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淀·突破·助力
——2018康普大中国区智能楼宇巡展北京站侧记

2018-06-28李晓春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年6期
关键词:布线楼宇智能化

文/李晓春

2018年的商用楼宇从智能到智慧,可以用四个词来形容:移动性、网络安全、以太网供电、可持续性支持。

——康普企业网络北亚区副总裁陈岚

转型从来不是易事,更何况华丽地蜕变,而综合布线的领导者康普却给我们走出了一条榜样路。6月5日,2018康普大中国区智能楼宇巡展北京站,记者采访到康普企业网络北亚区副总裁陈岚和康普北亚区技术总监吴健,听他们讲述了综合布线王者康普是如何通过6A类布线、PoE (以太网供电技术)等创新技术及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助力楼宇业主和运营者顺应变革趋势,完成从智能楼宇到智慧建筑的华丽转型。

积淀:智能化布线,行业独领风骚

康普在布线行业中有着40余年的发展历史,制造用于有线电视和其他视频的高品质、高性能的同轴电缆, 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商。同时,也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陈岚:“布线行业,很多友商都是拿康普做目标的。从历史上来讲,3类线的发明者是康普,第一个超5类线也是康普。很多时候,都是先有了康普的产品,才有了国际标准。慢慢地形成了布线行业,有了市场,技术也日渐成熟。不管是铜缆还是光缆,在行业中,康普都有着绝对的影响力。除了布线,网络领域的客户也会选择和康普合作,比如光的收发器,就需要1条好的光纤为他进行传导。像类似的产品和高端合作,康普还有很多。”

“当然,我们和客户的合作,以及我们推出的产品都是基于我们的智能化布线系统和技术。”吴健介绍说“我们做智能化布线系统,包括电子化的布线系统、配线架,以及自身的管理软件。康普本身也是智能管理软件最大的提供商,因为我们有收购iTRACS,而收购iTRACS最主要的意图就是:我们不仅仅是一个硬件提供商,我们还是一个软件提供商。目前,这个软件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把布线智能化。在布线智能化的基础之上,我们再延展其他方面的智能化应用。就比如,布线的智能化可以和楼宇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的智能化甚至包括其他软件平台等进行有效结合。康普的软件imVision可以为其他应用提供数据,可以让智能化更丰富、更统一,也能进一步提升整个楼宇的智能化程度。”

陈岚 康普企业网络北亚区副总裁

吴健 康普北亚区技术总监

突破:丰富、统一楼宇智能化,康普责无旁贷

那么,康普助推楼宇智能化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

“我们不做这件事情,因为没有人做。楼宇做了很多智能化,什么样的信息都有,包括管线的信息、空调的信息等等。但是现在需要连接点的信息,康普不做,没有人做。可以说,在这方面,康普责无旁贷。”陈岚认为,很多人对综合布线存在误区,如果只是单纯布一套线,没有应用,那我们的工作就毫无意义了。

陈岚介绍说:“综合布线是为了支持各种应用在布线上能够通信。我们看到智能化的趋势,看到所有的设备都在向智能化发展,那么如何支持这些设备真正实现高效的通信,就需要一个很强劲的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综合布线厂商,我们在搭建一个平台,欢迎所有的智能设备厂商都到我们这个平台来。智能化的应用必然需要更高的传输功率和速度,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应用传递的这条路应该怎么去走。布线一定要超前,布线是绝对有前瞻性的。所以,康普每年投入2亿美金去做研发,研发工作者们知道网络发展方向,能够预见到未来的发展,布线应该建成什么样。我个人认为布线比网络更具有远瞻性。”

吴健认为,综合布线最后还是要支持应用,对智慧建筑来说,它的应用可能比智能大楼更高级。目前,智能楼宇的各个系统都是各自为政。BA有自己的无线系统、安防也有自己的线,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线,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融合。但是智慧楼宇,PoE就是用一个双绞线做公共媒体,BA也好、安防也好、灯控也好,各种系统的传输媒体统一用一种,就是双绞线,就是综合布线。

所以,对康普来说,这个应用的层次要比原来高级很多,相当于所有应用要求提供更高的带宽、更好的性能、更低的延迟,来帮助实现功能。康普看到了这些趋势,就要开发更好的产品来支持这些未来的应用。

“尤其是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智能化,老百姓对智能化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当智能化已然成为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应该怎么做?康普应该怎么做?当然是要紧紧抓住时机!”陈岚对康普的顺势选择给出了强有力的解释,“康普的主要业务就是数据中心和智能楼宇,而智能楼宇在其中占有更大比重。到今年,智能楼宇成为我们的发展重点。在这个时机下我们要去告诉大家,在建设智慧大楼的时候应该怎样建设一个强劲的综合布线系统,为未来打造一些东西,这很重要。”

在助推楼宇智能向智慧转变的过程中,康普认为,技术从来不是问题,最大的困难和挑战还是客户的意识,其实对布线来说,很多时候有苦难言。布线是埋在墙里的,通常是不被重视的。所以,当有了新的变化和选择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教化市场。

吴健介绍,在“技术层面上,我认为,未来在智慧建筑建设中最主要的难点就是各个不同系统行业之间的标准化问题。这个标准不是靠一家推动就可以完成,需要大家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必须要注意‘车同轨,书同文’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讲,可以提供一个非常强壮、宽广、通用性的基础架构,但是最终跑的协议、连接的终端接口类型这些东西其实在原来每个系统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各个不同行业之中达成共识,共同推进标准化建设。就像PoE一样,PoE最早不是标准,PoE就是思科提供的交换机,这个交换机能够供电,大家管它叫PoE,后来 PoE交换机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标准,大家都用PoE,就标准化了,你也是15瓦,我也是15瓦,你也是48伏,我也是48伏,你也提供500毫安的电流,我也提供500毫安的电流,这就是共识,PoE已经形成共识了。但是其他各个系统有没有类似的共识呢?

特别是牛的厂商不愿意,要么就是说自己一家独大,厂商标准成为行业标准,这有可能。但是如果没有一家独大的时候怎么办呢?所以,康普在标准化方面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我们甚至都放弃一些自己的专利,推进一些标准。比如说LC接头,我们宁可放弃专利,让大家都可以用得到LC接头,对于标准方面,我们希望尽量的标准化,这是对行业的贡献。”

未来:融合、高速、模块化

吴健:“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我想谈的有三点。第一,融合。包括供电和数据的融合、光和电的融合、运营商和企业网的融合。第二,速度和延时,现在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这里都是靠网络体系的,网络体系最致命的是不能容忍太大的延时,延时大了肯定会出危险或者说根本无法进行。当然,它包括很多因素,有设备的因素,也有布线的因素。所以,高速+低延时这两者是相关联的,这算是第二个大的趋势吧。第三,我倒觉得整个IT业的趋势,整个IT业特别追求灵活化、模块化,这不仅仅是在智能楼宇,包括数据中心,让IT的建设变得即插即用,不要有太多现场安装的时间和不可控因素,尽量都是在工厂预定制化,预定制的铜缆、预定制的光线、集装箱式的数据中心,这些都变成了IT业比较流行的趋势,这其实是一个灵活化的追求。因为IT的基础建设都非常花时间,一栋楼要盖几个月,一个数据中心好几年的规划,到最后落地交付可能要好几年,这都是因为基础设施的前期设计、规划、安装商的实施、验收、运维的落地,这一套都很复杂。

所以,这三个是我们看到的,跟我们业务相关联角度的三大趋势:融合、高速、模块化。

后记

采访很快结束了。陈岚总裁和吴健总监对于康普的发展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介绍和预判让大家意犹未尽。尤其是康普立足智能化综合布线,助推楼宇从智能向智慧转变的这一大胆举措不得不让行业从业者敬佩和感叹。敬佩的是这份责无旁贷的勇气和责任,感叹的是对现有格局进行整合、统一,并教化市场的运筹帷幄。凡行业的领头羊,从来都不是享受成果,要一直勇于开拓,不断进取,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布线楼宇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基于初始解优化的FPGA 布线方法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基于职场环境的教学模式在网络布线课程中的应用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智美兼具的精品——评测君和睿通Homates H10楼宇对讲室内门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