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消毒剂和不同浓度激素对鹿茸草外植体诱导研究

2018-06-15邱江明

现代园艺 2018年11期
关键词:草茎鹿茸次氯酸钠

王 莹,邱江明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鹿茸草又名牙痛草、白芦基、千年艾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白色茸毛,生于向阳山坡上,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鹿茸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感冒、咳嗽、肺炎发热、吐血、赤痢、便血、月经不调、风湿骨痛、牙痛、乳痈等[1]。市场上,野生鹿茸草干品130~140元/kg。但由于其野生资源有限,而且再生能力差,使得目前鹿茸草野生资源匮乏。利用组培快繁技术能对江西野生鹿茸草进行有效保护,能够大大增加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但野生鹿茸草的快繁技术研究还少有报道,本文通过对比不同消毒剂在不同处理时间对野生鹿茸草的消毒效果,以及不同浓度6-BA和NAA组合对其外植体诱导率的影响,以期为野生鹿茸草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017年4月,以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野生鹿茸草带腋芽的茎段为试验材料。

1.2 方法

江西野生鹿茸草外植体准备好后先用酒精消毒30s,再分别进行如下方式消毒:①用0.1%升汞分别处理江西野生鹿茸草茎段外植体 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②用2%次氯酸钠分别处理江西野生鹿茸草茎段外植体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③用0.1%升汞分别处理江西野生鹿茸草种子 3min、4min、5 min、6min、7min、8min、9min。④用2%次氯酸钠分别处理江西野生鹿茸草种子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

消毒完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3~5遍,将外植体切成带腋芽的茎段接种到培养基中,每瓶接1株,每个处理接种20瓶,将消毒好的种子接种到培养基中,每瓶接3株,每个处理接种20瓶。

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同时加入6-BA和NAA这2种植物激素。其中6-BA采用3种不同浓度,分别为2.0mg/L、2.5mg/L、3mg/L;NAA采用5种不同浓度,分别为0.1mg/L、0.2mg/L、0.5mg/L、1.0mg/L、1.5mg/L。

试验数据的统计:1个月后统计用不同消毒剂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外植体的污染率、成活率和死亡率,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诱导率的影响。计算各种指标的公式如下:①成活率(%)=(外植体成活数量/外植体接种数量)×100;②死亡率(%)=(外植体死亡数量/外植体接种数量)×100;③污染率(%)=(外植体污染数量/外植体接种数量)×100;④诱导率(%)=(成功诱导芽数量/诱导外植体数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消毒剂、不同消毒时间对野生鹿茸草外植体消毒效果的影响

2.1.1 0.1%升汞在不同消毒时间对野生鹿茸草茎段消毒效果的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用0.1%升汞消毒时,污染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在降低,死亡率在处理6min中首次出现,并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存活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处理7min中达到最大值为35%。综合以上指标可以得到用0.1%升汞消毒时最适宜野生鹿茸草外殖体的消毒时间为7min。

表1 0.1%升汞在不同消毒时间对野生鹿茸草茎段消毒效果的影响

2.1.2 2%次氯酸钠在不同消毒时间对野生鹿茸草茎段消毒效果的影响。从表2中可以看出,用2%次氯酸钠消毒时,污染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变化不大,污染率都在96%以上,死亡率都为0,存活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首次在25min中出现,但存活率太低,只有4%。综合以上指标可以看出用2%次氯酸钠对野生鹿茸草茎段消毒时由于污染率太高(高达96%以上),且存活率太低(只有4%),所以2%次氯酸钠不适合用于野生鹿茸草外植体的消毒。

表2 2%次氯酸钠在不同消毒时间对野生鹿茸草茎段消毒效果的影响

2.1.3 0.1%升汞在不同消毒时间对野生鹿茸草种子消毒效果的影响。从表3中可以看出,用0.1%升汞消毒时,污染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在降低,6min时最低达6%,死亡率在处理4min中首次出现,并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存活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处理4min中达到最大值为90%。综合以上指标可以得到用0.1%升汞消毒时最适宜野生鹿茸草种子的消毒时间为4min。

表3 0.1%升汞在不同消毒时间对野生鹿茸草种子消毒效果的影响

2.1.4 2%次氯酸钠在不同消毒时间对野生鹿茸草种子消毒效果的影响。从表4中可以看出,用2%次氯酸钠消毒时,污染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不变,污染率都控制在6%,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5min时死亡率达到100%,存活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而降低,25min时存活率为0。综合以上指标可以看出用2%次氯酸钠对野生鹿茸草种子消毒的最佳时间是10min,污染率为6%,存活率可达到96%。

表4 2%次氯酸钠在不同消毒时间对野生鹿茸草种子消毒效果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对江西野生鹿茸草外植体诱导率的影响

从表5中可以看出,当6-BA的浓度为2.0mg/L时,随着NAA浓度的增大诱导率反而降低,当NAA浓度为0.1mg/L时诱导率最大为63%。当6-BA的浓度为2.5mg/L时,随着NAA浓度的增大诱导率也在降低,当NAA浓度为0.1mg/L时诱导率最大为98%。当6-BA的浓度为3.0mg/L时,随着NAA浓度的增大诱导率也在降低,当NAA浓度为0.1mg/L和0.2mg/L时诱导率最大都为98%,但在6-BA的浓度为3.0mg/L时有玻璃化现象出现,且随着NAA浓度的增加玻璃化现象更明显。综合以上考虑,最适宜鹿茸草外植体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mg/L+NAA 0.2mg/L,在此培养基中鹿茸草的诱导率高达98%。

表5 不同浓度6-BA和NAA组合对野生鹿茸草外植体诱导率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研究了0.1%升汞、2%次氯酸钠2种消毒剂在不同处理时间对江西野生鹿茸草茎段和种子的消毒效果,从而得到了最适宜江西野生鹿茸草种子的消毒药剂为2%升汞,最适宜的消毒时间为10min,其污染率仅为6%,存活率高达96%,最适宜江西野生鹿茸草茎段的消毒药剂为0.1%升汞,最适宜的消毒时间为7min,其污染率为26%,存活率达35%,但是通过后期观察发现通过茎段诱导的外植体生长状况较差,可能是由于升汞对其毒害的作用最适合茎段诱导的消毒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同时本试验还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对野生鹿茸草外植体诱导率的影响,从而得到最适宜鹿茸草外植体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1mg/L,在此培养基中鹿茸草的诱导率高达98%。

本试验利用江西野生鹿茸草为外植体成功的诱导出其组培瓶苗,为实现江西野生鹿茸草的商业化大规模生产做好了一部分技术储备。

[1]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242.

猜你喜欢

草茎鹿茸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乙炔清净系统改造运行小结
不合格次氯酸钠循环利用工艺
次氯酸钠自动精密加药系统在乡镇水厂中的应用
名贵中药鹿茸的质量控制与鉴定的研究进展
站得更低一些
鹿茸如何食用才好?
我爱这样的清晨
站低一些
鹿茸发生与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