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高温耐盐钙五元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

2018-06-13王岩孙金声黄贤斌刘敬平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8年2期
关键词:共聚物基团反应时间

王岩, 孙金声, 黄贤斌, 刘敬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需求的逐步增加及浅部油气资源的日趋枯竭,勘探目标逐渐向高温高矿化度深部复杂地层快速拓展。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钻井液的滤失、流变性能调控变得更加困难。降滤失剂作为控制钻井液滤失量和流变性的关键主处理剂,其抗温抗盐性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1-2]。近年来,聚合物类降滤失剂由于单体类别丰富,可调性强,在抗高温、抗盐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正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3-5]。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主要聚合单体,合成的三元或四元共聚物[6-8]。但由于三元或四元共聚物分子链中引入的抗温耐盐基团种类不足,导致现有降滤失剂难以同时满足抗高温、抗盐钙要求[9-11]。 因此,针对深井开采过程中面临的高温、高盐问题,以AM、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烯丙基磺酸钠(SAS)为单体,通过自由基水溶液共聚,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抗高温耐盐钙五元共聚物降滤失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烯丙基磺酸钠(SAS),以上试剂均为化学纯。引发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氢氧化钠为分析纯。抗高温降滤失剂Driscal。

主要仪器:IRTRacer-100型红外光谱仪、HTG—1型热重分析仪、SD中压滤失仪、ZNN-D6旋转黏度计、GGS42-2 型高温高压失水仪。

1.2 降滤失剂的合成

称取AMPS并溶于自来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AM、DMAM、SAS、DMDAAC,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并用NaOH调节溶液pH值。升温至设定温度,加入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一段时间,得黏稠状液体产物。将所得产物用丙酮反复提纯,于103 ℃下烘干粉碎,即得粉末状降滤失剂。

2 合成条件优化

共聚物降滤失剂的性能与其合成条件密切相关[12]。影响共聚物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单体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引发剂用量、单体总浓度。以加入1%合成产品的基浆经180 ℃老化16 h后滤失量为评价标准,使用SD中压滤失仪,固定反应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5 h,pH值为7,引发剂用量为0.4%,单体总浓度为25%,单体质量比为AM∶AMPS∶DMDAAC∶DMAM∶SAS=4∶2∶1∶2∶1。固定其它反应条件不变,改变单因素,通过对实验条件优选,确定五元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

2.1 单体质量比

由表1可知,当单体质量比AM∶AMPS∶DMD AAC∶DMAM∶SAS=4∶2∶1∶2∶1时,经180 ℃老化16 h后基浆的滤失量最小,为14.8 mL,因此优选的最佳单体质量比为AM∶AMPS∶DMDAAC∶DMAM∶SAS=4∶2∶1∶2∶1。

表1 单体配比对产品降滤失性能的影响(180 ℃、16 h)

2.2 反应温度

由图1可知,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加入1%合成产品的基浆经180 ℃老化16 h后滤失量先减小后增大,当反应温度为50 ℃时,滤失量最小,为10.4 mL。原因是当聚合温度较低时,聚合反应引发较慢,导致单体不聚或低聚;当聚合温度过高时,自由基活性较强,聚合反应过快,导致聚合物相对分子量较小,使得降滤失效果不佳。因此,优选的最佳反应温度为50 ℃。

图1 反应温度对合成产品降滤失性能的影响(180 ℃、16 h)

2.3 反应时间

由图2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加入1%合成产品的基浆经180 ℃老化16 h后滤失量先减小后增大,当反应时间为5.5 h时,滤失量最小,为9.6 mL。这是由于单体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反应时间为5.5 h时,单体已反应完全,随着反应时间继续增加,体系中发生链转移等副反应,影响降滤失效果,因此优选的最佳反应时间为5.5 h。

图2 反应时间对合成产品降滤失性能的影响(180 ℃、16 h)

2.4 pH值

调节pH值为5、6、7、8、9,测定加入1%合成产品的基浆经180 ℃老化16 h后,滤失量分别为21.4、18.6、9.6、11.6和14.4 mL。可知,随着pH值的增加,加入1%合成产品的基浆经180 ℃老化16 h后滤失量先减小后增大,当pH值为7时,滤失量最小。这是由于当pH值较小时,体系中H+较多,不利于引发剂的分解,使反应不完全;当pH值较大时,体系呈碱性,引发剂分解速率过快,导致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较低,护胶能力不足,因此优选的最佳pH值为7。

2.5 引发剂用量

引发剂用量对合成产品降滤失性能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引发剂用量对合成产品降滤失性能的影响(180 ℃、16 h)

由图3可知,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加入1%合成产品的基浆经180 ℃老化后滤失量先减小后增大,当引发剂用量为0.3%时,滤失量最小,为8 mL。这是由于当引发剂较少时,导致引发效率低下,使合成产物的分子量过大,降滤失效果较差,且单体利用率较低。当引发剂过多时,共聚物聚合度较小,平均分子量过低,因此优选的最佳引发剂用量为0.3%。

2.6 单体总浓度

调节单体总浓度为10%、15%、20%、25%、30%,测定加入1%合成产品的基浆经180 ℃老化后滤失量分别为22.4、18.4、13.2、8.0和19.6 mL。可知,随着单体总浓度的增加,加入1%合成产品的基浆经180 ℃老化后滤失量先减小后增大,当单体总浓度为25%时,滤失量最小,为8 mL。这是由于单体浓度较低时,可聚合分子较少,反应速率较慢,合成的产物相较少,降滤失能力不强;单体浓度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聚合度降低,因此优选的最佳单体总浓度为25%。

综上分析,优选出抗高温、抗盐钙降滤失剂最佳反应条件:单体质量比为AM∶AMPS∶DMDAAC∶DMAM∶SAS=4∶2∶1∶2∶1;反应温度为50 ℃;反应时间为5.5 h;pH值为7.0;引发剂用量为0.3%;单体总浓度为25%。

3 共聚物表征

3.1 红外光谱分析

利用IRTRacer-100型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其合成产品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见图4。

图4 合成的五元共聚物降滤失剂红外光谱图

由图4可以看出,3 442 cm-1处为共聚物中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 929 cm-1处为主链中—CH2—的伸缩振动峰;1 632 cm-1处为DMAA与AM中C=O的振动吸收峰;1 498 cm-1为DMAA与DMDAAC结构中N—H的振动吸收峰;1 445 cm-1为DMDAAC与AM中C—N的振动吸收峰;1 220 cm-1处和1 038 cm-1处为AMPS和SAS中—SO3-的振动吸收峰;792 cm-1处为DMDAAC季铵基团中N—Cl的吸收特征峰。623 cm-1处为AMPS中C—S的吸收峰。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品上带有单体所特有的目标官能团,且都进行了充分反应。

3.2 热稳定性分析

利用HTG—1型热重同步分析仪对合成产品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五元共聚降滤失剂在136 ℃之前发生少量的失重,主要是由样品中少量的水分子挥发所引起的;在136 ℃到267 ℃之间,分子试样中酰胺基团、磺酸基团等强亲水性基团吸收的结合水开始受热挥发[12];267 ℃到336 ℃,热重曲线陡然下降,此过程是由于分子结构中酰胺基团开始分解挥发[12];336 ℃到473 ℃,此阶段共聚物分子内的磺酸基团开始快速分解,同时共聚物分子的主链和侧链也开始发生断裂[13]。由此表明聚合产物的热稳定性较好。一方面聚合物的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其具有较强的水化能力,使共聚物分子吸附在黏土表面形成致密的水化膜,从而使得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另一方面,AMPS含有的侧基—CH2SO3Na和DMDAAC链中的五元环状结构增强聚合物主链的刚性,进一步提高合成产物的热稳定性。

图5 合成的五元共聚物降滤失剂热重分析图

4 降滤失剂的性能测试

4.1 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向淡水基浆中加入不同质量的聚合产物,测定180 ℃老化后滤失量,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随着合成降滤失剂加量的增大,基浆的黏度逐渐增大,滤失量逐渐减小;当加量为2.0%时,基浆老化后的表观黏度为24 mPa·s,API滤失量为6.4 mL,高温高压滤失量为25 mL;继续增大降滤失剂加量,滤失量变化不大。

表2 合成降滤失剂加量对钻井液滤失性能的影响

4.2 抗温性能

向淡水基浆中加入2%的聚合产物,在不同温度下老化16 h,测定其滤失量,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老化温度对合成产品降滤失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基浆的黏度逐渐下降,滤失量逐渐升高。但即使经过180 ℃老化后,基浆仍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且老化后滤失量为6.4 mL,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当老化温度为190 ℃时,API滤失量明显增加,表明合成产物抗温达180 ℃。聚合产物分子链中含有酰胺基团和磺酸基团等亲水性基团,可以吸附在黏土表面形成致密的膜结构,而季胺基团与黏土颗粒的静电作用较强,使得聚合物高温下不易脱附,且能阻止黏土高温去水化,因此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4.3 抗盐抗钙性能

向淡水基浆中加入2%的合成降滤失剂,养护24 h后加入不同质量的NaCl或CaCl2,测定180 ℃老化后流变、滤失性能,实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含2%聚合产物基浆的黏度随NaCl含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这主要是因为NaCl的存在使共聚物与黏土颗粒的高温聚结作用更加明显,即使NaCl含量达到饱和,钻井液在180 ℃高温老化后API中压滤失量仅为15.6 mL;含CaCl2的钻井液经高温老化后,仍表现出较好的流变性、降滤失性能,CaCl2含量为1.25%时,经180 ℃高温老化后钻井液的API中压滤失量仅为7.2 mL。

表4 不同盐加量对加有2%合成降滤失剂基浆性能的影响

合成滤失剂分子链中含有—CH2SO3Na和五元环状结构,使分子链刚性较强,不易受盐钙侵入影响而脱附[14-15];侧链中大量的磺酸基团耐盐钙性能优越,高温下不易于主链断裂,且可以与羟基等亲水基团形成稳定的共轭体系,阻止盐钙离子侵入,从而提高整体抗盐钙能力。

4.4 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对比

将合成产品与国外同类性能优异处理剂Driscal进行对比,分别测定其在淡水基浆(400 mL自来水+0.3%无水碳酸钠+4%膨润土)、饱和盐水基浆1#(1#+35%氯化钠)、1.25%氯化钙基浆(1#+1.25%氯化钙)和复合盐水基浆(1#+4%氯化钠+0.5%氯化钙)180 ℃老化16 h后的滤失量,结果见图6。从图6可以看出,与基浆相比,加入不同降滤失剂的基浆老化后的滤失量均明显下降。在4种基浆中,加有五元共聚物的钻井液滤失量均为加有Driscal的二分之一左右,表明五元共聚降滤失剂具有较好的耐盐钙降滤失性能。

图6 不同降滤失剂在不同基浆中的降滤失效果对比

5 结论

1.选用AM、AMPS、DMDAAC、DMAM、SAS为聚合单体,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成了一种抗高温耐盐钙五元共聚物降滤失剂。通过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比AM∶AMPS∶DMDAAC∶DMAM∶SAS=4∶2∶1∶2∶1;反应温度为50 ℃;反应时间为5.5 h;pH值为7.0;引发剂用量为0.3%;单体总浓度为25%。

2.合成的五元共聚物抗温达180 ℃,抗盐至饱和,抗钙达1.25%;聚合物加量为2%时,饱和盐水基浆经180 ℃老化16 h后的滤失量为15.6 mL,含1.25%CaCl2基浆老化后滤失量为7.2 mL。

3.与国外同类处理剂Driscal对比,五元共聚降滤失剂具有更好的抗高温耐盐钙性能:在淡水、饱和盐水、含1.25% CaCl2及复合盐水的基浆中,降滤失剂加量为2%时,高温老化后滤失量均为Driscal的二分之一左右。

猜你喜欢

共聚物基团反应时间
什么是共聚物?应用于冷却水处理中的共聚物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共聚物?应用于冷却水处理中的共聚物有什么特点?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基于基团视角下对有机物性质的再思考
R基团筛选技术用于HDACIs的分子设计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不同β晶型成核剂对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的改性
EPDM接枝共聚物对MXD6/PA6/EPDM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除有机物除磷系统中好氧反应时间参数优化
内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真丝织物抗皱剂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