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2016年大连地区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原学分析

2018-06-14王屹景淑军王大利郑琦杨光刘晓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病原学口病

王屹, 景淑军, 王大利, 郑琦, 杨光, 刘晓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儿童的急性传染病,少数可合并神经(病毒性脑干脑炎)、呼吸(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心力衰竭)等系统重症并发症,从而导致后遗症和死亡[1-2]。现有资料显示,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病原学流行不同;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病原学流行也有动态变化[3-7],其变化与临床特点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掌握本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情况,对预防与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本院2014~2016年6~9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2016年每年6~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感染疾病科收治住院且留取粪便标本的手足口病患儿1 16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7例,女478例;年龄3个月至12岁,其中0~12个月166例(14.25%)、>12~36个月611例(52.45%)、>36~72个月348例(29.87%)、>72个月40例(3.43%);合并病毒性脑炎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0~36个月26例,>36个月4例),合并病毒性心肌炎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均<36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1]。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0~12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既往有精神、运动发育异常者;(2)先天性心脏病或者肺发育不良者;(3)慢性基础疾病:比如肾病综合征、免疫系统疾病等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

1.5 研究方法

1.5.1 标本采集 留取患儿粪便标本20 g,置于无菌便盒,-20 ℃冰箱冷冻保存,次日送检本院中心实验室。

1.5.2 标本处理 取粪便标本0.6 g,加入DEPC水660 μL,震荡摇匀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磁珠柱法提取标本核酸(试剂为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核酸提取试剂),随后利用罗氏Cobas z480全自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标本特异性RNA核酸片段[试剂为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16型(CA16)、肠道病毒通用型(EV)核酸测定试剂盒]。

1.6 肠道病毒结果判定标准 见表1。

表1 肠道病毒结果判定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年度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各年度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n(%)]

表2结果表明,1165例粪便标本,肠道病毒检测阴性91例(7.81%),阳性1 074例(92.19%)。EV71各年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5年阳性率低于2014年和201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9,17.079,P<0.017),2014年和2016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CA16各年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6年阳性率高于2014年和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39,28.615,P<0.017),2014年和2015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其他肠道病毒各年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5年阳性率高于2014年和201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5,65.131,P<0.017),2014年阳性率高于201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7,P<0.017)。

2.2 各年度合并病毒性脑炎病原学检测结果的比较 合并病毒性脑炎30例,肠道病毒检测阴性3例,阳性27例。2014年阳性12例,其中EV71 7例、CA16 1例、其他肠道病毒4例;2015年阳性3例,其中EV71 1例、其他肠道病毒2例;2016年阳性12例,其中EV71 5例、CA16 1例、其他肠道病毒6例。

2.3 各年度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 合并病毒性心肌炎12例,肠道病毒检测均为阳性。2014年阳性2例,其中CA16 1例、其他肠道病毒1例;2015年阳性3例,其中CA16 1例、其他肠道病毒2例;2016年阳性7例,均为其他肠道病毒。

3 讨论

19世纪50年代手足口病于新西兰首次报道。1958年加拿大Robinson发现CA16是早期流行的主要病原,其临床症状较轻。1969年在加利福尼亚首次分离EV71,因可合并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等严重并发症,其爆发和流行越来越受到关注[2]。2008年5月2日我国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8]。至此,许多研究显示其病原以CA16、EV71感染为主[3-4.9-10]。然而近年国内多项研究显示,其他型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正在逐年增多[11-15]。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生,从2008年开始大连地区开展疫情监测,结果显示本地区发病高峰在每年6~8月,9月开始呈下降趋势[9]。因此本研究分析每年此期病原学构成可反映本地区病原流行情况。本研究显示男性患儿多于女性,与大连地区既往报道一致[9],2~6岁是高发年龄组,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11,15]。因此,加强2~6岁儿童,尤其男性儿童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罹患本病。

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既往本地区流行病原主要以CA16和EV71为主[6,9],本研究显示其病原学发生明显变化,各年度均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与国内现有资料一致[11-15],尤以2015年最高,2016年较前两年有所下降。考虑因2015年其他型肠道病毒爆发后,人群对其有一定免疫,其2016年感染率相对下降;此外2016年CA16较前两年有明显上升,也导致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率相对减少。据此推测2017年本地区可能仍以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同时EV71感染可能会有上升,因2016年CA16感染比例较前两年有明显上升,2017年可能会相对下降,导致EV71感染比例可能上升。

本研究显示,3岁内患儿易合并病毒性脑炎或病毒性心肌炎,由于本地区目前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高发,其所致病毒性脑炎病例有明显增加,这与本院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16]。同时还提示其他型肠道病毒可能更易合并病毒性心肌炎。以上两组病例数相对较少,其他肠道病毒所致重症病例是否与EV71或CA16感染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手足口病病原可发生明显变化。目前大连地区其他型肠道病毒已成高发态势,本院已着手开展其分离鉴定工作。加强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病原学监测,对指导个体临床救治以及群体防控均有重要意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24):1473-1475.

[2] 邱宝强,颜云盈.手足口病病原学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6,38(5):698-700.

[3] 李洪杰,庞琳,王琦,等.2010年度北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病原学分布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6(1):10-14.

[4] 林先耀,赵仕勇,潘红英.2012年杭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5):606-608.

[5] 芦红萍,孟一星,庞琳,等.2013至2014年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原学检测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6):5-8.

[6] 高艳慧,刘艳,孙頔.2010~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28479例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2):217-219.

[7] 张立丰,张书婉,白春玉,等.沈阳市2011~2014年儿童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6):975-976.

[8] 卫生部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J].首都公共卫生,2008,2(4):145.

[9] 范雪松,于蕾,潘立阳,等.大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主要病原学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2):206-208.

[10]常昭瑞,张静,孙军玲,等.中国2008~2009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7):676-680.

[11]孙炳欣,许爽,崔薇,等.长春市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5):762-764.

[12]谢群,刘爱平,谭徽,等.2013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柯萨奇A6和A10基因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4):2370-2373.

[13]金文军,赵炳岩,蔡旭,等.2013年北京市昌平区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及临床特征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18):2601-2602.

[14]邓慧玲,张玉凤.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重症手足口病新认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10):736-743.

[15]杨兴林,梁跃东,洪章萍,等.2012年贵阳地区住院患儿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14):1946-1948.

[16]刘艳,刘英华,彭安民,等.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重症患儿80例病原学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5):442-443.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病原学口病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肠道病毒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的分子流行病学意义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