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离婚率攀升,如何正确看待并恰当应对?

2018-06-23蓝风

妇女生活 2018年6期
关键词:离婚率夫妻婚姻

蓝风

离婚已成为乡村“普遍现象”

今年32岁的王蒙家住鄂南山区,已在城里建筑工地上打工10个年头。10年前他刚进城打工时,妻子小路跟他结婚不久,也很想跟他一起进城,但因他母亲身体不好,小路只好留在了家里。后来有了孩子,小路更离不开家了,夫妻俩就这样长期分居。工地上的活很重很辛苦,王蒙能够忍受,但长年夫妻分居没有性生活,很多工友难以忍受,一有机会就出去找相好。王蒙也有过这种想法,但一想到妻子在家替他照顾老母亲,他就打消了这种念头,觉得不能做对不起妻子的事。

漫漫10年间,王蒙始终保持着对妻子的忠诚,但他很少跟妻子交流他在外打工的情况。除了每年春节夫妻短暂相聚,平时他跟妻子只有在遇到事情时才打电话联系,而且都是有事说事,从不涉及感情方面的交流。其中的原因,除了节省电话费,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王蒙性格内向,心里有话说不出口。

今年春节回家,王蒙无意中听到了关于妻子和村里一个光棍汉的风言风语,一番尾随跟踪,证实妻子真的出轨了。王蒙难以接受,把妻子打了一顿,坚决要求离婚。

近些年,在農村,像王蒙、小路这样的离婚夫妻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些地方,十对夫妻离婚的多达三四对。而绝大多数离婚夫妻中,都是女性主动提出离婚。

英子姑娘从小到大生活在贵州山区,小学毕业便辍学在家,18岁嫁给邻村小伙小张。小张忠厚老实,待她很好,两人守着几亩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贫寒但也安稳。几年后,随着一双儿女降生,他们的生活难以为继,两人决定出去打工。

2017年过罢春节,夫妻俩经人介绍来到贵阳,小张在一家建筑工地当小工,英子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两人一下子每月多了几千块钱,日子慢慢好转。但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小张在工地上受伤,虽无大碍,但不能再干重活了,只好回家。而英子在餐厅却干得如鱼得水,因长相漂亮,待人热情,不久便升职做了领班,工资随之涨了一大截。新的生活让英子满心欢喜,她成天像只快乐的小鸟,山歌不离口地在餐厅忙进忙出。而她的勤劳和开朗,也赢得了同事们的喜爱。尤其是大厨小黄,更是疯狂地爱上了她,明知她有家有口,还是不顾一切地对她展开了追求,每天对她嘘寒问暖,给她开小灶做好吃的,送她礼物。一开始英子还为此烦恼、纠结,但很快就被小黄的温柔体贴打动了。她决定跟小张离婚。做出这个决定时她也很痛苦,毕竟他们有两个孩子,而且小的还只有两岁,她十分不舍。但大城市有趣的生活和眼前温柔的男人,最终让她下了狠心。

今年春节,英子回家给孩子们买了一大堆衣服和零食,给丈夫和婆婆也都买了礼物,一家人在一起过了一个团圆年。但春节一过,英子便正式向丈夫提出了离婚,理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她已经无法再待在这个山沟里……

比起英子,另一位农村女青年艳艳的离婚理由更简单:不想跟婆婆再吵了。

去年5月,艳艳一嫁到婆家就跟婆婆产生了矛盾,矛盾的根源是天价彩礼。艳艳生活的江西农村,当地有结婚送彩礼的习俗。女儿出嫁,父母索要十几万元彩礼的现象非常普遍。可艳艳婆家家境不好,除了简单办个婚礼,拿不出更多的钱来,12万元彩礼基本都是借的。这是艳艳嫁过来以后才知道的。婚礼后第二天,婆婆拿出一个小本子递给她,说:“这是彩礼钱的债主,最多的借了1万,其余的2000到8000元不等,一共借了23家。”艳艳还没反应过来,婆婆的一句话让她彻底恼了:“这些钱都是你们要还的!”艳艳当时就把小本子一扔回了娘家。

后来经媒人说和,艳艳虽然跟着来接她的丈夫回了家,但从此跟婆婆结下了梁子。两人话不投机就争吵,经常发生摩擦。而每次婆媳俩吵架,小陈都像个闷葫芦一言不发。艳艳非常不满,觉得这个男人没有一点担当,渐渐就有了离婚的念头。

10月中旬的一天,家里丢了一只鸡,婆媳俩相互埋怨,都说是对方的责任,结果导致冲突升级,婆婆骂艳艳是“不会生蛋的母鸡”——其实艳艳已经怀上孩子,只是故意不告诉婆婆。见婆婆骂得如此难听,艳艳气急败坏,回击婆婆:“你是不中用的老母鸡!”然后,她一口气跑到镇上做了流产手术,并向闻讯赶来的丈夫提出了离婚。

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村离婚呈现出“四化”特点,即离婚主体女性化,离婚事由多样化,婚姻时间短暂化,婚姻价值观偏激化。离婚在农村不但不再是稀有现象,而且正日渐普遍化。

乡村离婚率攀升

背后的“喜”与忧

离婚在农村从稀有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如今反而成了离婚主体,综合相关专家的看法,大致与农村地区近年来的几个转变有关。

思想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村不再闭塞。新生代农民受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婚姻观、家庭观、生活观都发生了巨变。特别是不少农民到城市打工,思想观念城市化,不再把离婚当作大不了的事情。特别是“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不再以离婚为耻,更加主动地追求婚姻幸福,合则过,不合则离。

生活状态的转变。以前农民的主要任务是种地,一家人守着一亩三分地土里刨食是生活常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衍生出了农民工这个职业。当农民进城打工之后,夫妻长期处于两地分居状态,相互依赖慢慢减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夫妻感情逐渐变淡,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感情疏离、破裂甚至离婚。

生活环境的转变。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网络早已在农村普及。相隔千里的人只要通过互联网就能相识,农村不再是封闭的净土。这无疑给农民带来更多诱惑,给他们的婚姻带来考验。无论是留守在家的妇女,还是奋斗在城里的男人,如果在虚拟世界恋上网友,就会导致现实婚姻的危机。

经济条件的转变。以前大部分农村较为贫穷,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解决温饱,别的事根本无暇顾及,更不会动不动就离婚。现在农民日子好过了,生计问题解决了,经济水平提高了,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就出现了。而更高的需求可能会让原本无暇顾及的问题慢慢暴露,当矛盾无法调和时,离婚便成了最终的选择。

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是近年来农村离婚现象增多的主要原因,而女性地位的转变,则是离婚主体女性化的重要原因。

过去,在中国传统的“夫权”思想影响下,“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限制了农村妇女的生活圈子,她们只能在家相夫教子、赡养老人、料理家务,没有在外面挣钱的机会,直接导致她们经济上难以独立,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如今,女性同样可以外出打工,或在家从事特色农业,自己完全能够养活自己,而且挣的钱不一定比男人少。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经济地位的上升,促使其思想解放,法律意识增强。她们越来越注重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婚姻出现不对等状况时,她们不再甘心忍气吞声,主动提出离婚者日渐增多。

农村离婚率攀升,不能简单地用好或者不好来评价,应辩证地来看待。

一方面,农村离婚率上升说明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提高。离婚率上升的背后,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折射到婚姻上是由家庭幸福观向个体幸福观的转变。这是人性的自由和解放,也是社会文明的提升与进步。

桃红是广西河池某地一名农村妇女,因为常遭丈夫家暴,在当地几乎无人不知。桃红的娘家在四川,家境很不好,父亲早年去世,她和妹妹、母亲相依为命,20岁那年经人介绍远嫁广西农村。桃红的丈夫是个木匠,腿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刚开始,丈夫对她还不错。但两年后,当她连续生了两个女儿后,重男轻女的丈夫开始对她恶语相向,直到拳打脚踢。有几次她甚至被打得送医院急救。她的遭遇引起了周围人的同情和关心。当地妇联多次介入,并劝她离婚。但桃红每次从医院出来后都是擦干眼泪乖乖地跟着丈夫回家。别人问她为什么不离婚,她总是说:“离了我怎么活啊?两个孩子怎么活啊?”桃红夫家田地不多,全靠丈夫做木工活贴补家用,而她婚后一直在家带孩子料理家务,顶多帮忙做点农活,基本没什么挣钱的能力,她和女儿完全依靠丈夫生活。多少次被丈夫往死里打,基本的安全保障都没有,她怎么会不想离婚呢?可两个女儿她放不下啊,离了婚,不仅是她,连同两个女儿都没法活命啊!

前几年,村里开始有人外出打工,还有人到了离她娘家不远的重庆找活干,这让桃红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趁丈夫不在家,将两个女儿带回了娘家,托给母亲照看,自己则跟着村里的姐妹到重庆一家宾馆做了服务员。桃红做得很卖力,脏活累活抢着干,争着加班。当她一个月挣的钱足够养活她们娘儿仨时,她毅然给丈夫寄去了离婚协议书。

从不敢離婚到主动大胆地提出离婚,促使桃红改变的,是她经济上的独立。

另一方面,农村离婚率上升会给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离婚、家庭破碎,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甚至整个人生走向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10年前,小黄和小李经人介绍认识后,不到法定结婚年龄就举办了婚礼。两人都是独生子女,不懂得相互包容,婚后几乎天天吵架。几年后,随着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相继出世,小夫妻的关系更加恶化。后来,在一次争吵后小黄负气出走,跑到广东打工。半年后,小黄遇到一个脾气很好的女孩儿,两人坠入爱河。而小李也在家与一个比她大很多的小老板谈起了网恋。小黄和小李几乎同时向对方提出了离婚,并很快办理了离婚手续,然后迅速跟各自的相好结了婚。两个孩子则被当作财产,双方父母各“分”得一个。跟着老人生活的两个孩子经常被同龄人欺负,被人骂为“野孩子”,这让他们感到自卑。这种自卑在两个孩子身上有不同的表现。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男孩小前学会了暴力解决问题,而跟着外公外婆生活的女孩小靖则用沉默封闭自己,远离同伴。目前,9岁的小前成了同伴们闻风丧胆的“小混混”,7岁的小靖则患上了抑郁症。

农村离婚率上升,除了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加重一些家庭的经济负担,因为许多农村家庭娶媳妇是要送彩礼的,离婚后再婚无疑又要重新筹集数额不菲的彩礼钱。此外,离婚率上升还会让今后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由此引发相关社会问题。

如何恰当应对

乡村离婚率攀升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农村越来越高的离婚率,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相关专家认为,农村离婚率不断攀升的原因复杂,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多样而深刻。这些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离婚率,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从社会层面看,全社会要共同发力,为农村夫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观。媒体和相关政府部门应大力宣传《婚姻法》和涉及婚姻家庭关系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等文明思想,宣传家庭暴力、父母包办婚姻、索要彩礼等行为的危害性,推动农民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增强责任感。相关职能部门同时要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学习恋爱、婚姻、家庭知识的机会。相关社会机构也应提供这方面的专业辅导和公益服务,以提升新生代农民的婚姻质量。其次要为农民工创造更人性化的生活条件,以便夫妻间加强沟通,增进感情。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引导厂矿企业在招收工人时尽可能地招收当地农民工,减少农民工流动。建议、引导、扶持一些使用外地农民工的厂矿企业在招收外地农民工时,优先招收夫妻农民工,同时应增加夫妻房,让农民工夫妻每天工作之余能享受到家庭温暖,从而增进夫妻感情。最后,探索建立婚姻家庭关系调解组织。国家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让结婚离婚更加人性化,个人有充分选择的自由,手续简便快捷,但同时也存在某些弊端,比如一些夫妻因一时感情冲动就把婚给离了。建议以村民委员会及村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在农村建立调解机构,培养具备婚姻家庭方面相关法律知识的“婚姻调解员”,负责解答、疏导、协调婚姻家庭问题,特别是通过农民调解员合理处理离婚纠纷,可对维护婚姻家庭稳定起到一定帮助作用。此外,要严厉打击社会上各种不文明行为,依法惩处重婚、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等犯罪行为,净化社会风气。

从家庭层面来看,夫妻双方要齐心协力,建立和谐稳定的婚姻关系。首先,夫妻双方要严守道德底线,共同维护婚姻的尊严。法学博士王钢认为,在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的情况下,迫于城市生活压力过大,很多农村家庭最终被迫选择和接受丈夫与妻子儿女长期分离的现实,家庭成员聚少离多,感情维系必然经受各种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应依照婚姻法,严守道德底线,加强自律,洁身自好,用爱与责任来填补内心空虚,拒绝诱惑。其次,夫妻双方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挑起家庭重担。作为丈夫,要勇于挑起家庭重担,靠自己的劳动养活妻子儿女,赡养老人,用男人宽厚的肩膀把家庭大梁顶起来,使家人有安全感。作为妻子,无论是和丈夫一样在外打拼,还是在家做家庭主妇,都应恪守尊老爱幼、相夫教子的传统美德,多给丈夫、子女和老人关爱,让家庭成员感受到家庭温暖。最后,夫妻双方要懂得相处艺术,让婚姻保鲜。在外打拼的丈夫除了给家里汇钱,还应经常对家人嘘寒问暖。在家留守的妻子更要经常关心丈夫,不时将家人的温暖传递给孤身在外闯荡的丈夫。此外,家庭成员之间也应相互宽容,和睦相处。农村父母要摒弃包办、买卖婚姻的陋习,尊重子女婚姻自主权,除了在情感上给予孩子关怀,还应学会放手,让小夫妻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在儿子打工、儿媳留守家庭时,父母除了要帮助小夫妻照顾孩子,分担家务,更要从情感上温暖他们,教育他们互敬互爱,防止第三者插足。而小夫妻也应理解、尊重、孝敬长辈,共同维护家庭和谐。

婚姻多不易,且行且珍惜!虽说现在是婚姻自由的时代,但能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并非易事,特别是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所以奉劝大家珍爱婚姻,用心经营婚姻,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也给自己营造一个温暖的大后方。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离婚率夫妻婚姻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单亲家庭,风雨前行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离婚率逐年攀升 是什么让婚姻变得脆弱
经济不景气,降低离婚率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