,该教材难度系数较大。另外,从跨文化角度看,该教材对非洲学生来说,存在文化隔阂。当然其他教材也存在移入非洲后“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编写简单易学、适合非洲本土文化的汉语教材。

第三,孔子学院的发展受制于非洲缓慢的生活节奏。非洲是世界第二大陆地板块,但是经济总量还不如一个欧洲小国,固然有其历史原因,但更多归咎于非洲人的劣根性。非洲人办事效率低下、不守时,在孔子学院发展事物上表现得开拓性不足,影响了孔子学院的工作效率和办学质量。由于缺乏时间观念,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亦很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汉语教学进度和质量。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辽宁省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策略

首先,增加对非孔子学院物资与师资投入,大力推进汉语专业建设。目前非洲汉语学习者以业余兴趣者居多,人员不稳定,学习很难深入。只有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大学系统开设汉语课程,并在大学设立汉语专业,才能培养真正高层次汉语人才。就目前非洲教育现状来看,在部分中小学开设汉语选修课程,在大学成立汉语专业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解决该问题首先应该增派赴非洲的国际汉语教师,除了国家汉办选拔培训的教师之外,辽宁省对口合作学校亦应派遣教师参与到非洲汉语教学中。此外,应重点委托培养一定数量的汉语教师逐渐形成本土汉语教师梯队,使非洲汉语发展俱有延续性和独立性。

其次,积极促进汉语推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培养职业化汉语人才。刘延东在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指出:今后,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大力培养本土双语翻译人才、研究型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型人才。非洲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工作岗位明显不足,毕业即失业现象异常严重。“非洲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应该走产业经营和市场化发展之路,以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能力的汉语实用人才,做到毕业—上岗‘零距离’。”[6]非洲孔子学院应该对当地中资企业,以及非洲市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人才需求的现状。并针对市场以及职业需求情况开发实用性、针对性更强的本土教材,使汉语的大众性、普及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同时要根据不同对象,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和培养模式。如,可以为医院、旅行社、学校、公务员开设医用汉语、旅游汉语、教师汉语、外交汉语等等。若本土企事业单位对汉语人才需求不足,孔子学院也可以向中资企业推荐优秀汉语学员,以保证汉语人才有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做为辽宁省的非洲孔子学院,汉语职业化可以促进非洲与辽宁省各个领域的合作,包括教育、旅游、经贸等。

第三,充分发挥基地辐射作用。既要发挥辽宁省省内研究基地、汉语推广基地的作用,更要积极借鉴其他省较为成熟的基地建设经验。2009年,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育东北基地通过国家汉办专家组评审,成员包括吉林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延边大学,并于2010月12日正式成立,总部设于吉林大学,并在辽宁大学成立了中心。2009年4月大连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大连基地正式启动。为提高基地工作效率,大连外国语大学成立了孔子学院工作处和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办公室。2017年辽宁省共有8所高校的18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获得备案,关于非洲的研究中心包括大连外国语大学的突尼斯研究中心、沈阳化工大学的非洲研究中心,以及大连大学的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以上非洲研究中心都应该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人才培养、咨政服务、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实体性平台。

此外,省外非洲研究基地、汉推基地也将为辽宁省非洲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经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孔子学院研修中心、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的运行模式及现有研究成果对辽宁省非洲研究,以及非洲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我省非洲孔子学院要充分发挥现有基地辐射作用,最终形成以孔子学院促进非洲研究、以非洲研究推动孔子学院发展的战略格局。

第四,整合省内教育资源,辽宁省教育厅、省内各院校也应为非洲孔子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对外开放不能靠外事战线‘单兵独进’,各级教育部门、各类学校都有责任、有义务,也都有空间、有优势。”[7]辽宁省的非洲孔子学院建设是辽宁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省教育厅、省内各院校应充分利用海外教育基地,派遣留学生,或者吸收非洲学生到华留学。2017年教育工作会提出加快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实现所有已建交国家官方语言全覆盖,实现国别和区域研究全覆盖。由于非洲大多数国家都有被殖民的历史,各国除了宗主国语言做为官方语,还有多种语言。为加快“一带一路”战略在非洲的实施、促进中非友好,打通语言壁垒,实现文化互通是重要途径之一。辽宁省高校可以借孔子学院平台派遣留学生到非洲学习非通用语,孔子学院可以派遣掌握非通用语的优秀汉语学习者到辽宁省高校学习汉语,传播非通用语、传递非洲文化,从而实现多渠道、多手段培养非通用语人才。只有在辽宁省教育厅的支持下,辽宁省各高校都参与到非洲孔子学院的建设中来,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加快辽宁省教育开放程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四、结 语

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提出孔子学院的发展主题是:“创新、合作、包容、共享”,这为辽宁省非洲孔子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如,创新非洲孔子学院发展模式,紧密结合辽宁地域特点,实现特色发展。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下中非双方积极性,促进中非合作办学融合发展。在文化方面开放尊重,互相包容,包括充分尊重非洲国情和宗教、文化等。扩大办学成果,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非洲地区建设,促进经验交流,实现中非资源共享。

[1]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Z].2015-03-28.

[2]郝平.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EB/OL].http://www.hanban.edu.cn/.

[3]新华社.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N].人民日报,2014-11-07.

[4]刘延东.创新、合作、包容、共享,携手并肩开创孔子学院发展新局面——第十一届世界孔子学院大会闭幕式上的主旨演讲[Z].2016.

[5]杨郁卉.非洲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访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林松添[N].天津日报,2016-08-29.

[6]撒德全.非洲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模型设计原则与策略研究[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2).

[7]陈宝生.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R].2017-01-13.

猜你喜欢

辽宁省非洲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非洲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