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连江县林业工作站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6-24王清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王清华

摘 要:通过对连江县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出当前林业工作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林业工作站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作站;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连江县地处福建省东部沿海,境内多山,以低山丘陵为主,辖22个乡镇,设有22个林业站;全县土地总面积10.91万hm2,林业用地面积7.09万hm2,占65.0%;非林地面积3.82万hm2,占35.0%;森林覆盖率52.3%。林业工作站(以下简称林业站)是林业部门最基层的管理服务机构,是各项林业工作的“落脚点”,对林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承担着政策宣传、林政执法、资源管理、科技推广、生产组织、和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近年来,林业站在连江县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病虫害除治、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资金、体制等原因,其自身建设和职能发挥上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完善。

一、连江县林业站建设现状

1.机构设置及管理体制

连江县设有22个林业站,即每个乡镇1个林业站,有的林业站同时加挂了防火办、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等牌子。林业站是县林业局的派出机构,机构管理体制为垂直领导,林业站人员编制、工资、固定资产均属县林业局管理,林业局负责业务技术指导。同时林业站又是代表林业局行使林业管理和服务职能。

2.人员配备及经费来源

目前,全县林业站核定编制65人,在编49人,其中实际在岗40人,借调到县局9人。每个林业站均配有一个站长或负责人。在岗干部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包括在职大专)36人,占73.5%;中专6人,占12.2%,高中6人,占12.2%;初中1人,占2.1%;职称情况为:目前林业站中仅1人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2.0%,中级8人,16.3%;初级23人,占51.0%;获得技师职称2人,占4.1%;高级工7人,占14.3%;中级工5人,占10.2%;初級工1人,占2.1%;各林业站均为财政核拨事业单位。

3.办公条件及主要职责

林业站办公用房均设在乡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内,没有独立的办公用房。其中有14个林业站有独立一间办公室,占全县林业站总数的63.6%,办公室面积不大,约10-15m2;其他8个林业站都是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村建站、民政办等科室混合办公;22 个林业站均只配备办公桌椅2-3套,档案柜2个等基本办公设备,无固定电话;交通工具方面,琯头、东岱、蓼沿、小沧4个乡镇各配备了一部摩托车;凤城、敖江、浦口、晓澳、蓼沿、小沧6个乡镇有GPS办公设备,其他乡镇尚未配备;到目前为止,我县只有蓼沿林业站达到服务能力建设标准,人员、办公设备、基础设施、制度建设、交通工具方面相对完善,大部分林业站办公条件跟不上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要求。

林业站主要职责:宣传与贯彻执行林业方针、政策;协助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制定和落实林业发展规划及开展森林防火、林木采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配合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开展森林资源调查、造林检查验收、林业统计和林业科技推广等工作;协助有关执法部门查处征占用林地案件;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乡村护林网络和管理乡村护林队伍。以2017年为例,全县造林1205 hm2,森林抚育1333 hm2,基干林带封山育林1154 hm2,病虫害防治588 hm2,受理林业案件25起;至2017年底,指导、扶持林业合作组织7个、大户 3户,为全县林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做出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随着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环境保护的重视,林业工作任务将越来越繁重,县财政投入十分有限,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全县仅有一个林业站达到服务能力建设标准,有3间办公室,面积共约40m2,所有林业站办公室均设在乡镇人民政府办公楼内,部分林业站和其他科室混合办公。虽然目前林业站均配备计算机、通信设备等,但大部分计算机配置较为落后,而且只有林业站站长或负责人才有,交通工具仅有4部摩托车,一些必要的办公设备如GPS地理定位系统极为缺乏,只有部分乡镇购买,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障林业工作的正常开展。

2.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林业站现有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69.3%,工勤人员占30.7%。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占2.0%,中级职称占16.3%,初级职称占51.0%。学历结构上,大专以上学历占73%,但大部分通过函授、电大等授课方式参加学习获得学历。专业结构上,林业站人员进出频繁,人才队伍不稳定,部分年轻人考上公务员调离林业站。真正学林业、懂林业技术、爱林业岗位的人偏少,加上实践经验不够,而且每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大部分以公共课程为主,专业培训相对少,因此林业站人员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林业新信息、新知识、新技能,导致整体素质不高。

3.林业站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

2008年以来,林业站管理体制虽已从“县乡双重领导”转移到“以县主管部门管理为主”轨道上来,但仍然很多林业站工作人员身兼多职,除了完成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还要做好乡政府分配的工作,无形之中加大了工作量,导致林业干部职工不能专心做好林业本职工作。全县林业站现有人员49人,其中抽调县局9人。大部分林业站人员只有1-2人(见表1),自然影响林业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4.部分职能发挥力度不足,影响林业工作整体提升

近年来,随着林业的发展以及我县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对生态环境的提升,林业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由于林业站在管理体制、队伍素质、建设经费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林业站部分职能的发挥,尤其在林业科技推广、林业科学经营管理、服务和指导林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影响我县林业的整体提升。

三、发展对策与建议

1.加大投入,全面改善办公条件

一是要争取项目扶持。要积极申报省林业厅关于加强标准化林业站和林业站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切实抓好项目落实。二是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林业站建设。三是争取县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县财政做好林业站建设项目配套,增加林业站经费预算。力争通过上述措施,切实解决办公用房缺乏、办公设备陈旧、工作仪器缺乏、业务装备落后等问题,确保林业站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行。

2.加强培训,提高林业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林业主管部门对林业站工作人员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继续教育培训,并与实践相结合,以此进一步提高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行政管理能力,为更好地发展林业,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 二是考录相关林业专业人员,优化年龄结构。目前,林业站队伍力量削弱、工勤人员年龄老化、知识弱化等问题突出。考虑林业岗位属于艰苦岗位,县林业局要主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协商,每年招考林业站人员时最好是男性,专业方面必须要求森林资源类,合理制定其岗位招考条件,从而优化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逐步解决林业站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

3.理順管理体制,建立激励机制

林业工作野外作业较多,属于艰苦行业,根据《福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财政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林业有毒有害岗位津贴的通知》文件精神,建议所有林业站人员都可以享受有毒有害补贴,并列入工资基金特岗津贴管理,同时根据乡镇偏远程度,对林业站绩效工资和办公经费补贴给予适当倾斜,体现了上级部门对林业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从而增强社会对林业工作的认可。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的意见》(闽政办[2016]150号)文件精神,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职称评审,论文发表不作硬性要求,侧重对其工作业绩和基层实践经历的考核,对在林业站工作满25年并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可直接聘任,不占核准岗位数,县林业主管部门要鼓励年轻人扎根基层工作,同时要主动与人事部门沟通,多争取中高级职数,让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都可以聘任相应的岗位,从而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4.建立林业工作中心站,确保林业工作顺利开展

乡镇林业工作站现状还是双重领导,不能集中精力专门从事林业工作,建议由几个乡镇组合成立中心站,单独办公,专职从事林业工作。全县林业工作站人员统筹使用,明确中心站为县林业局的派出机构, 加强县林业局对林业工作站的直接领导,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我县根据地理区位可以划分为5个中心站,如表2。

5.发挥社会化服务职能,真正体现林业工作站的地位和作用

林业工作站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要根据当地实际,各有侧重点、有效地开展职能工作,这是林业工作站的立站之本。林业站人员要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在基本业务上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为当地林农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建议创建林业服务示范窗口,并设立群众意1见箱,加强监督确保服务质量,为林业站充分发挥各项职能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杜一均,王 欢.宣汉县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2015(1):70-72.

[2]莫家翠.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主要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2( 32) :64.

[3]常礼斌.关于阳城县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的探讨[J].山西林业2008(3):12.

[4]莫家翠.安岳县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现状与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2014(3):86.

猜你喜欢

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应用探析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互动创新体系建设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