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中国名牌 出世界精品

2018-06-21河钢集团舞钢公司

中国钢铁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钢板

河钢集团舞钢公司

一、概况

1.企业综合发展情况

河钢集团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舞钢)是我国重要的高端宽厚钢板生产研发基地、我国宽厚板生产技术水平的代表性企业。中国500强企业,河南省重要的利税大户,现有资产总额144亿元,职工10700余人。舞钢始建于1970年,原为国防军工项目。1978年9月,曾经号称我国“轧机之王”的舞钢4200毫米宽厚板轧机建成投产,一举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特宽特厚钢板的历史。1997年9月,舞钢由原冶金工业部直属企业改制为邯钢集团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6月加入国内最大的钢铁集团——河钢集团。

四十年来,舞钢因特而建、因特而兴,始终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专注于做精做强宽厚钢板,建成了以4100毫米双机架轧机和4200毫米特厚板轧机为主体的两条特色突出、技术领先的宽厚钢板生产线,配套有国内最为完善的钢水精炼、钢板热处理、钢锭模铸、电渣重熔等特种装备和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检测装置和理化检验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技术装备优势,具备了年产400万吨优质钢、300万吨优质宽厚钢板、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综合竞争实力。

舞钢坚持品种领先的发展道路,坚守“创中国名牌,出世界精品”的企业追求,大力实施产销研一体化的新品研发机制,推进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形成了海洋平台及造船用板、石油化工压力容器用板、机械制造用板、高层建筑用板、桥梁板、核电工程用板、军工航天用板等15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的名牌精品体系。先后有200多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在三峡工程、奥运场馆、海洋采油平台、战略石油储备、载人航天飞行、核电工程领域、国家大飞机项目、煤制油项目等180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中替代了进口,树立了强大的民族特钢品牌形象。

舞钢因专业而优异,因专注而卓越。先后荣获了“全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中国钢铁工业突出贡献奖”等众多荣誉。舞钢的“特厚钢板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成就,以其在用户制造、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舞钢坚持技术精湛、领跑行业的技术定位,在各用钢领域创造了大量的“第一”和“唯一”,在国内外重大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中,烙上了清晰的“舞钢”印。

2.企业科技情况

(1)科技研发投入

“十二五”和2016年技术研发费用共计投入15.47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54%,年平均投入达到2.58 亿元,较“十一五”期间的1.5亿元,增长了72%。舞钢建立了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的加大科研投入,2016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累计完成新产品研发及工艺技术研究项目212项,成功开发新产品100余个,有力促进了公司产品结构的调整(见表1)。

(2)科技人才队伍情况

舞钢共有人员8645人,其中科技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35%;专职产品研发和工艺研究人员等高端人才占员工总人数的10%。

(3)专利及国家级奖励情况

舞钢目前拥有有效专利技术17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62项,舞钢代表国家制定6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舞钢因专业而优异,因专注而卓越。先后荣获了“全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中国钢铁工业突出贡献奖”等众多荣誉。舞钢“特厚钢板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表1 2011-2016年舞钢科技经费投入及占销售收入比重情况 万元,%

二、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情况

舞钢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做大规模的同时,装备水平、工艺技术、品种质量大幅提升,结构不断优化,节能环保得到重视和加强,宽厚板先进的技术水平可与世界先进水平对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进步明显。

舞钢承接了“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参与申报的《超低温及严苛腐蚀条件下低成本容器用钢》《高性能桥梁用钢》《新一代压水堆核岛用钢及临氢化工大单重特厚板》三个国家“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项目已通过国家科技部的评审,该项目已正式作为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并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科研项目。

《特厚钢板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舞钢特厚钢板生产技术集成》获中钢协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工程用高强度特厚钢板关键技术研发及国产化应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石化加氢反应器用关键材料的设计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火电中高温锅炉汽包用高韧特厚钢板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特厚钢板厚度方向性能均匀性控制工艺开发及应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大厚度大单重高内在质量Z向性能钢板的生产技术》获河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大厚度高性能核电用系列钢板的研发及应用》获中钢协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十二五”期间,舞钢研究制定了国家标准《核电站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自升式平台桩腿用钢板》《建筑结构用钢板》3个国家标准和《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高强度钢板》1个行业标准;通过标准及科技成果申报工作促进舞钢公司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石油化工临氢装备用钢技术及应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旨在带动钢铁行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促进了相关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产业应用。

按照“研发一代、推广一代、储备一代”的理念,舞钢公司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和国家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对高端新品种的需求,一批高端钢铁产品成功自主生产,为国民经济各主要用钢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换代提供了保障。为武锅研发的185毫米国内最厚锅炉汽包板SA299GrA,关键技术指标优于迪林根同规格产品,打破国外垄断;供达阿果水电站用高韧性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SX610CF,良好的综合性能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结合广船国际项目需求开发的TMCP型和正火型大线能量钢通过了船级社工厂认证,TMCP型焊接线能量达到300KJ/cm,创国内之最;最大厚度180毫米的420MPa-690MPa F级海工钢,通过了六家船级社认证,使我们成为国内认证品种最全的企业;150毫米厚S355G10+N优良的焊接性能通过了DNV船级社焊接见证,为下一步供货海上固定结构钢市场做好了技术储备;调质型603、GY4装甲钢抗弹性能良好,通过了军方评审;供中俄输气管线用超低温X80管件钢通过了用户焊评,首批实验段用钢顺利供货;成功研发了SA387Gr5和SA387Gr9高合金钢并实现首单供货,为生产其它类型高Cr钢积累了第一手的技术数据;39吨保三套性能的电渣型12Cr2Mo1R(H)成功研发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大厚度大单重Cr-Mo钢领域的优势。这些精品钢材的开发,有力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中心大厦、华龙一号、沪通铁路长江大桥、三峡水电站、神华宁煤、世界最大直径盾构机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不断满足装备制造、桥梁、建筑业、军工、化工及煤制油等高品质用钢的需要。

在工艺技术研究方面,舞钢瞄准国内外冶金前沿技术,积极开展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及推广,高效低成本冶炼技术、连铸及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性能预测与控制及一贯制生产管理技术等关键工艺技术,促进了舞钢资源与能源的节约、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特别是对能够保持和扩大舞钢特厚钢板领先优势的重大工艺加大研究力度和深度,主要对厚板TMCP工艺、复合板轧制工艺、调质热处理工艺、低合金钢正火工艺等宽厚板生产工艺技术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为产品研发和质量升级提供了工艺保证。

三、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情况

1.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舞钢按照公司产品定位,提出“特色化、高端化、精品化、差异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及建设世界级宽厚钢板基地的发展规划。据此,舞钢分别提出了“产品发展”“工艺进步”规划:

“产品发展”规划提出在巩固扩大现有品种基础上,逐步形成质量优良、效益显著、影响深远的“三个一批”产品矩阵,即一批国际先进的核心产品系列,一批国内领先的优势产品系列,一批效益显著的重点产品系列。继续保持和扩大舞钢在国内中厚板领域的领先优势。

“工艺进步”规划致力于公司难点瓶颈技术难题的解决,使舞钢在大厚度、大单重、高质量等优势技术和工艺研究方面不断得到提高。五年内,要在全面总结提升现有厚板生产技术基础上,形成舞钢独具特色的特厚板生产技术体系,继续保持和扩大舞钢在国内厚板领域的领先优势。

2.科研平台建设

舞钢创建了“河南省宽厚钢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其中依托舞钢的河南省宽厚钢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7年6月经河南省科技厅认定。河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于2000年经河南省发改委认定。舞钢理化检测实验室于2006年10月通过国家实验室资格认证。为了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舞钢制定出一整套符合平台管理的考核体制、机制,深入研究平台发展战略,为舞钢发展方向提供指引。三个平台层次分明,满足不同的创新需求,实现舞钢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吸引再创新的新局面,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增强了舞钢可持续发展能力。

3.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1)“产学研用”核心创新体系

舞钢公司根据自身装备和产品特点,把新产品开发、质量改进和工艺降本增效作为科技创新方向,把大力开发高端新品,倾力拓展新品市场,破解新品研发瓶颈工艺,奋力提升产品创新创效能力作为研发体系建设的重点,加大“产学研用”机制创新,推动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一是将用户纳入到产学研合作中,舞钢公司在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与下游用户的合作。二是在前沿技术和关键工艺上加大合作力度,针对行业的重大技术难题和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先进的研发手段,开发支撑舞钢创新能力的高端产品。三是注重项目合作的深度。四是充分利用集团研究院及河钢东大产业研究院平台,努力提升自主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

(2)技术创新支撑保障体系

舞钢结合公司实际,实施质量监督及持续改进体系;工艺装备保障体系;产线技术支撑体系;借助外部智力的决策顾问体系;科学的新产品研发流程管理体系和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

4.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激励政策方面,舞钢在干部选拔使用上向懂技术、会管理的科技人才倾斜,中层干部队伍中专业技术干部占80%以上,科技人员尤其是科研开发人员的收入是其他人员的2-3倍。

(2)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待遇,制定并下发了《舞钢公司大学生引进、分配、培养及使用管理办法》,对引进人才的基本条件、优惠政策、人才培养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3)发展通道建设方面,制定下发了《技术序列干部管理办法》,将公司技术序列干部技术职务由低到高共设置为四级九档。技术主办公司按10∶2比例进行审批控制。同时规定,技术序列干部与行政序列干部不再相互兼任。

舞钢专业技术职务公开竞聘中体现“五个坚持”:即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坚持相互交流、坚持聘任期跟踪考核、动态管理机制,坚持公开竞聘向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延伸的方向,坚持向岗位操作人才拓展、强力打造“三支人才队伍”的总体战略。这些举措不仅营造了舞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而且促使学技术、钻业务的良好风气在广大技术人员中迅速形成。人才培养方面,重视人才能力提升,强化各类人才培养,舞钢大力倡导并践行“持续学习、终身学习”,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通过不断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加大投入、营造气氛,努力打造一支愿学习、善学习、乐学习的人才队伍。

5.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建设

舞钢坚持科技创新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相结合,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定《舞钢公司专利管理办法》,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推动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保持逐年专利数量快速增长,提高发明专利比重。在钢铁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大批核心专利与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完善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侵权预警和风险防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成果运用,重视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提高知识产权成果的资本化运作水平。

6.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以来,舞钢在加强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的优化提升,推进业务系统综合集成,提升创新能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

(1)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自“十二五”以来,舞钢信息化建设共计投入近1.5亿元,经过多年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形成了以产供销一体化,新老线PES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L2过程控制系统为框架的具有舞钢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格局,涵盖了公司生产经营全流程,同时,建立了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实现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实现了“生产与销售融合”“质量与生产融合”“财务与业务融合”和“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为舞钢生产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系统支持,为未来公司信息技术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信息技术实施能力方面。以ERP系统为切入点,打造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的信息系统,建立舞钢产品规范、冶金规范信息化体系,消除信息孤岛,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全面提升全流程信息化水平,满足定制化开发及生产的需求。同时,向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互联网+,向下加大基础自动化控制和信息收集力度。通过建设智能制造信息支撑体系,为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合同兑现率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进一步提升舞钢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7.管理创新

舞钢实施以产线为独立市场单元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颠覆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直线型组织结构,加快“去行政化”“去中间层”进程,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资源配置与运营效率,全面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

舞钢坚持“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持续改进”原则,以市场单元为中心重新配置资源,让产线更贴近市场,让高层更贴近产线,再造流程,重新定位组织结构。在深入推进以产线为独立市场单元的组织扁平化管理变革过程中,做到了进一步减少组织层次,提高公司整体管控效率;做到了加强过程协同和单位协作,提高整体运营效;做到了简化业务流程,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内部现场变化;做到了内部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肯定,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做到了过程能力和人才成长的培育,有效提升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

8.科技成果转化

舞钢公司形成工艺及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相配套的梯次研发结构。加强内部研发机构建设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的生产试制、科研检验等中间过程,提升试验研发手段,快速推向市场。积极探索高效顺畅的研发运行机制,推动研发、成分设计、生产及应用的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与下游行业研究院、设备制造单位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紧紧依托科研院所,借助研究院先进的技术研究成果和专家学者的声誉威望,不断推进舞钢新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技术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科技贡献率。

9.降本增效

面对产品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舞钢以创新管理为抓手,服务产线,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成本降低。一是提高难合品种性能合格率降成本,提高性能合格率。二是工序流程优化降成本。三是通过成分优化降成本。四是热处理工艺优化降低成本。五是全流程系统优化降成本。

10.节能减排

依托技术进步,积极推进节能改造。铁厂烧结余热发电项目,充分利用了烧结余热进行发电,改造后年发电量约1872万千瓦时,节约标煤6552吨,年减少碳排放1.56万吨。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项目,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向公司生活区供暖,供暖面积35万平米。与现有使用天然气供暖方式相比,年减少天然气使用量400万立方米以上。对110台老式水泵进行节能改造,对29台300千瓦-2000千瓦大功率风机进行变频改造,年节电2000万千瓦时以上。对热风炉的燃烧控制进行优化改造,改造后高炉煤气用量减少3%以上,年节约煤气量2200万立方米以上。一轧钢2号加热炉、二轧钢3号加热炉分别应用安装了黑体新材料,该项新技术应用后,加热炉高炉煤气消耗同比降低100立方米/吨。

猜你喜欢

钢板
44mm厚高韧性抗HIC管线钢板X52MS的研制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Ⅴ型手术治疗中锁骨钩钢板和袢钢板应用效果的比较分析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基于B7A接口的钢板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