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研究

2018-06-14段浩然杨仲兴苏小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泌尿系冲击波B超

段浩然 杨仲兴 苏小凯

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外科,广东深圳 518118

输尿管上段结石作为 临床中常见且多发性疾病,临床症状多为血尿和绞痛,常见并发症为感染和梗阻[1-2],由于病症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一定影响,目前临床中多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多为体外冲击波碎石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方法治疗,两种方法可以互补,一种方法失败,可使用另外一种方法,效果良好[3-4],逐渐成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本研究针对B超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内容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共计417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体外组(n=217)和输尿管镜组(n=200),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输尿管上段结石,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认证签署知情同意书。体外组中,男135例,女82例,年龄22~71岁,平均(45.4±8.6)岁,结石直径0.59~2.62cm,平均(1.81±0.18)cm,输尿管镜组中,男127例,女72例,年龄23~74岁,平均(45.8±8.4)岁,结石直径0.57~2.61cm,平均(1.83±0.16)c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结石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实验研究。

表1 不同组别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x ± s)

表2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1.2 方法

输尿管镜组患者实施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全身麻醉后将斑马导丝置入患者体内,置入输尿管镜并观察结石位置,随后降低灌注泵压力后抽出斑马导丝,去除气压弹道碎石杆,气压调至150~250kPa区间后实施连击碎石,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排除结石并留置双J管。体外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首先,根据初步确定结石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然后在B超引导下对结石进行进一步定位,随后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一般来说,冲击波碎石的电压应维持在10~13kV左右、冲击次数维持在1700~2600次左右即可,如果患者为输尿管结石或膀胱结石时,应确保冲击波碎石的电压维持在11~13kV,冲击次数不变。最后,患者在进行2~3次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完成手术治疗,随后予以患者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并于术后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碎石,确保患者体内结石排除干净。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即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石排净,经影像学检查后未发现结石,有效即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结石大部分排除,经影像学检查后发现结石直径均减小,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恶化,结石未排除,经影像学检查后结石大部分存在[5-6],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观察并记录患者发生血尿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例数[7],并发症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417例患者所产生的实验指标数据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体外组患者在疼痛消失时间、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中均优于输尿管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体外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88%,输尿管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输尿管镜组高于体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组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体外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输尿管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50%,体外组低于输尿管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组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气压弹道碎石原理在于通过空气压缩机中的碎石杆对结石释放压力[8-9],以达到碎石的目的,该种碎石方式的成功率较高,技术要求较好,但手术存在风险且所需费用高,使得患者疼痛消失、肉眼血尿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总体来说结石排除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B超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应用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治疗带来新方向,该种手术方式具有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10-12],且B超引导下碎石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避免盲目手术排石对结石位置的确认存在的误差[13-14]。另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术后可根据患者结石排除实际情况进行多次碎石[15-16],便于结石更好的排除体外,提高治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体外组患者在疼痛消失时间、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中均优于输尿管镜组,可见实施B超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结石排净、下床活动等时间均明显缩短,患者在更快恢复健康的同时,减轻术后疼痛,痛苦较小,且住院时间的缩短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另外,输尿管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体外组,体外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输尿管镜组,可见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方法治疗有效率更高,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种方法起到互补效果,如一种方法失败,可使用另外一种方法治疗,确保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患者体内结石较大时,需进行反复冲击治疗,加之在超声技术的治疗下,患者机体组织在受到摩擦和震动时易出现水肿、腹腔粘连等不适情况,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重视以上病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B超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可互补,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虽并发症较高,但碎石成功率更高,B超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相对简单、并发症少、费用低,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可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予以广泛推广并应用。

[1] 魏青峰,杨慧.B超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9):174.

[2] 雷庆华,高社全,霍韶军,等.体外冲击波碎石与逆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研究 [J].河北医药,2013,35(1):57-59.

[3] 胡岩,秘书方,郭付臣,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小儿泌尿系结石[J].疑难病杂志,2012,11(9):718-719.

[4] 汤虎.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饮食保健,2016,3(24):28.

[5] 张劲航,谭付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浙江医学,2015,37(15):1309-1311.

[6] 韩景智,李永禄,孟辉,等.消石汤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2):1295-1296.

[7] 高勇.三金解毒通淋汤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9):2149-2151.

[8] 杨二江,杨勇.中药排石复方颗粒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8):17-18.

[9] 周立权,黎承杨,杨占斌,等.两种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比较研究[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5,4(2):92-94.

[10] 田小梅.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2):185-186.

[11] 金铎,李大鹏.输尿管支架管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6,23(8):65-66,67.

[12] 陈嗣平,林友岳,蔡邦联,等.药物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1):18-20.

[13] 王爱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护理体会 [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6):124-125.

[14] 曹刚,郑如华,金永有,等.B超监测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6):659-661.

[15] 尤洪科,董功航,尹永华.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观察与并发症处理 [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6,16(5):605-607.

[16] 郭子臣,包建成,王惠泉,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注意事项[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0):123.

猜你喜欢

泌尿系冲击波B超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