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轲刺秦王》中的三音复合词

2018-06-23胡晓英

课外语文·下 2018年3期

【摘要】文言文中,有一种语言现象叫双音节复合词,包括偏义复合词和同义复合词,比如《孔雀东南飞》中“便可白公姥”“家有亲父兄”当中的“公姥”“父兄”偏指其中的“姥(婆婆)”和“兄(兄长)”,“逼迫有阿母”“蹑履相逢迎”当中的“逼迫”“逢迎”,“逼”与“迫”意义相同或相近,“逢”与“迎”意义相同或相近,前者“公姥”“父兄”就叫偏义复合词,后者“逼迫”“逢迎”就叫同义复合词。但在《荆轲刺秦王》中,却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三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节词放在一起使用,不仅有意义上的强调作用,而且在艺术表达上也有其特殊的作用,我且把它叫做“三音复合词”吧。

【关键词】荆轲刺秦王;三音复合词;资币物;给贡职;卒惶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汉语则以单音词为主。但通常,古汉语中也会使用一些双音复合词,像已固定化了的专有名词(如天下、陛下、足下、方寸等)、联绵词(如须臾、逍遥、披靡、踌躇等)、偏义复合词(如园圃、消息、得失等)、对注式复合词(如旌旗、君王、家室、婚姻等),对注式复合词有时也叫同义复合词。其中偏义复合词的两个词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表义的只有其中一个,另一个仅起陪衬作用。如“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其中“园”为种树的地方,“圃”为种菜的地方,很显然“园圃”一词只有“园”的意思。而对注式复合词的两个词,在意义上则是相同(相近)的,它们互相修饰和限定意义,起着相互注释、相互限制的作用。如“太子丹恐惧”(《荆轲刺秦王》),“恐”和“惧”都有惊恐、害怕之意,它们合而为一,互相注释、互相限制。

但不论上述哪一种复合词,几乎都是双音复合词,而《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却偏偏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复合词——三音复合词,这是一种罕见的复合词,它们在整篇文章中显得鹤立鸡群,有异军突起之功效,表达上远非双音复合词所能及。

荆轲到达秦国,以厚礼笼络秦王宠臣蒙嘉时,文中就这样写道:“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课本中将“资币物”解释为“礼物”。如果分开解释,“资”为资金、钱币,“币”为作为礼品的丝织品(包括玉、帛、圭、璧等),“物”为物品,东西。这些都是可以送人的礼品礼物,三字都有“礼物”之意,且都为名词,所以文中把三者合而为一,相互注释,相互限制。但联系其前后文“千金”和“厚”看,三字不仅仅只有相互注释、相互限制的作用,而且更全面,更充分地说明所送礼品之多、之丰、之重,不仅送钱送丝织品,而且送其他贵重物品,可见其“厚”了。

同样,蒙嘉替荆轲向秦王先进言打通关节时,为表明燕王及燕国忠心耿耿、致诚致意地做秦国的臣子,说到“(燕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课本中将“给(jǐ)贡职”解释为“贡纳赋税”。“给贡职”又是一个三音复合词,分开解释,其“给”为供给或供给的物品,“职”为贡献或奉献的东西,“贡”为贡奉或贡奉的物品,三者都有“奉”“献”或“奉献”的东西之意,且都为动词或动词行为相应的名词。它们构成一个三音复合词,不仅在意义上相互注释,相互限制,而且表达出奉献之全面、广泛、丰富,不仅仅是交纳赋税,还有奉献贡品等,在各个方面都充分地表明燕国对秦国的忠诚不二,这样既满足了秦王欲為人君的贪婪要强之心,又麻痹了秦王,不至于让其生疑。

在秦廷行刺的场面描写中,面对荆轲一人一匕首逐杀秦王,秦君臣侍卫“卒惶急无以击柯”,秦王又急又怕而“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文中在此接连用两个三音复合词“卒惶急”,来写秦王及群臣侍卫的仓猝惊惶之态。将三字分开解释,其“卒”(cù)通“猝”,为仓猝,突然之意,“惶”为惶张、惊惶之意,“急”为急恐、紧张、紧迫之意,三者都有仓猝惶张的意思,且皆为形容词。将三者构成一个三音复合词,更形象、更生动、更传神地写尽了戒备森严的秦众臣和威严凛凛的秦王,面对一人一匕首的荆轲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战斗而显得仓猝惊惶又无措的狼狈丑态,一方面反衬出荆轲的勇往直前和英雄气概,一方面也渲染了当时那种短兵相接的紧张氛围。

综上分析,这些复合词,从形式上看不是一般的由两个单音词构成,而是由三个单音词构成,所以为三音复合词;从词性上看,构成复合词的三个单音词都是同一词性的词,或皆为名词(资币 物),或皆为动词或动词相对应名词(给贡职),或皆为形容词(卒惶急);从意义上看,三个字的意义相同或相近,是同义(近义)复合词;从复合后的作用看,既有意义上的相互限制和注释,又有意义上的相互补充和丰富;同时在表达上又增强和丰富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从这几点来看,这种独特罕见的三音复合词,既类似于对注式的两音复合词,又有别于对注式的两音复合词。它比两音复合词表达得更全面、更缜密、更丰富,甚或更深刻,也比两音复合词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富文学色彩,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作者简介:胡晓英,女,1967年生,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人,榆中县恩玲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