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钕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2018-06-11张艳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1期
关键词:酰胺非甾体抗炎药

张艳军

[摘

要] 目的:制备美洛昔康钕配合物,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方法:利用热乙醇搅拌法制备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电导率、差热—热重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美洛昔康作为双齿配体通过酰胺氮和烯醇氧与稀土金属钕结合形成配合物。结论:根据表征结果确定其Nd(mel)2C2H5OHCl3·2H2O。

[关

词] 美洛昔康;钕;配合物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008-01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非甾体抗炎药作为配体与金属形成配合物一直受到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者的关注[1],而且研究发现,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等的配合物与非甾体抗炎药本身相比,其抗炎活性有所提高、胃肠副作用降低,有的还表现出配体所不具备的抗氧化、DNA切割、抑制癌细胞增殖等活性[2]。美洛昔康(meloxicam)是1,2-苯并噻嗪类非甾体抗炎药,通过选择性抑制环氧合酶-2产生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和较少的胃肠道副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3]。美洛昔康结构中含有噻唑、酰胺和烯醇等,且存在适宜的空间结构,其作为良好的配体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其作为双齿配体与锌和钴结合形成配合物[4]。本研究将美洛昔康与稀土金属钕形成配合物,期望其药理活性及不良反应有所改善。

一、试剂与仪器

(一)试剂:美洛昔康由太原卫星制药厂提供,六水三氯化钕(NdCl3·6H2O)(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二)仪器:Varian600-红外光谱仪(美国瓦里安);VarioMICROcube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760-CRT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DDSJ-308A型电导仪(上海雷磁);STA449C型热差热重综合分析仪(德国耐驰)。

二、配合物的制备

称取0.0897g的NdCl3·6H2O溶于25mL的乙醇中,加热备用,另取0.1757g的美洛昔康溶于25mL的乙醇中使其溶解,将吡美洛康溶液加入NdCl3乙醇溶液中,立即有沉淀产生,加热搅拌4h,趁热过滤,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即得淡黄色粉末。

三、结果与讨论

(一)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率检测

配合物中的C、H、N元素含量分析采用元素分析仪检测;稀土钕含量采用经典的EDTA滴定法测定;Cl含量采用硝酸银溶液滴定。元素分析理论值(%):C35.38;H3.37;N8.26;Nd14.18;Cl10.45。实测值:C35.34;H3.38;N8.25;Nd14.22;Cl10.48,结果显示实测值和理论值结果接近。

配合物的电导率采用DDSJ-308A型电导率仪测定,结果为48.6s·cm2·mol-1,表明配合物为离子型配合物。

(二)紫外光谱分析

将美洛昔康和配合物分别溶于DMF中,在200~800nm扫描紫外吸收曲线,两者的紫外图谱近似,美洛昔康在362 nm处的吸收峰是由烯醇、羰基和氨基共轭体系引起的,在配合物的光谱中对应的吸收峰蓝移至349 nm,这说明氨基N原子参与了配位,N上的孤对电子移向金属,从而破坏了美洛昔康大的共轭体系,最大吸收发生了蓝移。

(三)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采用KBr压片法测定,结果显示美洛昔康的?自(N-H)和?自(O-H)分别在3438 cm-1和3291 cm-1,形成配合物后?自(N-H)红移至3422 cm-1,说明N作为配位原子与Nd形成配位键,而3291 cm-1处的吸收峰消失,说明配合物不含有游离的羟基,羟基参与了配位。

在波数范围1700~1000 cm-1处,美洛昔康酰胺?自(C=O)从1365 cm-1移向更高频率1478 cm-1,这可能归因于酰胺N电子云移向Nd,破坏了π-π共轭体系,导致酰胺C=O的电子密度降低。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美洛昔康作为双齿配体通过酰胺N和烯醇O与钕配位结合形成配合物。

(四)差热—热重分析

以氮气为流动气体,以Al2O3参比,升温速度10℃/min,差热热重分析显示,配合物具有五个吸热峰,在72℃左右吸热峰,失重率为3.47%,说明配合物含一分子结晶水。在382℃、488℃、604℃、792℃处吸热峰,为配合物的分解过程,得到的残留物为Nd2O3,残重率为16.54%,与理论值16.59%接近。

四、结论

通过元素分析、电导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的结果显示,美洛昔康与钕形成的配合物的分子式为:Nd(mel)2C2H5OHCl3·2H2O。

参考文献:

[1]C.Orvigand,M. J.Abrams.Medicinal inorganic chemistry: Int-roduction[J].Chem.Rev.1999, 99(9):2201-2204.

[2]Stephanie S,Annie C,et al.A novel copper(II) mononuclear co-mplex with th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diclofenac: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J].Inorg Biochem,2013(120):39-43.

[3]王平,顾振纶.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6):499-501.

[4]Tahereh Hosseinzadeh Sanatkar,et al,The meloxicam com-plexes of Co(II)and Zn(II):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s, photocleavage and in vitro DNA-binding[J].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2013(1049):336-344.◎編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酰胺非甾体抗炎药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降压药疗效变差,可能非甾体抗炎药作怪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预防和治疗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紫花地丁中的抗补体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怎样合理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香附酸的化学结构お
包衣抛光工艺对消炎利咽丸溶散时限的影响
杂环单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杀菌活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