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氧化碳施肥技术综述

2018-06-24李莹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施肥温室大棚

李莹

摘 要: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本文通过对二氧化碳施肥技术的时间、施用浓度的控制以及施用方法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施肥的效率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CO2;施肥;技术;大棚;温室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高低直接影响光合速率,对作物的品质、产量和效益影响较大,施用二氧化碳后可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有益于植物的新陈代谢,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早在1914年H.H.基谢列夫指出,在一个空间小的温室里,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很显著的改善各种植株的生长情况,使他们提早开花、增加产量。

以人工的方法,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称为“二氧化碳施肥技术”。该技术始源于瑞典、丹麦等国家,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近年来设施农业在我国大力推广,二氧化碳施肥技术被广泛利用,增产效果显著。

一、二氧化碳施肥的正確时间

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二氧化碳施肥应在作物的生长期中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时期和光照条件最好的时间进行。从作物生长周期来看,苗期及早施肥可缩短苗龄,培育壮苗;定植之后,果实类植株坐花坐果后方可施肥,这样可以防治营养生长过剩和植株徒长,同时此期的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是优先供给果实;叶菜类植株为了增加营养生长要立即施肥。二氧化碳的施肥时间应根据设施内二氧化碳的变化规律和光合作用特点来安排。具体操作为对无风的温室或棚室先通风,以便降低棚室湿度,日出后关闭通风口让设施内温度升高,半小时后,施用二氧化碳2-3小时;冬季或阴天不通风时,可一直施肥到中午。因此,二氧化碳的施肥时间要结合作物的生长需求、温度等环境因素,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

二、 二氧化碳施用浓度的控制

二氧化碳施用浓度要结合植物各个生育期的生长需要。长时间、高浓度使用二氧化碳不仅不会使作物增产,反而会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生长期过多使用二氧化碳会使植株徒长,不结果、不坐果;高强度的二氧化碳会使植株老化、叶片发卷、叶绿素含量下降等,因此,二氧化碳的使用浓度应略低于最适宜浓度,结合水肥管理,合理施用二氧化碳。使用二氧化碳期间防治二氧化碳气体溢出棚外,造成资源量费,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同时,合理设置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以及运输装置,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或输气管应置于植株冠层高度位置,增加释放管的数量,以保障植株能够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另外,在制作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例如稀释硫酸时不能使用金属材料,要采用引流的方法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操作过程要注意戴防护衣物,反应结束后,要将残液回收利用,防止硫酸污染环境。

三、二氧化碳施用方法

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燃料燃烧、液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颗粒气肥、化学反应等方法获得,从而通入设施内供植株利用。

1.自然通风法

通常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0.03%。通过自然通风,使设施内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平衡,并可排出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但是此法具有一定的局性,阴天和低温天气通风会损害植物生长。

2.沼气发酵燃气法

沼气是一种优质、廉价、容易获得的清洁能源,大棚内可以充分利用粪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经过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燃烧后产生热量和二氧化碳,提高棚室温度,增加设施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

3.化学反应法

(1)简易装置法:将稀硫酸与碳铵分成若干份,每份放入1个塑料桶内,先加入稀硫酸,然后加入碳铵,塑料桶可以放置半空,分散排列,以利于二氧化碳均匀扩散,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但是硫酸腐蚀性强,安全性较差,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以及防护衣服。

(2)黑加白法:将硫酸与碳酸氢铵制成糊状,使用时先将黑料倒入桶内,加水,用木棒搅拌均匀,然后加白粉碳酸氢铵即可。

(3)装置法:将硫酸和碳酸氢铵集中到反应装置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然后经过过滤、净化后用管道将其送入设施内,供作物利用,此法一操作,安全省时,但是费用较大。另外,国内出现了一种“吊带式CO2气肥”,将化学反应剂吊在温室内部空间使其缓慢反应产生CO2,这种方法可看作是化学反应法的变种。

实践证明,在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同时,改善植物群体光照条件,加强对温度、湿度和养分供给管理,能更好地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率。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 丁克友.棚室CO2施肥技术[J].上海蔬菜,2010(3):61-62.

[2] 克拉辛斯基, 二氧化碳施肥[J].生物学通,1952(1):96-99.

猜你喜欢

施肥温室大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滴灌棉田氮钾后移和磷肥减半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