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护理中无痛病房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8-06-14周瑞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癌痛负性病房

周瑞霞

广东省广宁县人民医院内科,广东广宁 526300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这类患者多伴随有癌因性疼痛,即癌痛,随着肿瘤进展,其癌痛往往会加剧,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临床上主张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痛实施合理护理干预[1-3]。无痛病房护理是一种新型疼痛护理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无痛病房护理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住院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对象选择我院住院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1)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伴有癌因性疼痛,癌痛对其睡眠造成干扰;(2)接受住院治疗;(3)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等患者。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在计算机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组,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资料具体如下:对照组中,男22例(55.00%)、女18例(45.00%),年龄30~ 65岁,平均(48.1±14.5)岁,癌症类型为肺癌15例(37.50%)、肝癌12例(30.00%)、前列腺癌 7例(17.50%)、乳腺癌 6例(15.00%);观察组中,男 21例(52.50%)、女 19例(47.50%),年龄31~ 66岁,平均(48.7±13.4)岁,癌症类型为肺癌14例(35.00%)、肝癌11例(27.50%)、前列腺癌 8例(20.00%)、乳腺癌 7例(17.50%)。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镇痛药物。

观察组实施无痛病房护理,成立无痛病房护理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参加癌痛无痛病房相关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投入至癌痛护理工作中,在小组内讨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具体如下:(1)认知护理:对患者的癌痛认知、疼痛体验进行了解,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癌痛健康教育,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癌痛可通过采取相应手段予以缓解”,鼓励患者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癌痛情况,帮助患者及其家属重建对癌痛的正确认知,并为患者示范如何正确评估癌痛性质、部位、程度,为患者普及镇痛方法,可采取物理镇痛方法、镇痛药物进行止痛;引导患者学会疼痛自我管理,书写“疼痛日记”,对疼痛情况进行自我记录。(2)药物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三级阶梯镇痛药物,根据患者癌痛情况优先选择口服药物,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注意观察镇痛药物给药前后患者情况,记录镇痛药物的镇痛效果,如给药后出现副反应,应立即报告给医生进行处理,配合医生对患者用药作出调整。(3)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处境和感受表示充分理解、关心、支持,耐心聆听患者倾诉,引导其合理宣泄内心负性情绪;在病房内播放舒缓音乐,在音乐下指导患者深呼吸,尽可能放松肌肉,还可通过读书、交谈、按摩等方式来使患者身心放松。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痛缓解效果、疼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其评估方法具体如下:(1)癌痛缓解效果:根据癌痛缓解情况划分为完全缓解(癌痛完全消失)、部分缓解(癌痛明显缓解,对睡眠影响较小)、无缓解(癌痛未见缓解,对睡眠产生干扰)、进展(癌痛加重),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4]。(2)疼痛评分:分别于患者静息、运动时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总分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剧烈[5]。(3)负性情绪评分:于患者护理前、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即焦虑评分、抑郁评分,2个量表总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即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6]。(4)睡眠质量评分:于患者护理前、护理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该量表由匹茨堡大学教授编制,总分0~21分,得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7]。(5)护理满意度:采用数字模拟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调查,由其在数字0~10中任意选择1个数字作为护理满意度分数,数字0~5、6~8、9~10对应不满意、比较满意、特别满意,比较满意率+特别满意率=护理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癌痛缓解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癌痛客观缓解率为90.00%,对照组为72.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静息疼痛评分、运动疼痛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的静息疼痛评分、运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癌痛缓解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x ± s,分)

表3 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x ± s,分)

2.4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恶性肿瘤又被称为“癌症”,是一类病变呈侵袭性发展的恶性病变,其生物学特征以细胞分化增殖异常、细胞生长失控、浸润性生长等为主,肿瘤较多,在全身各个部位均可能发生,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且当前恶性肿瘤确诊时往往发展至中晚期阶段,在该阶段患者多伴随有难以忍受的疼痛,即癌痛,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等多个方面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严重下降[8-10],因此,临床上应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痛进行积极干预。

表4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x ± s,分)

表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以往,临床针对癌痛多采取简单的药物镇痛干预,这类镇痛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癌痛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癌痛无法有效缓解,甚至出现加重情况。近年来,随着传统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临床护理方面针对癌痛提出了“无痛病房护理”概念,该护理模式适用于疼痛护理中,是在传统疼痛护理模式上优化形成的新型护理模式,不仅重视药物镇痛干预,还主张从精神、心理等多个层面对患者进行干预[11-13]。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无痛病房护理,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后发现,观察组的癌痛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该组患者护理后的静息疼痛评分、运动疼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无痛病房护理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减轻疼痛对其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干扰,从而使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这主要是因为无痛病房护理中,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可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同时,对患者实施认知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使患者对癌痛的认知得到提高,使其充分认识到“癌痛并非不可缓解”,有利于提高患者对镇痛干预的配合度,保证镇痛干预措施落实到位[14-15]。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开展无痛病房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癌痛,有利于减轻癌痛对患者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干扰,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1] 袁青,黄蓉,赵龙桃.无痛病房的开展现状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114-1116.

[2] 王伟娜,荚卫东,宋瑰琦,等.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肝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7):3256-3259,3260.

[3] 张迎春.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骨科无痛病房建设中的运用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20):180-181.

[4] 唐红兰,臧德华,张梅,等.癌痛示范病房工作模式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J].护理研究,2013,27(9):846-847.

[5] 曹丽花.日间无痛病房护理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2):130-131.

[6] 杨萌,崔鸣欧.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肺癌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0):61-62.

[7] 赵贝贝,娄小平,康晶晶,等.住院癌症患者疼痛管理结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1(6):770-774.

[8] 陈春贤,梁志翔,林贵南,等.综合医院创建无痛病房对癌痛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1):131-133.

[9] 仇蓉,周娟,张林玉,等.疼痛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作用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1):994-996.

[10] 陆美华,黄敏清,麦惠诚,等.无痛病房规范化管理对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70-72.

[11] 梁梅兴,陈素红,陈春霞,等.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5):5288-5289.

[12] 许秀丽,黄燕琪.基于无痛病房模式的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7,24(1):65-67.

[13] 乔惠,梁卫江,莫晓琼,等.肿瘤日间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J].护理学报,2012,17(22):10-12.

[14] 华美锦.综合护理干预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156-157.

[15] 王芳,刘旭东,肖卫国.个性化护理对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6):1023-1026.

猜你喜欢

癌痛负性病房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换病房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病房
救心丸加三七粉可缓癌痛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