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绘画艺术中的体现

2018-06-21饶世兴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调和差异文化

饶世兴

摘 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深深地影响了各自的绘画艺术的形式与发展,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必然产生完全不同的绘画艺术形式。文章尝试从中西绘画艺术形式的差异中寻找产生差异的文化本质。

关键词:文化;差异;调和

中西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两条线,在几千年的世界文明里,这两种文化是两个完全独立存在的体系,虽然也曾有过局部的交融,但是直至今天,这两种文化体系仍然是渭泾分明。在高呼“走中西结合道路”的今天,它们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总是困扰着世界各国的人民。中西文化下产生的中西绘画艺术同样有着旷世的间距,随着艺术日益走向多元化、国际化,如何缩小这种差距已成为各国艺术家必须首先解决的课题。本文从中西文化巨大的差异中探讨中西绘画艺术特征产异产生的原因以及两种文化冲突所带来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与革新。

其实西方文化信息很早就曾来到过中国,只是这个历史上强大的天朝从来不屑睁开她的眼睛。西方的天文、数学、艺术、地理、历法等,都曾托庇于“基督的福音”出现在中国,然而远涉重洋的西学在中国的际遇是窘迫的。“西方文化在这里遇到的,是一个很早就取得了它的完成态而愈到后来愈趋于固结的人文格局[1]。”中西文化的艰难融合也正说明了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

一、“动”的文明与“静”的文明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就已经开始了。李大钊对“东西文明之根本之异点”的比较,有着明确的价值评断。其中一条便是“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2]。西方人生活是向外的,中国人生活是向内的;西洋人以竞争胜利重于道德,中国以重道德修养而轻蔑战争。“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3]”。两种文明被伧父称之为“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是不无道理的。

西方绘画形式的代表——油画是在都市景象衍生的西方文化影响下产生的西洋绘画艺术。中国水墨画则是在田园情致衍生的中国文化影响下产生的独特绘画艺术。油画色彩丰富,构图饱满,画面到处铺满油彩,处处充满着一种无形的张力,洋溢着那“向外的”“意欲向前的”“动的”西方文化。同时人物画在油画中最受推崇,而且人物形象往往在画面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欣赏者直视画面便能略知画家要表达的情感与哲思。这一点充分显示了西方文化“以人为本”“向外的”“意欲征服世界”的文化特征。中国画则以墨分五色,构图虚静空灵,诗书画印结合,处处体现如诗秀的田园情致,将中国文化的“向内的”“意欲自为调和持中”“静”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山水画(西方把山水画称为风景画)中的人物往往在画面中一般只占很小的位置,没有具体的外貌,唯有人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画家要倾述的情感往往在题诗中品味。

随着“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繁荣发展,又使中国画多以山水、花鸟为主,人物画则多以佛像为题材,加上为之不少的宫廷仕女。而在不断追求个性解放的西方,油画从凡·艾克发明开始,就存在展现人体美的人体画。这也正反映了现时两种文化一种资产阶级“燥动的市侩主义”,一种“东方式的静寂”。

二、“科学”的文化与“感情”的文化

光和色彩是上帝神圣力量的象征。上帝即“生气勃勃的光自身”(The living light is itself),而“光”就成了基督教最高美学价值的体现。于是“光”也就成了西方学者殷切研究的对象。牛顿公元1666年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以后,西方就产生了科学的光学和色彩学。色彩学的研究又为西方绘画色彩搭配上的和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西方美学价值还始终渗透着一种以数学、几何学、解剖学为基础的科学精神,西方画家严格按照人体比例或宇宙万象的形式,描绘出以这些形式为中心的各类油画作品。以形式为中心的美学价值后来成为了一种观念或典型,“不断规范,引导着西方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4]”。

“科学”的文化影响下的必然,是以视觉、听觉为基础的绘画形式。西方绘画作品有着丰富的色彩、强烈的光感和逼真的质感,为审美者提供直达心灵的真实感官——视、听觉,处在绘画作品之外并保持一定距离也同样能够充分体验。

而作为以味、触觉为原型感知方式的中国审美意识,则必须接近绘画及至与绘画作品融为一体,方能获得味、触觉的感觉。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不仅是“赏”出来,更多的是“品”出来。事物之形只求神似,山水谷壑可平远、高远、深远,一切皆由画家“心源”所得。朱谦之在《文化哲学》中这样说:西洋文化就是所谓“科学的文化”,而“对有情世界的欣求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物质。”我想,这应该是对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好的概述。

三、中西美学中的差异

中西文化不仅仅在文学、建筑、宗教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在美学方面同样也有着很大的异同。在美学理论的长期演化过程中,中西方美学各自沿着不同的方向影响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与神、具象与抽象,似与真、再现与表现等方面。

形与神是中国画论中最主要的范畴之一,形即客体的外在而神是指主体对客体气质风貌的把握。中国的美学思想是重神而轻形的,从受先秦哲学影响开始,中国画论的认识标准一直延续至今。西汉《淮南子》提出:“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观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仅此使得中国艺术理论中的形与神的探讨日趋成熟,并深远地影响了中国艺术理论的发展。东晋顾恺之的“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更加发展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形神观。谢赫《画品》也是将“气韵生动”放在首位,宗炳《画山水序》中提出了“道”更是中国画重神轻形的表现。

在西方美學理论范畴中,具象与抽象的概念正好对应于中国美学理论中的形与神。具象是指艺术中可辨的、和外在世界有直接关系的内容,这是外在世界的直接反映,“具象”与中国美学理论中的“形”可谓意出一辙。中国画中的工笔画在西方美学里应该属于具象艺术,都是主体对客体的忠实反映。正好相反,中国画的写意、泼墨在西方美学中就属于抽象的范畴。写意画中的对象是经过提炼了的美术形象,是画家对客体的“具象”形式进行了“抽象化”,从而达到了以“形”写“神”的目的。

同时,似与真,再现与表现也是两对分属于中西方而又接近的美学概念。中国画“不求形似”的观点一直延承至今,追求“不似之似”的最高境界。“似”的概念受到中国历代艺术家的推崇。苏轼就曾有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精辟论断。不求形似的主张在明代以后又得到新的发展。

然而,随着照相术的发明,艺术家是否还有准确无误、纯粹地“再现”世界的必要?喜于“表现”的西方艺术家对自己内心世界情绪化程度的把握,又成了新的困扰。

当然表现离不开具体的表象,表现也永远不能只表现抽象,所以“表现”之中肯定可以含有“再现”。

四、调和——走出冲突的文明危机

“向外”的西方生活和“向內”的中国生活,分别走向无限的物理世界和无穷的心灵世界,宇宙的浩瀚和人类内心的无穷都使当代艺术家们感到了恐惧和彷徨。对于开放国门时间不长的中国,更是经历了文化抉择上的各种痛楚,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充满了波澜。

一段时间以来,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带来了李水山的“中国画穷途末路”说,关山月与和吴冠中也展开过以“中国画笔墨是否等于零”为主题的关于中国画“传统与西化”的激烈争论,再到今天树立起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自信,那可是经历了多少波折。

当西方照相写实主义走到了极致的时候,中国文化又为西方绘画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印象主义梵·高与立体主义代表毕加索,都是东方文化艺术的执迷者,同时他们艺术上的成就都离不开对东方文明的深刻研究和重新解构。

在悬崖上跳舞的西方文化终究没有彻底征服古老而又博大的中国文化。如今对于中西文化孰好孰坏的争论早已失去了意义,中国固有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都是民族心神的凝聚,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它们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调和”使得中西方艺术家们走出了冲突的文明危机。它们的差异其实正如瞿秋白所说:“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其实不过是时间上的。”

参考文献:

[1]黄克剑.东方文化——两难中的抉择[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

[2]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董欣宾,郑奇.中国绘画六法生态论——中国绘画原理论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调和差异文化
相似与差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调和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谁远谁近?
欧氏空间中超曲面的L2调和2—形式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漫画
例谈调和平均数的简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