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肛愈散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2018-06-26陆金根归玉琼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6期
关键词:渗液熏洗水肿

孙 健 陆金根 林 晖 归玉琼 张 宸 郑 德

(1.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上海 200051;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0021)

肛愈散是在陆金根教授学术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拟定,并自2008年起应用于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疗效[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浓度的肛愈散对124例行混合痔内扎外剥术的患者进行熏洗坐浴,并进行观察比较,以寻求肛愈散的最佳配比浓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参考《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 版)[2]制定。 2)纳入标准:符合混合痔诊断,并行混合痔内扎外剥术的患者;既往未接受过痔疮手术、注射、套扎等其他治疗方式;无心、脑、肾等系统严重合并症;完全自愿接受与配合治疗。3)排除标准:合并有肠道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直肠息肉、肛口狭窄等;合并有肛周脓肿、肛瘘、肛周湿疹及其他肛周疾病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消化道等严重原发疾病者;疤痕体质患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精神病患者;经期或妊娠期妇女;严重过敏者;凝血机能障碍者;恶性肿瘤患者;中途主动退出或失访者。4)剔除标准: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未按治疗方案接受治疗者;在用药期间使用其他熏洗药物者;最终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出现了其他并发疾病或病情恶化者;有严重不良反应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天山中医医院初次住院行混合痔内扎外剥术的12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对照组各31例。低浓度组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42.26±11.09)岁;混合痔内痔分度为Ⅱ度5例,Ⅲ度14例,Ⅳ度12例。中浓度组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41.58±11.82)岁;混合痔内痔分度为Ⅱ度6例,Ⅲ度12例,Ⅳ度13例。高浓度组男性15例,女性16例;年龄(41.35±13.25)岁;混合痔内痔分度为Ⅱ度7例,Ⅲ度11例,Ⅳ度13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41.58±12.36)岁;混合痔内痔分度为Ⅱ度6例,Ⅲ度13例,Ⅳ度12例。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混合痔内痔分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各治疗组所采用的肛愈散组成:生大黄、虎杖、延胡索、五倍子、薄荷、冰片,比例为 6∶5∶4∶4∶1∶1,由上海虹桥中药饮片厂提供,过120目的筛网,筛好的药粉每30 g用棉纸袋包装。入组患者均予术后次日开始熏洗,每日早晚各1次。10 d为1疗程。低浓度组予肛愈散30 g加水2000 mL,采用超声药物熏洗仪,先予45℃恒定温度熏蒸5 min后,再予40℃恒定温度坐浴10 min。中浓度组予肛愈散60 g加水2000 mL,采用超声药物熏洗仪,先予45℃恒定温度熏蒸5 min后,再予40℃恒定温度坐浴10 min。高浓度组予肛愈散90 g加水2000 mL,采用超声药物熏洗仪,先予45℃恒定温度熏蒸5 min后,再予40℃恒定温度坐浴10 min。对照组采用超声药物熏洗仪(山东中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制造,型号LC-B型),将2000 mL水先予45℃恒定温度熏蒸5 min后,再予40℃恒定温度坐浴10 min。

1.4 疗效观察 1)观察项目。包括术后疼痛、水肿、出血、渗液、瘙痒等并发症,症状积分方法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4级加权评分法。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2)疗效标准。对4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3、7、10日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评分。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显效:局部无感染,急性肿胀疼痛消失,创面无渗液,出血,无瘙痒。有效:局部无感染,急性肿胀疼痛减轻,创面少量渗液,轻微瘙痒。无效:急性疼痛和水肿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采用多样本均数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采用Dunnett-t检验进行比较。每个治疗组两两之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术后观察项目评分标准

2 结 果

2.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在总有效率方面,各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低中高浓度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效率方面,低中高浓度3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中浓度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各组术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3。术后第3、7、10日,各组疼痛、水肿、渗液积分与第1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第 7、10日,出血积分与第1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第3、7日,瘙痒积分与第1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第10日时中、高浓度组疼痛积分,术后第3天中、高浓度组水肿积分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日时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渗液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节点积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疼痛方面,在术后第3、7、10日时,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肿方面,在术后第3、7、10日,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方面,3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渗液方面,在术后第3、7日,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瘙痒方面,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各组术后疼痛、水肿、出血、渗液、瘙痒积分比较(分,±s)

表3 各组术后疼痛、水肿、出血、渗液、瘙痒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术后第1日比较,*P<0.01;与本组术后第3日比较,#P<0.01;与本组术后第7日比较,□P<0.01;与中浓度组同时期比较,△P<0.01;与高浓度组同时期比较,▲P<0.01;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1。

?

2.3 不良反应 在整个临床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及其他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

3 讨 论

疼痛、肛缘水肿、创面出血、渗液、瘙痒等是痔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患者的术后康复,也成为肛肠科治疗面临的棘手难题。熏洗疗法可有效改善创面生长环镜,促进创面愈合。

熏洗疗法历史悠久,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如痔疮,用青蒿、鲫鱼、肉桂、干姜水煎沸,置坛中,上盖带孔的草席,将痔疮对准孔中任蒸汽熏,至药汁变凉为止,每日熏3次”。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着“痔疮肿痛,冬瓜煎汤洗之”。由此可见,早在古代各位医家就运用熏洗疗法来治疗痔病。陆金根教授认为由于手术后血脉破损,导致瘀血肿胀、脉络受损,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见术后创面疼痛、水肿,予中药熏洗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而现代医家也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通过中药坐浴可减少伤口污染[5],同时熏洗的中药具有抗菌、消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减轻疼痛并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6-10]。而对于中药熏洗时间及温度的控制,郑德等通过研究后发现先于45℃恒定温度熏蒸5 min后再在恒定温度40℃的熏洗方中坐浴10 min,效果最佳[11]。

肛愈散由生大黄、虎杖、五倍子、延胡索、薄荷、冰片组成。方中以生大黄作为君药,味苦,性寒,具有攻积导滞、活血祛瘀、清热化湿等作用。现在药理研究发现,大黄中所含有的大黄素[12]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有效抑制细菌内的蛋白质合成,以起到杀菌作用。虎杖作为臣药,其性味微寒微苦,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凉血止血等作用。《本草图经》云“虎杖根,洗去皴皮……治肠痔下血”,说明虎杖也可治肠痔下血。现代药理研究[13]中指出虎杖中含有白藜芦醇和羟基大黄素等物质。白藜芦醇介导(SIRT)-1可降低诱导炎症反应的PTP-1B,抑制致炎激酶的活性。而羟基大黄素则能抑制前列腺素D2的产生,以减轻炎症的反应。延胡索属罂粟科植物,因此止痛效果明显[14]。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书谓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作为佐药,与五倍子配合使用,起到行气止痛、解毒消肿、收湿敛疮止血的作用。薄荷、冰片为使药,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新、消肿止痛之功。

本研究发现,肛愈散能明显改善术后第3、7、10日的疼痛、水肿、渗液的症状;第7、10日出血的症状及第3、7日瘙痒的症状。而中浓度的肛愈散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水肿的症状。当浓度过高时,伤口周围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容易加重疼痛,同时加剧创面周围小血管的血流,而使手术造成的皮肤创伤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引起水肿。当浓度过低时,不能很好地起到抑菌、杀菌作用,容易发生炎症反应,刺激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组织液的滞留,而出现创周水肿。此外,中、高浓度的肛愈散还能明显减少术后第3、7日的渗液。由于药液浓度被稀释的过低,不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使创面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下,从而加剧了创面分泌物的渗出及瘙痒症状。但是,在缓解出血症状方面,与肛愈散的浓度无关。究其原因,考虑本次研究中发生的便血症状多为结扎线脱落期发生,可能是由于痔组织本身动静脉吻合多,血供丰富,而结扎后其下方血管没有全部闭合,结扎线却过早脱落有关,这也与陈福军等对痔核脱落期大出血的回顾性分析的认识相同[15]。因此,熏洗药物的浓度与止血的效果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综合本研究的分析发现:肛愈散能明显改善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水肿、渗液、出血、瘙痒等并发症症状。在规定了患者的坐浴温度及坐浴时间的情况下,相较于其他浓度的肛愈散而言,低浓度的肛愈散效果最差,而中浓度的肛愈散疗效最佳,且能明显减轻术后的疼痛、水肿,缓解术后的瘙痒及减少术后的渗液。也为肛愈散的进一步规范化操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林晖,孙炼,孙健,等.肛愈散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6(1):16-19.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 (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5-28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5]张少坡,孙永建,李巧红.金玄痔科熏洗散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15,30(8):1500-1502.

[6]张华,胡森懋,周梦利.五味消毒饮加减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5,35(12):3084-3086.

[7]张秋实.中药熏洗治疗痔术后水肿10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74.

[8]沙静涛,殷红梅,贺向东.改良连环内扎外剥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Ⅲ、Ⅳ期环形混合痔 96例[J].陕西中医,2007,28(7):828-830.

[9]陈弘东,赵天宇,徐立鹏.等.大黄用量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3):83-85.

[10]杨雅西,平静,于鹰,等.五倍子古今应用探要[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1-14.

[11]郑德,沈德海,应光耀,等.促愈熏洗方不同浓度和熏洗时间对痔术后并发症疗效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3):54-57.

[12]熊兴富.中药大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0):143-145.

[13]夏婷婷,杨珺超,刘清源,等.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3):294-297.

[14]尚坤,李敬文,常美月,等.延胡索药理作用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8,38(3):1-2.

[15]陈富军,昝朝元,原相军,等.缝扎止血术治疗痔核脱落期大出血37例的回顾性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1):3-5.

猜你喜欢

渗液熏洗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细菌性阴道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治阴道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