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西江现代水运物流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6-14熊先华

西部交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江水运港口

熊先华

(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0 引言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等复合型服务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西江水运物流面临区域和其它物流方式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机遇和优势,如何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节约社会生产和流通成本,加快西江干支流沿江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和贸易发展,是构建广西西江现代水运物流体系最紧迫的问题,对激发西江的活力,实现江海联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打造西江现代水运物流体系的必要性

1.1 西江优势明显,但沿江产业对物流拉动作用不强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重要干流,西接云贵、贯穿广西、东连粤港澳,其面积350 000 km2,全长2 075 km,流水量占广西总水量的81%,为中国径流量第二大水系、第三大河流。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定位为“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战略支撑带、东西部合作发展示范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但“十二五”时期,广西沿江7市工业化率仅为43.06%,产业处于初级开发状态,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1.2 社会物流总量持续上升,但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广西物流总额2015年达到4万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9.9%。货运量从2011年的13.61亿吨逐年上升到2015年的14.97亿吨,增速高于全国水平;货运周转量从2011年的3 478.23亿吨/km逐年上升到2015年的4 061.82亿吨/km,增长16.77%。广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远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

1.3 水运物流优势明显,但运输比例仍然偏低

内河水运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的特性,广西水运成本仅是铁路的1/6,公路的1/28,航空的1/78;广西铁路运输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公路、水路运输比例不断上升,水运占比12%,相对广东25%的水运占比仍然偏低。

2 西江现代水运物流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水运通道不畅

“十二五”时期,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本实现,但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航道等级总体偏低,通道整体优势得不到放大;阻碍航闸坝成瓶颈,水运物流优势难以发挥;沿江港口建设同质化,市场化发展不明显”等问题(见表1)。

表1 广西“十二五”期间水运基础设施基本情况表

2.2 适水物资增量不足

(1)港口吞吐量总体趋势不乐观。沿线港口仅是对现有资源的再分配,并未增加港口群货源总量。(2)港园、港产、港城联动不明显。沿江产业园区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一体化程度较低;各市产业分布不均,交叉重叠;城市发展与港口依存度不够,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体现。(3)西江水运价格优势减弱。受区内外铁路公路运输价格下降、沿江码头低价竞争、区内运输服务水平不高、港口企业自身建设不完善等影响,造成适水货物分流。

2.3 水运物流优势未充分发挥

(1)通航效率不高。西江主要的枢纽船闸隶属不同行业不同业主,职能交叉、边界不清、多头执法;管理模式不同、调度系统不统一;运行和检修时间不同步;船舶安全检验和出港信息不共享;航道水位不稳定、梯级水位不衔接等问题,影响通航效率。(2)船舶老旧,能耗大,污染重。内河运输货船平均吨位小、船型杂乱、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大多数是个体所有,挂靠航运公司。(3)多式联运衔接不畅。港口规划建设未统筹推进集疏运通道,配套的公铁路建设滞后,“最后一公里”衔接不畅,物流成本高、效率低。(4)水运物流企业综合实力不强。都是采用“港到港”或“站到站”的运输方式,缺乏为企业提供门到门的“一站式”全程物流服务;以个体挂靠、融资租赁为主经营,缺少冷藏、危化品、滚装船运输等附加值较高的经营方式。见图1。

图1 水运物流体系核心资源联动图

3 打造西江现代水运物流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3.1 政策方面

(1)建立健全西江水运建管法律体系。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修订《广西航道管理条例》,完善《广西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规,提高依法治航治闸水平。(2)支持培育港口发展。西江港口内生货源不足,外生货源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建港口的盈利水平,建议政府从开港的当年起,给予一定的财务费用减免支持。(3)推动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限制并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小吨位船型,大力推进大型化、标准化、环保型内河船型,享受优先过闸政策。

3.2 规划方面

(1)做好产业布局规划。规划沿江城市产业布局,突出重点,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带动西江水运物流业发展。(2)港口建设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加大整合小港码头、同质码头,走差异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坚持先有货才有港、才有物流的市场规律,避免过剩建设,占用资源。

3.3 体制方面

(1)统筹管理,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实施梯级船闸联合调度,提高通航效率和服务水平;联合调度西江流域的水库群,提高通航保障率;把西江干线航运功能摆在必须保证的地位,让西江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2)开展区域内主要港口的商务合作。通过组建运营联盟、交叉持股或整体并购等方式,避免港口间恶性竞争,提升港口盈利水平。(3)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和特种运输。协调铁公水多式联运各参与方的关系,加强港口后方物流园区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符合现代水运物流要求的现代化内河港口码头。

3.4 信息化方面

(1)注重顶层设计与标准化工作。政府组建协调机构,调动物流、航道、水文、船闸、海事的优势信息资源,使西江水运物流的信息服务能力最大化。(2)构建水运物流智能化中枢神经。开发西江现代水运物流信息平台,推广北斗船载智能终端、网上预约过闸服务,提供安全、高效的线上与线下交易与支付服务,实现地区、港口、相关操作方之间“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无缝衔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见图2。

图2 广西西江现代水运物流信息平台网络图

4 结语

基于本文研究,必须加快天网(物流信息平台)、地网(物流资产运营平台)、人网(综合物流业务平台、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补足水运物流短板,全面提升三网四平台的发展水平,到“十三五”末,才能基本建成“功能完善、服务优质、价格优惠、畅通高效”的广西西江现代水运物流体系。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广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桂发改规划﹝2016﹞1475号)[Z].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西江水运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桂政发﹝2016﹞63号)[Z].

猜你喜欢

西江水运港口
密闭取心技术在西江24-3油田的应用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西江华彩路
西江苗寨
惠东港口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