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8-06-14谢玉花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入院杂志

谢玉花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茂名 525400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有害气体或颗粒、感染等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有关[1]。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造成极大影响[2]。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已不仅仅重视于疾病疗效及生理层面,更多注重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等层面,护理作为患者就医治疗与疾病康复阶段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将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4]。本研究对89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模式,对其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以及睡眠质量差异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9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43~55岁,平均(49.1±3.4)岁,病程3~16个月,平均(9.51±2.72)个月,观察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45~58岁,平均(49.6±3.3)岁,病程4~18个月,平均(9.96±2.8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5];(2)意识清醒,可配合正常的交流、调查工作;(3)对于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功能障碍者;(2)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者;(3)既往有精神疾病者;(4)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指导,提供生活、饮食、运动等相应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从患者入院开始,通过对话及其家属叙述,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使其保持心态稳定。(2)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自我介绍、相关医护人员及医院环境介绍、入院须知等等,并根据患者的认知程提供疾病针对性健康教育,包括慢支的发病机制、诱因、急性加重诱因、治疗及护理安排等,耐心听取患者的疑惑与意见,并予以积极热心解答。(3)生活习惯干预:强调戒烟、戒酒的重要性,并告知患者避免接触烟雾、花粉和化学气体等对气管有刺激的物质,讲解其危害;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消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及腹式呼吸锻炼,逐渐改善肺部功能。

1.3 观察指标

(1)抑郁情绪: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包括17项内容,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从无、轻、中等、严重,一直到极重,分别计0~4分。患者抑郁程度的具体评分标准如下:≤7分为无抑郁;8~16分为轻度抑郁;17~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于患者入院时、出院当天及出院1个月后进行评估[6]。(2)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估[7],表中由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而其中18个条目组成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3分等级计分,累积各因子成分得分为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3)满意度:采用院内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包括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态度、病房环境及信息沟通效果4个维度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分Likert 5级评分法,5分:非常不满意,5分:非常满意,总分为60分,得分越高,则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情绪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及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入院时HAMD评分比较(x ± 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x ± s,分)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x ± s,分)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观察组睡眠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临床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3。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模式的转变,对疾病的疗效不仅仅体现在生理层面,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护理工作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另一方面也能够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8-9]。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症,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症状可常年存在、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在慢性支气管炎的诊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0-12]。

本研究采用的护理干预模式,日益强调社交、功能、交流、感觉和行为的综合改善,在人院时即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提供全面合理的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急性加重[13]。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当天及出院随访1个月的抑郁情绪评分较入院时有明显降低好转,优于同期对照组,且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在本次护理干预中,以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同时配合生活习惯干预,如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及腹式呼吸锻炼,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同时配合一定的心理干预,有效消除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14-15]。此外,本文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对临床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提升作用,改善护患间关系。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长期康复,使其更好的了解病情,调整心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1] 龚水明,史美丽,周嫦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8-79.

[2] 马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2627-2629.

[3] 宋春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5):433-434.

[4] 叶海波,刘双玉,李仁云,等.系统性护理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睡眠质量以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8):2042-2044.

[5] 马利敏,陈娇娇.“5A”护理干预法对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0):60-62.

[6] 郑佳.综合性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1-3.

[7] 李瑛.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 患者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3):60-63

[8] 严春蕾.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44-46.

[9] 练裕容.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38(2):92-95.

[10] 申智慧.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69-71.

[11] 徐正梅,李保兰,姚莉,等.延续护理对6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15):1967-1968.

[12] 周爱民,刘旭晨.层次理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14-216.

[13] 武艳华,杨艳红.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42-45.

[14] 程红,唐勇,胡斌,等.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37-39.

[15] 叶小梅,刘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对策探讨 [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1):1463-1465.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入院杂志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杂志介绍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