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峪口选煤厂工艺技术升级改造

2018-06-28苟晓东

山西焦煤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重介煤质旋流器

苟晓东

(中煤科工集团 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平顶山 467099)

陕煤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选煤厂1976年建成投产,是一座年处理能力为60万t的跳汰+煤泥浮选工艺的选煤厂,1989年经过改扩建,生产能力达到120万t/年,主要生产冶炼瘦精煤。洗选原煤来自2#煤、3#煤,其中2#煤原煤灰分一般在15%~25%,属低灰-中灰煤,煤质牌号由浅至深为主焦煤、瘦焦煤、瘦煤2#、瘦煤1#及贫煤。3#煤灰分一般为20%左右,属中灰煤,煤质牌号为瘦煤2#、瘦煤1#及贫煤。选煤厂主导产品为高热、高灰熔点的优质配焦煤和优质动力煤,产品用户主要为莱钢、马钢、湘钢、武钢、宝钢等。近几年,随着开采煤质的变化以及设备的老化,原有的设备和工艺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完善产品结构,决定对下峪口煤矿选煤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1 现存的问题

1) 煤质变化。

下峪口选煤厂生产工艺为跳汰—浮选联合流程。其设计原煤灰分18.25%,原煤中可见矸占全样的1.22%. 主导粒级为13~6 mm,占全样的23.01%,6~4 mm次之,占全样的16.60%,而4~1 mm粒级占全样的7.9%,说明原煤中细粒含量很高,原煤易碎。随着粒度的减小,各粒度级对应的灰分也在降低,由50~25 mm级灰分23.92%降至4~1 mm级灰分的14.79%,表明细粒物中低灰分物含量较多,煤比矸石更易碎,而其原煤的可选性为易选煤。采用跳汰—浮选联合流程能满足当时的生产要求。随着近几年原煤煤质的变化,该工艺已经很难满足生产的需要,其煤质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主导粒级是4~1 mm,占全样的31.72%,比设计原煤同样粒级增加了23.82%,而且原煤灰分也由原来的18.25%增加到27.92%,其可选性也由易选煤变为难选煤。

2) 工艺落后。

下峪口矿选煤厂设计工艺是跳汰+浮选。跳汰工艺分选精度低,只适合易选或中等可选煤,由于煤质变为难选煤,这种低分选精度的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与此同时,原煤中细粒含量大量增加,造成物料透筛严重,矸石带煤稳定在5.5%~6.0%,精煤损失严重。

众所周知,浮选对0.5~0.25 mm粒级的分选效果并不好,所以现在新建选煤厂大多对+0.25 mm粗煤泥采用单独的分选设备,而下峪口矿选煤厂只是单纯的-0.5 mm粒级浮选,很多大颗粒由于无法跟随浮选气泡上升而损失在尾矿中,造成大量精煤损失。

对煤泥水系统而言,浮选尾矿经过煤泥浓缩机浓缩后,溢流水做为生产循环水,浓缩机底流到厂外进行沉淀回收。厂外煤泥沉淀池和煤泥堆放场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沉淀时间长,水资源也浪费,返回生产系统量不足,容易引起生产中断,环境污染严重。

3) 设备老化、能力不足。

由于原煤中矸石含量增加,大量可见矸的增加影响浮标闸门的自动排料,促使跳汰机还没有形成床层就进行排料,矸石带煤增加。而且由于矸石斗子运输量的限制,跳汰机小时入洗量不能提高,二段床层变薄,二段风水难以控制,透筛损失加大。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由于充气量不足,气泡不均匀,使得大量精煤损失在尾矿中,尾矿灰分偏低。而且由于入洗原煤细粒级含量的大幅增加,浮选来料处理不完,造成浮选机能力不足,引起生产中断;或精矿循环量大,浮选精矿中含有浮选药剂造成过滤机来料黏,过滤机吸料不好,脱水效果变差。

2 产品结构定位

根据下峪口煤矿煤质特点与市场调查分析,该选煤厂产品定位在炼焦配煤,亦可高炉喷吹煤。设计的下峪口选煤厂产品方案如下:1) 精煤:50~0 mm,Ad(%)≤10.00%,Mt(%)≤12.0%,St,d(%)<0.50%,为炼焦配煤或高炉喷吹用煤。2) 中煤:50~0 mm,Ad(%)≤50.0%,Mt(%)≤9.0%,为发点动力用煤。3) 煤泥:0.5~0 mm,Ad(%)≥50.0%,Mt(%)≤24.0%,为发点动力用煤。4) 矸石:50~0 mm,Ad(%)≥80.0%,Mt(%)≤14.0%,综合利用。

3 新工艺的确定

下峪口选煤厂采用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TBS粗煤泥分选+煤泥浮选的选煤工艺,最终产出精煤、中煤、煤泥和矸石4个产品。设计用原煤主要来自3#煤,随着开采煤层的变化,有可能混合入洗2#煤,煤种主要为瘦煤,少量贫煤。

3.1 50~1 mm粒级分选工艺确定

从跳汰厂实际生产情况来看,跳汰分选精度低,无论是中煤还是矸石中都会带煤。另外,精煤灰分有一定波动。重介工艺的突出优点就是分选精度明显高于跳汰,对中等可选、难选、极难选的原煤,适应性都很好[1]. 从煤质分析可知,入选原煤中-13 mm末原煤含量大, -50 mm原煤在满足产品要求分选密度内,采用跳汰分选难免会存在末煤透筛量大的现象,影响精煤产率,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重介选更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跳汰分选工艺的循环水量远大于重介工艺,当跳汰分选密度低于1.4 kg/L时,跳汰机很难保证正常分选[2]. 为保证得到较高质量的精煤产品以及较好的经济效益,设计采用选前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其理由如下:

三产品重介比两产品更能保证排矸纯度,若采用两段二产品工艺,虽然能保证产出3个产品,但需要2套介质系统,投资高,且二段高密度比重液难以配备,设备及管路磨损严重,介质消耗较高。另外,采用三产品分选,在煤质好的情况下,中煤可掺入精煤中,只产出两种产品;煤质差时,在产出优质精煤的基础上,可以多产出一个中煤副产品,产品结构灵活性强。采用无压入料是由于原料煤无需泵输送,可以减轻对煤的破碎和泥化作用。对于1 mm选前脱泥主要是由于减少了主洗系统中的煤泥量,改善了洗选产品脱介筛的脱介效果,降低了介质分流量。达到介耗低、系统运转稳定、生产管理较方便的目的,而且1 mm也能满足后面粗煤泥分选的上限。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其工艺产品结构预测见表2.

3.2 1~0.25 mm粒级分选工艺确定

根据煤质资料分析,1.0~0.25 mm的粗煤泥需要设置粗煤泥分选系统,以实现控灰降硫的目的,通常对粗煤泥分选有螺旋分选机、煤泥重介旋流器、TBS干扰床等工艺。

螺旋分选机最佳分选粒度是2~0.15 mm,分选密度一般在1.75 g/L以上,其分选精度较差,介于跳汰洗煤和摇床洗煤之间,I值一般为0.2左右,且入料对浓度和粒度要求较严,尤其对片状物料分选效果较差,实际使用效果不好[3]. 一般用于动力煤洗煤厂的降硫,对炼焦煤洗煤厂的粗煤泥降灰效果不佳。

表2 三产品旋流器产品预测表

煤泥重介旋流器与选前不脱泥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配套使用,分选物料来自精煤脱介弧形筛下分流,物料在主选旋流器得到初步分选,但灰分较高,分选介质利用主选旋流器对介质的分级作用形成极细粒磁铁矿粉,使灰分较高的粗煤泥在煤泥重介旋流器中进一步得到有效分选[4].通过前述分析,该选煤厂的合理主选工艺应采用选前脱泥重介分选工艺,即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不适合该厂。

TBS最佳分选粒级1.0~0.25 mm粗煤泥,入料粒度上下限之比以4∶1为宜。分选密度在1.4~1.9 kg/L范围内可调控[5],而且TBS工艺与下峪口选煤厂脱泥无压三产品相匹配。因此,设计采用TBS分选粗煤泥。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其产品结构预测见表3.

表3 TBS产品预测表

3.3 -0.25 mm粒级分选工艺确定

该厂生产练焦配煤,为尽可能提高精煤产率及经济效益,细粒煤采用浮选工艺。浮选机适应性强,易于生产管理,而且下峪口原跳汰选煤厂使用浮选机多年,效果较好,所以本设计采用浮选机处理细粒煤泥。

3.4 最终产品平衡

按照确定的选煤工艺,经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后,最后的洗选产品平衡表见表4.

表4 最终产品平衡表

4 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按照确定的工艺和现有的跳汰工艺进行比较,即可得出两者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的差异。两种工艺的技术指标见表5.

表5 两种工艺技术比较表

通过表5可以看出,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TBS粗煤泥分选+煤泥浮选工艺比现有跳汰+浮选工艺精煤产率高1.43%. 参考当地精煤、中煤、矸石、煤泥价格,精煤1 200.00元/t,中煤300.00元/t,煤泥150.00元/t,其具体的经济效益分析见表6.

表6 两种工艺经济效益分析表

从表6分析可以看出,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TBS粗煤泥分选+煤泥浮选工艺比现有跳汰+浮选工艺销售收入增加2 177万元。

5 结 论

下峪口选煤厂现有的跳汰+浮选工艺由于煤质的变化可选性由设计初期的易选变为现在的难选,而且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已经很难适应现有生产及市场要求。根据客户及市场分析预测,产品结构定位为炼焦配煤或高炉喷吹煤以及电力用煤。通过对选煤方法的选择,确定了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TBS粗煤泥分选+煤泥浮选工艺,使得精煤产率比现有跳汰+浮选工艺提高1.43%,年利润增加2 177万元。

参 考 文 献

[1] 刘国庆.阳泉一矿选煤厂主洗系统改造方案研究[J].选煤技术,2016(06):90-94.

[2] 郭立志.浅析林西矿选煤厂新老工艺系统[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5(02):69-73+77.

[3] 叶贵川,马力强,徐 鹏,等.螺旋分选机应用现状研究[J].煤炭工程,2017,49(04):132-135.

[4] 邵燕祥.粗煤泥分选回收工艺的分析与应用[J].选煤技术,2017(03):92-96

[5] 李 强,史帅星,张跃军.流态化床分选设备发展与应用[J].矿产综合利用,2017(03):29-32+37.

猜你喜欢

重介煤质旋流器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与应用
渡市选煤发电厂重介分选系统故障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临涣选煤厂重介系统的改造实践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在动力煤选煤厂粗煤泥分选中的应用
双级径向旋流器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烧嘴旋流器优化设计计算
三交河选煤厂煤泥水系统问题的探讨
分选硫铁矿用高密度重介悬浮液特性的分析研究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