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原因类题答题思维分析及培养

2018-06-16白志贤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答题中考民族

白志贤

原因类题是各地思品中考中常见的主观性试题,也是学生非常头疼的一种题型。许多学生因为不会深入分析,没有进行过相关逻辑思维训练,因而害怕该类型的试题。遇到原因类题时,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死记硬背模式化答案,遇到一个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分析;或者对问题有朦胧的认识,但是思路不清晰,得不了高分。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那么,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这就需要对原因类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一、原因类题主要表现形式

原因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某种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能力,它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寻找因果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原因类试题常见的问法有:“为什么(为何)”“阐述理由(分析原因)”“原因是什么”等。常见的问法句式有两种,一种是“为什么B”(主要是问B的原因),如: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另一种是“A为什么B”(主要是问A的原因及B的原因),如:青少年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如何培养原因类题答题思维

首先,初步感受原因类题及其答案。如在学习《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这节课时,按照教材顺序,在学习民族精神的含义、作用及发展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问题1)学生结合刚学过的内容,可以总结归纳出答案: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民族精神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等等。(答案1)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还可以怎么设问?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会提出以下设问:弘扬民族精神有何必要性?新时期需要弘扬民族精神,原因何在?等等。

其次,分析較复杂的原因类题。这节课临近结束,进行全课总结时,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青少年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问题2)为“青少年如何传承民族精神”这个问题做铺垫,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青少年”。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复习问题1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答案: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答案1。(答案2)

再次,探索原因类题的变式题。中考时,一般情况下不会考查问题1、问题2这类设问,因为这类题太笼统,时代性也不强。中考一般会就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如劳模精神、愚公移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问题进行设问。如:青少年为什么要弘扬劳模精神?(问题3)按照答案1、答案2的思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这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等等。(答案3)学生在做过一定数量的原因类题后,可以进一步抽象概括,得出中考原因类题的一般性设问及答案:“A为什么B?”(问题4)其答题思路是“A怎么样+B怎么样+‘这是……的需要”。(答案4)这是中考前学生培养解题思维必须经历的阶段,否则,学生容易在解答原因类题时失分。

最后,在答题中不断感悟提高。在做一些原因类题时,学生要学会感悟原因类题的设问及答案组成,强化对答案结构的认识,形成思维能力,以不变(原因类题答案结构)应万变(原因类题设问)。

三、在培养原因类题答题思维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培养学生的原因类题答题思维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必须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单方面拔高要求,无异于拔苗助长,会适得其反。

其次,学生原因类题答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自己去感悟。因为只有自己掌握了方法,才能转变为能力,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原因类题答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应重在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上文中的问题1、2、3、4及答案1、2、3、4,就是一步步地培养原因类题答题思维能力的过程,决不能只记住问题4及答案,而忽视其前面三个问题所做的思维铺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答好原因类题,提高中考成绩。

猜你喜欢

答题中考民族
MINORITY REPORT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