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负压引流在喉癌术后的护理应用

2018-06-14陈羡敏伍少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喉癌负压条目

陈羡敏 伍少梅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肇庆 526020

作为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喉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喉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1],其中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为60%~64%[2]。目前临床采用术式主要分为喉部分切术全喉切除术两类,由于手术治疗极大改变患者咽喉部正常解剖结构,术后炎性肿胀反应较为突出,如不予处理极易形成难以消除的脓肿死腔[3],阻碍切口正常愈合甚至影响喉咽腔通畅度。持续负压引流是目前头颈肿瘤术后最常用的引流方式,与术区皮肤贴合密闭且引流效果极佳[4],但由于患者对装置了解程度不足,引流期间难以适应甚至有所抗拒,对预后生活质量改善造成一定阻碍。本研究将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喉癌患者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干预工作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86例于我院行术后持续负压引流的喉癌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纳入标准:(1)符合喉癌相关诊断标准[5]且具备手术治疗指征者;(2)年龄为45~75岁者;(3)手术顺利且知情同意术后应用持续负压引流者。排除标准:(1)诊断为继发性、复发性喉癌或有远处转移者;(2)诊断出合并喉部淋巴癌、骨癌等非上皮性肿瘤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3)干预期间同时接受放疗或化疗者;(4)有精神疾病史、视听障碍或无法配合干预者;(5)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男37例,女6例;年龄49~73岁,平均(61.2±9.3)岁;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17例,Ⅲ期13例,Ⅳ期5例;分型为声门上型19例,声门型22例,声门下型2例;术式喉部分切除术26例,全喉切除术17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1例,中学及中专23例,大专及本科7例,硕士及以上2例。对照组患者男38例,女5例;年龄48~71岁,平均(60.6±9.0)岁;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19例,Ⅲ期12例,Ⅳ期5例;分型为声门上型18例,声门型24例,声门下型1例;术式喉部分切除术24例,全喉切除术19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中学及中专21例,大专及本科7例,硕士及以上2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QLICP-HN评分结果比较(x ± 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予以持续负压引流后均采取常规喉癌术后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术后保健宣教、生命体征观察、遵医嘱给药等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1)引流装置观察护理[6]:患者完成手术后记录引流管留置根数并以记号笔标注留置时间,日常巡房注意察看其密闭性是否完好,测试负压吸引效果,并调整引流走向通畅,患者下床活动时予以充分协助,时刻令装置低于引流管;(2)强化宣教与心理引导:通过基础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持续负压引流的装置结构特点,及其优势与必要性,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并说明引流的不便是暂时性的,对后期恢复效果的作用却具有长久性,诱导患者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感受,及时予以相应的帮助尽量保障其舒适度;(3)体位与饮食管理[7]:将病床床头略微抬高,保持患者呼吸顺畅并借以重力协助引流,嘱其切勿过度活动头颈部,并避免剧烈呛咳,协助鼻饲流质饮食,食谱以高热量、优质蛋白、维生素丰富食物为主,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4)并发症观察干预:根据既往喉癌术后常见并发症资料,强化口腔清洁护理,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相应征象,除创口皮瓣血运外尤其注意引流色泽与流量,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

1.3 评估标准

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头颈癌(QLICPHN)[8],通过对躯体功能(8条目)、心理功能(9条目)、社会功能(15条目)、共性症状与副反应(7条目)、头颈癌特异模块(7条目)5个维度共46个条目进行评价,正性条目计1~5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总分为23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差。

1.4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3d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LICPHN)、3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3天后,观察组患者QLICP-HN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3d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9±1.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6±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8,P=0.016)。

3 讨论

术后留置引流管已成为多数外科手术必备的预防性操作,既往应用较为广泛的被动引流主要运用人体内部与大气压之间存在的压力差将其导出,但由于引流效率较低,术后局部组织肿胀严重,尤其对于喉癌手术当炎性渗出物较多而无法及时排除是极易引起感染、组织粘连甚至窒息[9],对改善患者预后造成极大阻碍。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改善其预后效果极为关键。

持续负压引流属于主动性引流,可通过负压牵引将液体顺畅吸出,减少创面张力并有助于调控新生组织生长方向[10]。据相关文献报道,虽然持续负压引流优势明显,但务必保持其有效性,护理人员需谨慎检查装置腔道有无裂隙及其衔接位置是否密闭良好,并注意引流压力的相对恒定,维持管道形态以避免压迫或扭曲折叠影响负压效果[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这表明予以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升引流效果,对患者创口恢复有利。有学者认为,有效导出引流液可为并发症预测提供一定依据,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由鲜红转为浅红再变为黄色[12],如引流效果欠佳则可能导致敷料血性渗透或鼻腔渗血,且全喉切除术极易由于止血不彻底或引流不通畅引起并发咽瘘,临床护理需引起重视。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以既往并发症高危因素作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喉癌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患者预后康复有利,究其原因可能与干预过程中,维持引流装置正常工作并对患者风险进行严密观察并予以及时应对处理有关。

多数喉癌患者年龄较大,罹患癌症时已有较高水平心理负担,加之术后留置引流管期间为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降低其自身主观能动性与康复积极性[13]。部分研究指出,喉癌手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声嘶、失声、吞咽障碍、气道分泌物增加等症状[14],其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但相比于术后数天采取持续负压引流措施,术后并发症为患者带来的精神痛苦明显更大,严重者甚至终身受其影响,因而给予患者悉心照护与心理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针对性护理可通过增强患者术后保健意识并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改善引流效果与康复效果,极大减少术后并发症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陈瑶[15]认为,临床应针对患者不同受教育程度及心理素质水平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鼓励其通过正确渠道获取完整且全面的术后康复信息,为远期预后提供良好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行持续负压引流喉癌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引流效率以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对其预后康复有利。

[1] 李言冰,蔡晓军,冯劼妮,等.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进展 [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3,22(5):289-293.

[2] 汤玮晶,陶磊.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4,14(2):124-126.

[3] 陈冬华,杨徐静.负压引流装置在头颈外科引流管应用失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8):1717-1719.

[4] 肖雪霞.头颈部术后负压引流装置的设计[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4):3139.

[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头颈外科组,李晓明.喉癌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8):620-626.

[6] 王令焕,刘大响,徐梅.改良护理模式对头颈肿瘤患者术后引流液观察的相关研究[J].广东医学,2017,38(9):1461-1463.

[7] 王营,皇甫辉,韩瑞.改良式闭式负压引流冲洗治疗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疗效分析及护理[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0(3):223-226.

[8] 龚润萍,刘秀林,洪燕.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9):1464-1466.

[9] 杜仲,黄昕,闫子玉,等. 封闭负压引流术(VSD)应用进展 [J].口腔医学,2016,36(7):670-672.

[10] 李忠,杨治,张堃,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0):2080-2083.

[11] 张华,杏玲芝,陆皓,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标准化制定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0):1029-1032.

[12] 张大明,王友元,梁启祥,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重建后下颌下瘘口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13(5):452-455.

[13] 李云,金莉,马士崟.联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7):973-976.

[14] 曲学华,马肖男,李丽,等.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7):1353-1355.

[15] 陈瑶.人性化护理对喉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19(5):780-782.

猜你喜欢

喉癌负压条目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声音嘶哑久不愈 排查喉癌须牢记
喉癌的早期症状表现及治疗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丹酚酸B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