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肝素预防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2018-06-14徐海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紫癜肾炎小剂量

徐海玲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三区,广东揭阳 522000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1]。常引起多系统脏器的损伤,尤其是肾脏的损伤最为常见且严重,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相关研究报道也显示[2-3],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肾脏受损高达20%~60%,紫癜性肾炎的受累程度及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抗紫癜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研究显示肝素可抑制肾小球系膜及内皮细胞的增生,抗炎活性佳,而其在紫癜性肾炎的预防价值研究报道则较少。本研究观察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小剂量肝素预防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试验组男13例,女8例;年龄3~11岁,平均(5.7±0.7)岁;病程2.3~32个月,平均(12.4±2.5)个月;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3~10岁,平均(5.6±0.6)岁;病程2.0~34个月,平均(12.6±2.4)个月;入组标准:(1)均符合《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2013)中HSP的诊断标准[4];(2)无急慢性肾炎疾病者;(3)无心肝肺脏器功能障碍者;(4)无全身出血倾向者;(5)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合并全身出血倾向者;(2)心、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4)临床资料不完整或失访者;(5)合并其他原发或继发性肾病患儿。两组患儿均有典型可触性紫癜样皮疹,其中伴有腹部症状者治疗组14例,对照组13例;伴有关节痛者治疗组18例,对照组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葡萄糖酸钙(吉林菲诺制药有限公司,H22021006)、西咪替丁(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43021799)等常规抗紫癜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小剂量肝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13020971)5~ 10U/(kg·d)(溶于 5%葡萄糖100~2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7d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出血功能等,对治疗后患儿随访1~6个月后观察有无紫癜性肾炎[5-6]。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紫癜性肾炎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其血液流变学及IL-6及TNF-α水平情况;疗效标准[7]:(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生化检查恢复正常;(2)显效:主要症状消失,生化指标检查缓解;(3)有效:主要症状部分消失,生化指标检查无显著变化;(4)无效: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检查无变化或加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IL-6水平;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61.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紫癜性肾炎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33.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紫癜性肾炎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降低,也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x ± s)

2.4 两组患者的IL-6、TNF-α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IL-6、TNF-α水平降低,也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发生的血管炎,主要以小血管为病理改变的全身综合征,发病率高,有易复发的特点。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涉及感染、免疫紊乱、遗传等因素。其发生机制以IgA介导的体液免疫异常为主,其中凝血与纤溶机制紊乱在过敏性紫癜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过敏性紫癜的患儿血液黏度增加,使免疫复合物易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沉积,增加肾损伤的机会。此外,肾损伤还有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参与,血清IL-6、IL-8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炎症活动性。紫癜性肾炎是小儿过敏性紫癜较为常见的脏器并发症之一,是肾小球继发性损害的一种免疫性疾病[8]。早期患者可仅表现为轻微的血尿、蛋白尿,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功能衰竭等,因此,早期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预防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常规抗紫癜治疗预防紫癜性肾炎效果往往不佳,多个研究结果提示[9-10],小剂量肝素可减少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炎性损伤,延缓肾小球硬化等。而目前小剂量肝素在预防小儿紫癜性肾炎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表4 两组患者的IL-6、TNF-α比较(x ± s)

本研究探讨小剂量肝素预防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其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61.9%(P<0.05);试验组患者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33.3%(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降低,也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IL-6、TNF-α水平降低,也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因此,小剂量肝素预防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效果佳,可降低相关血液流变学及炎症介质。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相一致[11]。相关研究提示[12],过敏性紫癜患儿较健康体检者具有较高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比容,血液流变学不佳,黏度增加易增加肾脏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增加肾脏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本研究发现采用小剂量肝素可降低紫癜性肾炎的发生,这可能与肝素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体内高凝状态有关。相关研究也证实[13],小剂量肝素对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无明显影响,无血小板活化引起的二次肾脏损伤,也不会引起继发性出血。本研究也发现可通过小剂量肝素降低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的IL-6、TNF-α水平,减少机体、肾脏炎性状态及继发损伤,肝素是一种酸性、负电荷的多糖类物质,其可增加患者肾小球负电荷屏障,减少蛋白尿,同时其还可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可延迟或推迟变态反应[2]。同时也发现肝素减少紫癜性肾炎发生的机制之一是补充阴电荷,增加肾小球电荷屏障[14]。

综上所述,小剂量肝素预防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效果佳,可降低相关血液流变学及炎症介质,值得临床推广。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73-774.

[2] 卢晓芳,冯尚克.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及对肾的保护作用[J].广西医学,2013,35(9):1235-1236.

[3] 汤淑斌,邱燕玲,许东亮,等.86例儿童紫癜性肾炎防治措施及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4):345-347.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3,7(51):504.

[5] 谢晓书,苑书华.补脾益气凉血方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4):414-415.

[6] 耿明.小剂量肝素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J].山东医药,2015,55(2):68-69.

[7] 汤淑斌,邱燕玲,刘敏宁,等.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小儿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18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3):246-248.

[8] 庄汉城.低分子肝素钙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6):140-141.

[9] 宋蒙.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防治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甘肃医药,2012,31(9):646-650.

[10] 丘婧.养阴清瘀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3):2589-2591.

[11] 刘树生,张丽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404-4405.

[12] 蒋丽军,刘志峰,张龙峰.肝素对紫癜性肾炎预防作用的 Meta分析 [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12):7-10.

[13] 陈晶晶,赵巧萍.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6):32-35.

[14] 耿明.小剂量肝素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J].山东医药,2015,55(2):68-69.

猜你喜欢

紫癜肾炎小剂量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