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在方剂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8-06-12郑冰元李芳潇朱明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方剂学医案方剂

乔 铁 马 进 梁 可 郑冰元 李芳潇 朱明丹

(1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学科,辽宁 沈阳 110032;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一科,辽宁 沈阳 110034)

建国后,中医方剂学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结构完善、独立的学科门类,成为基础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方剂学的教学质量,学生对方剂的理解与应用,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尤其是中医药院校即将毕业的临床专业的学生。但是现在的方剂学教学方法和教材仍以传统的背诵方歌为主,其教学质量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针对临床专业的毕业生开展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培训十分必要。《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立足于中医传统理论优势,通过分析名家医案,研究探讨经典方剂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解析临床诊疗组方方法,组方思维。中医名家的临床经验、理论水平和学术创新都体现于医案中,特别是经典方剂的运用,学习医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名医临床证治经验和训练辨证论治的技能,体现中医临床实践的价值。因此,辽宁中医药大学于2016年起,针对即将毕业的临床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采用多媒体授课的形式,情境教学与角色扮演相结合,重点培训经典方剂的现代名家医案,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1 教学准备

1.1 教材的选择 以实用临床方剂学为基础,根据范颖教授主编的《实用临床方剂学》[1],结合现代名家医案,自编《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作为本次培训的主要教材,《方剂学》[2]作为参考材料。

1.2 课程安排 本次培训学时数为18学时,培训人数共计120人,均以多媒体授课为主。

1.2.1 干预方法 实验组由护士向患者讲解测量平衡指数的目的,征得患者同意,并填写防跌倒患者基本信息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疾病和1年内有无跌倒史。由护士开具平衡指数测定医嘱及申请单,通知康复医学科医师预约,测得数值及数据语言,开具平衡功能诊断报告单,1式2份,1份贴在病史检查报告中,另1份贴在防跌倒基本信息调查表中。由责任护士将平衡指数值测定结果反馈给患者,并落实防跌监控,30~50为中度风险,50~100为高度风险,用直观的数据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根据康复医学科医师的建议,指导患者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对照组为2012年的内科系统实施院内监控的防跌倒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

1.3 课程内容 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

1.4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为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科临床专业即将毕业学生。

1.5 教学方法 本次培训为辅助课程,由教学实验中心安排,专门针对临床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临床中医诊疗能力为目的。本次培训上课时间是上午8:00—11:10,由于学生即将毕业,学习动力不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上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本次培训以多媒体教学法为主,配合名家典型医案,使学生从方证分析到临床运用,从治病之方到处世之道,从理念到方法,把辨证论治落到实处[3]。

1.6 教学反馈 培训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共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调查。

1.6.1 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是否有必要开展 所有学生都认为对于即将毕业的他们来说,进行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培训十分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中医诊疗思维。

1.6.2 学生对授课形式的评价 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逐一对医案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诊疗,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此种培训方式十分满意。

1.6.3 学生对培训课程的评价 《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立足于中医传统理论优势,通过分析名家医案,研究探讨经典方剂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解析临床诊疗组方方法、组方思维。中医名家的临床经验、理论水平和学术创新都体现于医案中,特别是经典方剂的运用,学习医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名医临床证治经验和训练辨证论治的技能,体现中医临床实践的实验价值。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的培训很感兴趣,普遍反映培训内容实用、专业,对于他们即将毕业从事中医药临床很有帮助。通过培训,学生对中医临床实践有了进一步认识,对方剂的临床应用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教学目的。

1.6.4 学生对考核形式的意见 考核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及方法有很大影响,科学合理的考试形式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不是成为学生的负担。本次培训采用传统的课堂答卷的考试形式并结合课堂表现、课堂提问等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而考试内容则以名家医案中的病例为主。通过这种考核方式,考查了学生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这也符合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4]。

2 教学反思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的生命医学,富含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其理论体系完整而独特,且差别于西方医学。而《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有着自己独特思维方式和特点,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其中医诊疗能力。对临床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由于受课时等方面的限制,培训不能从中医学历史渊源、中医学应用实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学,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也有部分学生由于中医理论深奥抽象,觉得枯燥无味且无从入手[5]。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在培训中要联系临床实际,引导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改变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可适当穿插情景教学,选出部分学生充当患者,充分利用当代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比如幻灯、录像及多媒体课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方剂中药的技能[6]。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研究与解析作为方剂课的有效补充,课时较少,需要学习的内容多,这就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培训质量,让最短的时间产生最大的效益。只有经过长期积极的探索,锐意进取,树立持续发展的教育观,才能营造构建一个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方剂学医案方剂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基于QFD理论的方剂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
如何提高学生方剂学的学习兴趣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
中医医案类数据库的构建与数据处理研究
基于中药学通用人才培养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