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的相关性分析

2018-06-14朱亚容彭国梁罗君玲谢丽娟梁德坚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抗菌耐药抗生素

朱亚容 彭国梁 罗君玲 谢丽娟 梁德坚 蒋 勇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英德 513000

ICU收治的都是病情严重、需要接受多种治疗、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在多种治疗中,患者机体耐药性逐渐增强,因而大部分ICU患者都容易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而容易导致机体多个系统以及器官衰竭,同时会提高ICU患者的病死率[1-2]。据报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具有紧密联系。为探究两者的相关性,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ICU患者730例及普通科室(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5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ICU患者730例及普通科室(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5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培养分离菌株(已剔除重复菌株)。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全部入选病例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治疗、抗生素使用染等。ICU患者730例中,男390例,女340例;年龄20~91岁,均值(46.7±3.8)岁;普通科室5000中,男2890例,女2110例;年龄20~93岁,均值(47.6±4.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仪器与试剂

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及配套鉴定、药敏试剂卡 (生物贝克曼公司),血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均购自生物江门凯林公司[3]。

1.3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阴沟肠杆菌 ATCC700323[4]。

1.4 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要求留取标本及接种处理。35℃培养18~24h挑取无污染且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105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计数>104CFU/mL的细菌用VITEK 2-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对药敏结果采用CLSI M100S 2016th标准进行判断。

1.5 优化抗生素管理方法

(1)根据医院具体情况,以《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为指导,制定完善的抗生素药物管理制度,根据各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抗生素药物使用规范,严格控制药物使用比例[5]。(2)建立完善的用药档案记录,对患者用药过程进行详细记录,评估患者的用药效果,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障用药安全,增强抗生素药物的应用效果。定期抽查患者病历和处方,收集整理抗生素药物使用信息,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从而对抗生素药物使用进行干预限制[6-7]。(3)组织医师对患者病情和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抗生素药物使用方案,药师应详细给患者介绍抗生素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等,定期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叮嘱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耐心解答患者疑虑,以免患者胡乱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抗生素药物使用效果[8]。(4)定期开展感染防控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编制ICU《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ICU医务人员进行认真学习,贯彻执行。(5)做好隔离管理,对全部患者进行标准隔离预防,患者使用的物品包括吸痰管以及吸引瓶严格保证专人、专用、专清洁,尽量选择密闭式吸痰管及一次性物品,避免导致其他未感染的患者出现感染。对于一些无法一人一用的医疗物品,每例患者用完后要进行标准的消毒杀菌清洁。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时选择一次性吸氧装置,能有效减少污染,防止在消毒、清洗、储存吸氧用品过程中导致交叉感染。对于出现感染的患者的医疗操作要放在未感染患者之后进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9-10]。(6)保证操作的绝对无菌,严格依据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操作。在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有创操作时,严格碘伏消毒,铺无菌巾,通过其强效杀菌作用减少感染发生可能[11]。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展开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一元线回归,r>0,则视为两个指标存在正相关;r<0,则视为两个指标存在负相关;P<0.05表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MDROS例数

ICU进行抗生素优化管理,普通科室未进行抗生素优化管理,ICU中MDROS例数为24例;普通科室未进行抗生素优化管理,多重耐药菌数量(MDROS)为140例,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 ICU患者MDROS菌株情况

共检出病原菌24株,前五位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详见表1。

表1 ICU患者MDROS情况

2.3 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MDROS的关系

经过相关性分析,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MDROS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r=0.462)。

3 讨论

多重耐药菌在临床上的出现率不断增加,严重降低了临床感染治疗的效果,是各医院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难点。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高,免疫力差,加上需要接受多种侵入性操作、治疗,所以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可能性非常高[12]。研究显示,机械通气、长时间住院、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侵入性医疗操作、严重基础疾病、留置医疗设备都是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重症监护室患者一般存在上述中多种因素,所以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人群[13-14]。本次研究中,ICU中MDROS例数为24例,ESBLS 1例;普通科室未进行抗生素优化管理,多重耐药菌数量(MDROS)为140例,ESBLS 70例,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抗生素优化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在抗菌药物中,需对抗菌药物严格依据医嘱使用,抗菌药物首次使用前严格药敏试验,把握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最大程度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重视做好多种ICU并发症的预防,比如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的预防管理工作。定期做好重症监护室中空气、物体表面的细菌监测工作,评价消毒杀菌工作是否有效、到位,最大程度降低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感染[15]。大量研究都认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扩散、流行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做好消毒隔离的严格控制,根据重症监护室的工作特点进行有效防控策略的制订,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能够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得到控制,最大程度减少负面影响[16]。共检出病原菌24株,前五位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原因在于,曼不动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各个范围内广泛分布,并且极易在患者泌尿生殖、呼吸道、黏膜以及皮肤等部位定植。鲍曼不动杆菌列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超级细菌”经过相关性分析,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MDROS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r=0.462。这提示,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MDROS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预防多重耐药感染。

综上所述,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MDROS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给予ICU优化抗生素管理后,ESBLS明显减少。因此,需要对抗菌药物进行有关管理及合理应用。

[1] 祁羽鹏, 鲁卫华, 姜小敢,等. 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6):1228-1231.

[2] 童伟, 史莉, 董明驹. ICU患者感染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2):300-302.

[3] 赵艳春, 胡必杰, 吴安华,等. 全国多中心ICU抗菌药物使用与多药耐药菌监测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21):4867-4869.

[4] 王娇, 陈梦燕, 黄静.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ICU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5(7):1467-1469.

[5] 赵梅, 陈如寿, 黄丽菊,等. ICU患者感染多药耐药菌分布与耐药谱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7):1495-1497.

[6] 杨勇, 杜云霞, 刘琳娟,等 . 肿瘤医院 ICU 患者多药耐药菌定植的监测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6(24):5584-5586.

[7] 赵怡鸿, 曲海, 王蕊,等 . ICU 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及多药耐药菌流行趋势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8(19):4441-4443.

[8] 李春辉, 吴安华, 艾宇航,等. ICU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定植影响因素[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0):2302-2304.

[9] 王天元. 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促进合理用药[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8):128-129.

[10] 崔桂梅, 祝哲敏, 薛永朝,等 . 综合性 ICU 院内感染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前后多重耐药菌变化情况 [J]. 医学综述, 2014, 20(10):1908-1909.

[11] 朱莉, 金旎. ICU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种类、耐药性以及预防措施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10):1622-1624.

[12] 孙迎娟, 王洪梅, 刘淑红,等 . ICU 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监测与控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8(20):4691-4693.

[13] 刘洋, 何平, 杨明妍,等 . 2013年某医院全年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5,8(1):192 -194.

[14] 王琴, 罗甫花, 王朝燕. 邵阳市某医院2011年ICU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3, 26(1):87-90.

[15] 谭丽丽. 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4(9):74-76.

[16] 俞连琴, 舒玲玉. 医院多药耐药菌检出情况及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24):5537-5538.

猜你喜欢

抗菌耐药抗生素
什么是抗菌药物?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抗生素的故事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