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观中的天人合一理念研究

2018-06-11高凌云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3期

高凌云

摘 要:体育讲到底是一门重“理”的学科,但因其自身属性问题致使其在运动的种类与形式等显性方面更易受关注。文章通过运用人类学、逻辑学以及中国古代哲学的相关理论与观点对“体育观”隐性的核心内涵进行探析并加以阐释,提出体育观应当包括的三大核心理念:“不病非无病”的健康观、“高效生命”的健身观以及“身心互养”的健美观。借此以一种平衡的中庸视角向大众展现体育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健康观 健身观 健美观 哲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c)-0218-03

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可当一味地发展开始制约发展本身、开始对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威胁时,发展的意义便不再成立。21世纪所面临的危机有很多:水污染危机、食品污染危机、大气污染危机等,科技的进步的确给我们带了便利,节约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在享受的同时,我们同样面临着因静坐少动、运动不足、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所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导致出现了:前期拿命换钱,后期拿钱治命的重度恶性循环现象,这是目前我们的社会正面临、正在经历的噩梦,“头脑发达,四肢退化”的误解如不继续改观,以一种不带偏见的体育观重新看待并解读体育对人类发展的作用,21世纪人们对于健康忽视的问题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真正危机。

1 “不病非无病”的健康观

什么是健康?传统意义上对健康概念主要在医学或是疾病情况上的强调,当某人没有出现严重疾病或者是身体发生某部位受伤情况时,就被认作是健康的,恰恰就是这种概念的产生,给高血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类慢性病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科技在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在研制出传送带的同时并把自己放到了传送带上,不停顿的加班工作连轴转,吃不消的身体逐步走入亚健康状态,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况可以算作是潜在的“隐性疾病”,极易受到各种疾病威胁,实际上人体从健康发展到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渐变过程。亚健康状态极不稳定,易于变化:它即可因为处理得当而恢复到健康状态,又可因为处理不当而发展为各种疾病。但随着患慢性疾病人数的大幅增加,人们对慢性病的病因并未引起重视,比起保持健康、防患于未然,人们更重视的是对疾病发生后的治疗而非对疾病隐患的预防,当古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防渐”的中医学思想观点遇到当今社会“有病才治”的健康观念时,预防与治疗已本末倒置,如此的健康观念将使人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健康挑战。

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都在影响着人类生存最基本的保障——健康,目前各类疾病情况更提醒我们——“健康”和“没有疾病”两者间并不能划等号,健康比“没有疾病”更值得关注与重视,而真正的健康观念则包括心理健康以及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各项机能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运作状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某些程度上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起到一定的影响与制约作用。试想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看待事物时眼光发生扭曲,可能会做出危害他人、危害自己的行为,不仅是对个人身体健康的破坏,更会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双管齐下”的健康观念需要被重视起来,运动的生活方式应当走入每个社会人的生活,变成像吃饭、上厕所一样必须要做的一种“日常”,如此,在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的同时,身、心的发展状况更能从根本上逐步提高起来。这样的健康运动之路才是最适合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而这条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大环境有条不紊地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人民一直都在探索:美国人从20世纪50、60年代的赌博、酗酒、吸毒发展到70年代的跑步、走步,运动逐渐在全国蔚然成风;日本从60年代的安逸生活到70年代末推行娱乐运动浪潮再到80年代开出“健身处方”进行科学健身;德国人曾在80年代推行出心率为130次/分的运动来吸引全国人民进行身体锻炼;我国从80年代学习文化科学、90年代进行体育锻炼、推出“全民健身计划”战略,教育人民,使体育锻炼成为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以保持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各国对健康的探索有着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健身,健身即运动,这与“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不谋而合,健康的确需要通过健身来获得与实现。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同样在于运动。笔者认为,是时候将健康问题放在第一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与重视,树立“饮食有节、运动有常、作息规律、心理健康”的整体健康观念,行动起来,防患未然,才能把实现汉代《淮南子·卷十六》中“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的健康狀态,从而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

2 “高效生命”的健身观

健身对现代社会人群由于忙于应对各种工作与生活压力而产生的身体与心理的亚健康情况而言是一味不可缺少的良药。万事万物皆在运转,只有相对静止,没有绝对停止,于事于物如此,人亦不例外。停矣,止矣,当你真的放弃了让身心动起来的机会时,生命便趋于“止”的状态。所以,健身观于当今社会而言,树立之际刻不容缓。

现代人借助各类新兴的器材设施或者运动场地进行健身,以练就强壮的体魄、拥有健硕的肌肉来提高生活的质量,但回顾现代健身行业的各式方法,实则是在中国传统修身伦理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健身观念而发展起来的,并影响着现代人的健身观念。但是,笔者想提醒大家的是健身与上文中提出的健康观念一样,不单单是感觉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了,同样道理,不单单是因为身体需要几块肌肉就需要健身,真正意义上的健身,应该是“修心养身”,这与古人的“修身养性”同出一辙。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心”与“身”的关系。如果将人的身心比喻为一棵健壮的大树,那么心则为其树根,身则为其树干,两者的重要性与关系便不言而喻。“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同生即身心同向,二者并驾齐驱,则古人所重视的“身心合一、天地人和”思想便得以重现:即是“在修身中修心,在修心中修身”。

健全“身”的同时还要健全“心”,实为真正的“健全”。只在于注意身体运动,内心不加以修养与控制,“中和之气”不得调理,则会出现“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因心理因素产生“内伤”而影响身体健康情况。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人一旦高兴过度心跳加快、心神不宁,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就如“范进中举”,因大喜过头而疯癫,可谓大喜则大悲;人一旦发怒,则气动,即“怒则气上、肝气横逆”,甚者则能吐血而亡,三国的周瑜即是命丧于此;过于思虑则伤脾,则饭食不香,睡眠不安,日久则气结,气结则百病起;过于忧悲则伤肺,伤肺则气消,经一夜变故、负债累累的企业家里不乏“一夜白头”的情况;惊恐者,因外界刺激精神瞬间紧张,心气逆乱,心血受损,则肾气亏。反之,养心到位身自日益康健: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心仪平和以养心;不藏怒,不宿怨,以养肝;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事有恒,容止有定,以养脾;胸怀宽广,明大义,以养肺;气度镇定,善于用智,以养肾。因此以“不药”来治身、以“广大”来治心从而实现身心互养最为科学合理的健身之法。

中国儒家修身伦理重“道形”统一,即“形神兼备”,提倡君有形、子有道,无道之形便无异于行尸走肉;而西方则有“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的理论。中西的健身理论与现在我们所强调的“身心一体”的健身观念可谓异口同声。有的人会不以为然,不妨来看一眼我们中国传统的健身方法:如武术、气功、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健身术,又或是现代外来备受追捧、在中国发展甚好的瑜伽、普拉提,训练过程中无一不强调“身与心”的协调统一。

在传承古人文化精髓的同时运动适合现代人口味的新式运动方法与手段对身心的训练自然更为合理与高效,从而构出将建强健体魄与健身品格合二为一的健身观念,使其引领大众迈向更加健康的生活中去。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健身观”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不要只停留在流了多少汗、瘦了多少斤上,更需要达到的是身与心同步的训练与提高,应当是身心兼修的既包含着对身体状况的调节,也包含着对内心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构建,既要健身,还要“健心”,精神的思想层面与身体方面的健康互为良性螺旋式循环,如此“双管齐下”才会取得更好的健身效果,以此健康观为指导从而最大程度地接近理想意义上的“健康”的目标。

3 “身心互养”的健美观

健美观是在健康观基础上的高度深化与由内而外的体现,是在健康观“健身养心”树立的基础上,“心”养身的外在体现。它包含以心指导身、以身影响“自心”与“他心”进而影响他身等方面进而实现“共美”的目标。

通常意义上的健美是在健身的基础上增加了“力与美”的体现,因此也被叫做展示肌肉的艺术,这就要求健美者不仅要达到健身的目的,还需要具有超常的毅力继续进行训练,以使肩部,背部,腹部,腿部等身体各部肌肉群的肌肉饱满发达,肌肉线条清晰,肌肉形状匀称美观,借由肌肉对身体的“雕刻”与修饰来展现艺术的力与美。

但文章所提出的这一健美观念与上述观念不同,既然是健“美”,就要在健康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美的程度,因此,这里的健美观念就不仅仅局限于强化肌肉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还有更进一步的含义:即是通过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磨练身心意志,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促使个人更好地发展并带动周围人事物的良性发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一个人执著地追求身心上的“健与美”,追求的都是生活中关于“真、善、美”的东西,由此所产生的正能量就能与社会中的“假、恶、丑”消极能量相抗衡,出现的正能量越多,我们的社会便越明亮、温暖,正能量周围的人群更易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充实,因而在工作和学习中就会精神振奋、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充满自信,并带动身边的人逐渐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健美锻炼所带来的形体美、姿态美、心灵美的良好变化,也会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对于“健身亦健心、修身需养心”强调身心统一的健身要求,健美则是在健身训练的基础上强调“以心动身、心养身”的思想,将“心”的能量释放出来进而改善人们日常行为的过程注重由运动生发出来的运动精神,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运动品格”。

运动品格是后天通过长期进行一系列运动训练所塑造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它包含于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之中,并可以对个人的品格及行为习惯产生影响,通过运动树立一种精神,用这一精神标杆进一步引领指导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且自身在健美的过程中同时散发出来磁场再继续感染周围的人,从而实现“内外共美、成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良性社会效应,从而实现健美观念的终极目标。

4 结语

健康、健身与健美三者是“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层层递进的和谐三部曲,认识健康之美离不开寻找健身之美,而表现出来的健美环节又是健身美的更高体现,虽然会有区别,但始终贯穿其中的一个“健”字,不论在哪个程度上,在始终要求要达到的是“身”与“心”的协调统一,使得外在的有形与内在的无形并驾齐驱,方能在当下实现内外统筹的协调规律发展,顺应自然之道,与“天人合一”共生共赢。

参考文献

[1] 毛运海.儒家修身伦理与现代健身观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75-77.

[2] 孙岸弢,程伟.亚健康新思维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之契合[J].中医药信息,2004(3):1-3.

[3] 王立东,张寅生.对健康的再认识[J].山东体育科技,1998(4):61-62,64.

[4] 王爱华.现代健美新观念[J].山东体育科技,1998(4):63-64.

[5] 彭延春,畢秀淑.论健美运动的健身、健心效果[J].湖北体育科技,2002(3):342-343,345.

注释

①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曾说: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