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级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6-14陆建平

西部交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公路工程管理人员

陆建平

(桂西公路管理局,广西 南宁 530001)

0 引言

公路工程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其他工程建设提供便利的条件。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公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但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1 公路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导致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强制压缩工期、偷工减料,不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责任心不强,不能主动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未按照管理规定进行组织实施三检行为,从而造成问题的频发。建设单位为使公路工程提前投入使用,对建设过程中的材料、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问题不闻不问。另一方面,公路工程施工监理单位未按照或未完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对施工单位的不合规行为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以上行为均是由施工监督管理不到位而导致(详见表1),所以应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

表1 施工管理单位监督不到位情况统计表

1.2 技术、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及安全管理的管理水平。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往往忽视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项目管理人员技术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责任划分不明,以上种种问题将会造成项目施工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进度严重滞后、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等问题的出现。

公路工程的建筑质量代表着该地区政府、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企业信誉与形象,施工过程中发生任何问题都会给该地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强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

1.3 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我国二级公路的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使用的安全。目前我国部分道路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管理素质较差,对本专业的业务技能不能很好地进行掌握与应用,部分管理人员不重视施工过程的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能力严重缺乏,这样就必将导致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最终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1.4 资源配置不合理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发生,其一般体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在公路工程施工之前对项目的定位不明确,不能准确地对即将投入使用的人工、材料、机械及其他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2)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所用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和使用;(3)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不按照规范、标准施工等现象的发生,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材料的不合理使用。

1.5 成本管理不严谨

道路工程施工企业进行工程施工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获得经济效益,所以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部分施工企业没有采用合理的成本管理控制手段,反而是为了获取项目而进行不法的投标活动,不断压低投标价格,最终以低价中标,这将会导致项目的整体施工预算偏低,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或非法转包的现象,严重影响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1.6 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但能够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部分道路工程施工企业缺乏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教育不到位,最终导致施工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1.7 缺少后期维护

公路工程在建成投入使用后会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不断影响,对其使用性能及安全性能造成一定的损耗,目前我国部分施工企业往往只重视过程中的施工管理,忽略了在道路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保养与维护,导致道路局部损坏程度严重,最终影响道路工程的使用性能。

1.8 施工机械管理机制落后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全面的机械管理机制,对施工机械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机械管理机构的重视程度不足,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没有及时地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更新。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足,执行力较差,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沟通不及时,没有做好相互间的协调管理工作。

2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主要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从外部监督管理方面来讲:(1)国家及地方政府应明确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工作。(2)应加强道路工程批复程序的监督管理力度,建设单位相关的政府的职能部门提出监督检查的申请,之后政府部门需要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检查监督,之后再进行手续的审批。严禁工程的施工单位与政府部门不按照规定操作。对工程的监督管理不仅包括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还有对施工技术、工艺的管理。在施工中如果批复的程序过于复杂,就会导致工程工期的延误,带来很多的麻烦,所以还要将审批程序尽量地简化处理,优化审批程序。(3)应明确第三方的监督管理权利与义务,最大程度地发挥第三方的监督管理作用。

从内部监督管理方面来讲,施工单位应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最大程度发挥各个岗位的监督管理水平。最终通过外部与内部监督管理的协同作用,形成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

2.2 建立完善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应根据企业及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管理机构。在项目实施之前建立完善的项目组织管理体系、项目管理制度以及项目管理的各项相关制度,将项目的管理目标进行合理分解,明确各个业务负责人的管理范围,同时将管理责任及管理目标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当中。项目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向部门主管领导进行工作情况汇报,进而使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健全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质量标准进行合理的规定,明确项目技术、质量管理目标和流程,严格按照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控制。

2.3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及现场管理水平

管理意识和专业素养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和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专业素养,如通过开展各种相关知识的讲座、培训,聘请企业内部及外部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现场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增强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在优化意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整体管理的加强,这样可以做到有效地减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工期问题、成本控制问题。为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应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1)施工单位要提高对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水平。(2)施工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施工工序的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还要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相关的试验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到工程的建设中。(3)要做到对公路施工的所有过程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与管理,在确保上一道工序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4)在公路工程进行施工时,相关的管理人员要与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巡查,以此来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共同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提高工程的质量。

2.4 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项目组织与管理的核心问题。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项目施工的效率与成本,合理的资源计划可以保证项目资源进行有效的使用,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的规模、特点等因素制定符合本项目实际需要的资源配置计划。在项目施工之前应根据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的内容,估算项目施工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施工作业人员的数量、机械设备使用数量以及工程材料投入使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劳动力、施工机械及材料进场计划等,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资源使用日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应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与现场施工技术交底,明确其施工作业范围、作业内容以及作业方法,减少因施工作业人员对项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不明确而造成的返工、窝工现象的发生,同时应根据各个部位的施工工作量、作业面等要求,合理安排作业人数。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材料采购、进场及储存等方面的控制,应根据项目各阶段施工的施工特点,合理制定采购计划,运用科学的方法计算最优采购量,从而保证材料进场在采购与储存费用最小的前提下满足项目的正常使用。在施工机械使用方面,应根据项目现场实际条件及工程量大小,选择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机械,并根据施工机械台班定额产量和单价计算出最优的机械使用方案。

2.5 加强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

在公路工程的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施工成本的管理,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增加对成本管理的力度。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工程的预算方案,积极做好公路工程中各个子工程的成本管理问题。与此同时,工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也要提高成本结算管理的技术水平,以保证工程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人员还要注重公路工程施工中各项费用的支出,严格地控制好工程的人工费用、机械使用费用等多方面的成本管理。

2.6 健全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机制

健全的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公路施工之前应将已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和分解,明确施工各个部位的安全管理责任人,提高项目全体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结合项目的规模、特点及重点难点对项目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同时保证项目所配备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计划,安全检查应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上述措施外,为了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项目还应重视信息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建立项目安全管理数据库,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预演,提前预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将要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

2.7 加强后期维护工作

公路工程使用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对公路的质量及行驶带来各种的隐患与问题,这就要求在公路工程使用的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对公路进行维护与保养,以保证行车的安全与公路的质量,增加公路的使用年限。公路工程管理部门需在公路投入使用后指派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公路进行维护与养护工作,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行驶车辆的行车安全。公路工程的病害种类一般包括裂缝、坑槽、车辙、泛油、沉陷等现象,为保证公路工程的使用与安全性能,通常采用雾封层、封缝、稀浆封层、微表面处理、沥青再生以及薄层罩面等方法进行公路工程的维护工作。其适用范围及处理效果详见表2。

表2 公路工程养护工作措施与效果统计表

2.8 健全机械管理体制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进行公路施工前要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流程进行明确,对公路工程施工的每一个步骤进行熟悉与掌握,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个人的利益相挂钩,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并设专人负责执行,做好机械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研究表明,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与工作人员的利益相挂钩,这样才能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机械进行维护可以最大化地减少机械发生故障的概率,大大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见图1。确保机械的正常使用对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保证机械的有效使用可以节约项目成本也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与效率。

图1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示意图

3 结语

本文总结了我国在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各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公路在施工管理方面的发展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吕存霞.谈公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0,36(36):210-211.

[2]朱晓飞.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20):62.

[3]杨 枫.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筑安全,2012(1):24-26.

[4]余子兵,郑传明.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3(20):152.

[5]李 涛,常 雨,李 毅.公路施工管理的优化措施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19):111.

[6]王 亮.分层式公路施工管理的实践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24):28.

[7]王军超.试论以质量预控为中心的公路施工管理[J].河南科技,2014(18):212-213.

[8]董宪清,王芳荣.如何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公路施工管理质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90.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公路工程管理人员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公路工程CBR试验检测探讨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公路工程投资快速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