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么能是“起哄”呢

2018-06-23王丽红

课外语文·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感动

【摘要】小说《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结尾部分描写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观众的喊声是感动呢,还是起哄呢?有些老师和学生对此莫衷一是。其实,只要弄清小说的叙述视角,从全知视角来解读文本,就能很好地领会雨果的创作意图:人们是真的“感动”,而不是“起哄”。

【关键词】好极了; 感动;起哄;全知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该部分叙述伽西莫多因参与劫持波西米亚姑娘而被示众鞭笞的故事。小说结尾描写伽西莫多在求助无望、干渴难耐的时候,波西米亚姑娘上去送水给他喝的场景,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在一节公开课上,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时提出的异议,设计了主问题:观众的喊声到底是“起哄”还是“感动”。课堂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学生有认为是“感动”,也有认为是“起哄”。整个课堂热热闹闹,遗憾的是最后莫衷一是,上课教师也未置可否,到最后老师这样说:结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咱们学到了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笔者认为这个主问题设计好极了,只是这样既没有深度,更没有广度,甚至是误读。观众的喊声怎么能是“起哄”呢?

该老师组织学生探究得出是“起哄”的理由大概是:1.“感动”这一反应违背了人物情绪发展的逻辑;2.“感动”这一反应也与作者在文中对观众的一贯看法不一致;3.“好极了!好极了!”这种语言不像人感动时的反应。具体点说,理由1认为观众前面的表现是那么无情、恶毒,后来居然感动了,太突兀。理由2认为作者在文章第27节说中世纪的人们是毫无同情心的,和后面看法矛盾。笔者认为只要弄清小说的叙述视角,这两个理由都不能成立。

叙述视角是叙述者观察和叙事的角度。对叙述视角研究得比较精细的是结构主义的批评家们,其中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形态: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巴黎圣母院》基本上采用这种能够充分体现叙述者主体意识的全知全能的叙述手法。叙述者面对三百多年前的历史,可以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深谙过往、也可预知将来,还可以随意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深处,叙述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因此,作者能够深入每个角落,“设身局中,潜入腔内”以及“依傍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使得中世纪的故事尽显笔端。

但是从读者角度看,全知视角叙事的真实可信性经常受到挑剔和怀疑的。冯·麦特尔·艾姆斯在《小说美学》中说:“一般的方法是这样:无所不知的作者不断地插入到故事中来,告诉读者知道的东西。往往破坏了故事的幻觉。除非作者本人的风度极为有趣,否则他的介入是不受欢迎的。”这种过程会有不真实性,因为这里只有作者的声音,一切都是作者意识的体现。读者只能被动接受,无须去思考。一旦读者去思考,可能就会提出一些“不合理”之处。但这些所谓的“不合理”不会影响作品的整体解读,相反更容易达成释读方式的一元性。因为全知视角的叙述者在文本中有多种功能,最常见的有:指挥功能、提示功能、证明功能、干预的功能。笔者仅就干预功能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文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赵毅衡认为:“叙述干预可以有两种。对叙述形式的干预可以称为指点干预,对叙述内容进行的干预可以称为评论干预。”指点干预实际上就是解释叙述如何进行的,召唤受述者,解释出格的叙述方式。这样叙述方式在文中比比皆是,姑且不论,请看评论干预: 叙述干预是《巴黎圣母院》的重要叙事特征,其重要功能就是促进故事结构的整一性,强化叙述的真实性,达成释读方式的一元性。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文第27节。学生会觉得作者为什么说中世纪的人民是没有怜悯心的,但是小说结尾说这些人又都被唤醒了。看似不合理,其实,不然。围观群众的言语和表现是麻木无知,甚至是残忍无情的,咋看起来,作者似乎是不满的,但作者用“孩子们”“儿童”来形容他们,也就是想告诉读者他们不是受某种思想的毒害,而是還处在蒙昧、原始状态,他们身上的“人性”还在沉睡。作者说这些人像孩子一样,在这个年纪是没有怜悯心的,而不是说中世纪的人民没有怜悯心。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作者并非想表现非人间的悲凉,更不是要揭露看客的劣根性,而是展现原始无知状态里的普通民众的面貌。以此告诉读者,在中世纪,人性美需要被唤醒,并且是可以被唤醒的。

再看文章结尾: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我们做个比较阅读,假如删去这一节文字,结尾就是: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会是什么感觉,很多学生会说观众又在起哄了。正因为有这一节评论干预,作者已经站出来了,而且明确的告诉大家真的太感动人了。读者也就知道大家真的被感动了。

可以说,这两处评论干预很好的促进故事前后的完整统一,强化了故事的真实性。这种评价性干预引导读者靠向叙述者的释读期待,也就限制了释读自由,使读者形成追求与评价性干预一致的阅读惯例,从而把文本的意旨指向一元。至于说理由3认为“好极了,好极了”这语言不像感动人时反应,难免牵强。我们只要从全知视角来解读文本,就能很好的领会雨果的创作意图:人们是真的“感动”,而不是“起哄”。

作者简介:王丽红,中学高级教师,淮安市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淮安市清河区首席教师。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感动
最美的风景在基层
爱,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
话题作文“感动”导写导练
电视访谈节目的传播特点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