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存一个民族的影像志

2018-06-20

看历史 2018年5期
关键词:羌寨寨子羌族

講述者:徐献,摄影师,拍摄四川羌族地区十余年

整理者:刀哥

口述时间:2018年4月27日

我庆幸我的镜头曾经记录了这个民族的美好生活和经历的苦难,我相信将来他们还会一直坚韧地生存并发展,而我也将一如既往地拍摄下去。

我至今仍记得我2005年11月第一次走进汶川阿尔寨时的感觉,那个距离汶川县城30多公里的龙溪乡阿尔寨,让我走得非常辛苦,不过那一次拍摄,让我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阿尔寨是个不大的羌寨,几十户民房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半山上,男人们在田里做活,女人们聚在屋前阴凉地里,一边绣花一边拉家常。寨子深处有一座上百年历史的古碉,矗立在碧蓝的天空下。我一口气拍光了带去的所有胶卷,仍然意犹未尽。寨子里一位当地人余永清看我在拍照,就上来与我聊了一会儿,原来他业余时间喜欢研究羌族历史文化。一番交谈之后,我和他约好,下次还来拍羌寨。

羌寨去多了,渐渐地我便有了一个计划,就是从人类学和田野学的角度,花5年时间,完整地拍摄汶川龙溪乡的羌族村寨,完成对一个民族的影像文本记录。

2007年4月,我再一次来到龙溪乡夕格寨,正遇上村里在做祭祀。我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邀请全寨村民一起拍张“全家福”。村民们很快就集合到了一起,长辈坐在前排,个矮的站在两边,个高的就站后排,在相机前,大家都露出了淳朴的笑容……这是我在羌寨拍过的规模最大的合影,全寨子的人都在,一共有54户人家250多号人。

就在我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拍摄计划时,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四川,震中就是我拍摄过的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在外地出差。等我回到成都,立即投入到单位组织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忙碌的同时,我的心里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我拍摄过的那些羌寨,他们受灾的情况究竟怎么样?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作为摄影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我的照片为汶川羌寨羌人“发声”。

2008年6月14日,大地震之后一个月,成都宽窄巷子正式开街。它向全世界宣布,四川依然美丽。7月19日,大地震之后两个月,我的《羌地绝影》摄影展在宽巷子举行。150幅黑白作品分为羌人、羌魂、羌地、羌居四个主题在现场展出,我的羌人朋友们在照片上劳作,休息,微笑着,那就是他们日常的生活,没有任何粉饰与摆布。我为每个家庭每个家族甚至一个村寨拍摄的合影中,他们望着镜头的目光专注而温柔。这次展览筹备过程非常仓促,但却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宽窄巷子开街与《羌地绝影》的展出,成为大地震之后那个夏天坚强的四川人的写照。

2008年8月,我终于有机会回到了震后的龙溪羌寨,眼前的一切令人心恸。碉楼坍塌了,羌房损毁了,一些熟悉的面孔永远消失了。5月3日我曾为他拍过肖像的余明山老人走了,地震发生那一刻,他在房顶上被甩了出去,留在黑白120胶卷底片上的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竟然定格为老人的遗照……夕格寨也有好几人在地震中死去,那张“全家福”上的成员永远也无法再团聚……后来,我洗印了54张“全家福”照片,给每户人家送去了一张……

大地震改变了眼前熟悉的山水与村寨,也改变了我关于羌地的拍摄计划。我没有放弃,我只是调整了拍摄方向。我仍然一有时间就去龙溪乡,但更多地把镜头对准了他们的灾后重建生活。有的寨子在原址上重建,有的寨子迁移到新的地方。我拍摄村民在救灾帐篷中坚守的点滴,我跟着直台寨村民去到他们在邛崃南宝山的新家,记录下他们的异地生活。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劫后重生的汶川灾区也在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最直观的体验就是我现在去每个羌寨,都有路况良好的公路直通村子。村民们住进了现代化的房子,但传统的神龛和火塘也在逐渐消失。不少新建的羌寨被打造为旅游新村,村民种上了车厘子、枇杷等果树,开花结果时节引来不少旅行者,收入还不错,但老人们偶尔也会带着怀念的口气告诉我,还是以前老家山上的土好,种的玉米个大又甜。

离开家园,精神的根还有没有?羌文化是否还能传承下去?羌民族是否还能保留原来的生活常态?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变化,都在改变着羌族人的生活。我无权评判这些改变的好与坏,我只能忠实地记录,我希望为这个历经劫难的民族保留一份真实的影像志。

每一年我都会抽空回汶川龙溪乡看望乡亲们。就在今年3月,我还回到了阿尔寨,见到了老朋友余永清,我们在他家门前合影。可是4月9日我就接到他的电话,告诉我一场大雨之后,山体滑坡,将寨子里那座古老的碉楼冲垮了……我连夜找出十多年前拍摄的碉楼照片,反复看着,心里难过了好久。

今年1月,由四川省美术出版社策划的《羌族影像志一一从叠溪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一书上市,这本书将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者庄学本在1933年叠溪大地震后的羌区纪实摄影作品与我拍摄的汶川羌区人文影像并置在一起,以此直观地反映出时空穿梭的80余年间,羌族在历经两次大地震后的沧桑变化以及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状况。6月9日,《凝视与对望一从叠溪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图片展将在成都东湖公园的红美术馆举行,两个摄影师关于汶川羌区的世纪“对话”将继续进行。

不知不觉中,距离上一次宽窄巷子的《羌地绝影》展,过去了整整十年。这十年,是汶川重建的十年,是羌人羌寨开始新生活的十年,也是我坚持羌族影像志记录的十年。我庆幸我的镜头曾经记录了这个民族的美好生活和经历的苦难,我相信将来他们还会一直坚韧地生存并发展,而我也将一如既往地拍摄下去。

下一个十年,我的目标仍然不会改变。

猜你喜欢

羌寨寨子羌族
寒池
寨子河油区长8油藏注水开发研究
兜底扶贫成效探析——基于高山羌寨扶贫户的个案考察
“淳朴寨子”,一个品牌的形成——我在小山村里启动了“消费扶贫”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有趣的羌寨婚礼
寨子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