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辅导在高中生学业拖延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2018-06-11郭艳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高中生

〔摘要〕探讨了团体辅导的干预方式对高中生学业拖延状况的改善作用。通过学校心理协会的平台,招募了有学业拖延困扰并有强烈改变愿望的被试20名,进行了十个单元十一次团体辅导,并对干预效果进行了前后测评估。结果发现,学生对本次团体辅导的满意度较高;学生的学业拖延时间减少;大多数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或者保持原有水平;学生表现出较之前更高水平的主动规划。

〔关键词〕学业拖延;高中生;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5-0012-05

一、引言

学业拖延现象引起了教育心理学家的普遍关注,目前它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学业拖延,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业任务计划和执行之间的差距,外在表现为时间的不合理利用 [1]”,“本质表现为非理性的推迟[2]”。

我们在高中心理辅导的实践中发现,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在个案辅导过程中,或多或少表露出学业拖延问题。学业拖延问题不仅使得他们学业成绩下降,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情绪问题。我们对广东省江门市高中生学业拖延现状的一项调查表明[3]:21.3%的高中生自我报告经常和总是学业拖延,25.78%的高中生自我报告学业拖延给他们经常和总是带来麻烦,57.02%的高中生自我报告经常和总是有减少学业拖延的想法。

目前,研究者们对学业拖延的原因也进行了大量研究[4],综合这些研究结果,学生学业拖延既有外部情境特征的原因(任务厌恶、远时奖励、复杂任务),也有内部个体特征的原因(责任心、成就动机、认知策略)。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者针对学业拖延的群体开展干预研究。干预的形式分为团体辅导[5-7]和个案辅导[8]。结合前人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团体辅导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干预方式,因为团体成员面对共同的学业拖延问题,可以降低焦虑感,彼此形成团体支持,相互学习监督。因此,我们选择团体辅导的方式对高中生开展学业拖延干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高一学生20名,其中男生10人,女生10人,由于个人原因,有2名学生在团体辅导开始前申请退出,有4名成员在活动中期退出,最后剩下14名成员。

我们本次选择的是江门市二类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校中处于中等及中等偏上,都是主动报名参加的,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学业拖延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参与愿望。

(二)研究工具

改编Solomon和Rothblum(1984)编制的学生拖延量表(PASS) [9],改编的量表共有18个项目,包括学业拖延时间、学业拖延带来的麻烦、改变学业拖延愿望三个方面,每个项目采用五级计分。

采用由黄希庭、张志杰 [10]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该量表共有44个项目,由时间价值感量表、时间监控观量表和时间效能感量表三个分量表构成,每个项目采用五级计分。

采用戴吉、张玉桃、邓云龙[11]编制的悦纳进取量表 。该量表共有25个项目,悦纳维度包括自我接纳、社会接纳和挫折接纳,进取维度包括主动规划、注重过程和行动活力,每个项目采用五级计分。

(三)研究程序

1.招募研究对象

利用学校心理协会的平台,在高一年级发放“战胜学业拖延团体辅导”的公告和报名表,共回收了89份报名表。在89份报名表中,我们筛选出20份,筛选的标准主要根据报名表提供的三方面信息:自我描述有学业拖延行为;参与本次活動的愿望非常强烈;承诺会一直坚持到活动的最后。

2.开展学业拖延团体辅导

每周五17:00~18:00在艺术楼二楼团体活动室,共举行了10个单元11次团体辅导,11次辅导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标为:相互认识,建立团体,澄清活动目标,订立团体共同遵守的契约,形成信任、尊重、安全的小组氛围。

第二阶段:工作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的为:采用游戏、故事、表演、知识讲解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分享与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学业拖延、学业拖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克服学业拖延。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的为:处理团体的离别情绪,进行辅导效果评估,明确辅导后的个人学习目标。

每一次活动按照团体辅导的环节来进行,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热身活动。主要目的在于放松心情,活跃气氛。

第二环节:主题活动,这是每次辅导活动的重点环节。

第三环节:小结并布置作业。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运用团体辅导中所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3.后续跟踪和个别辅导

团体辅导结束以后,我们还跟踪了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和辅导。

(四)研究方案设计

详见表1。

三、研究效果评估

评估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学业成绩,二是问卷调查,三是个别访谈。

(一)学业成绩

我们选择了学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的成绩作为起始成绩的参照点,以他们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作为考察点。结果发现:多数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原有基础上进步或者保持原有水平,具体情况见表2。

(二)问卷调查

最后一次团体辅导,我们评估了团体成员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具体结果见表3。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71.43%的成员对自己在团体辅导活动中的表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85.71%的学生对教师在团体辅导活动中的表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57.14%的成员对于团体辅导中互动情况和合作氛围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78.14%对于团体辅导带给自己的收获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从结果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成员对于本次互动情况和合作氛围的满意度最低,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学习方法的部分,我们更多运用的是讲授法;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平时缺乏交流的机会。

最后一次团体辅导,我们从成员学业拖延现状的变化、悦纳进取的变化、时间管理倾向的变化三方面评估了本次活动的效果,具体结果见表4、表5和表6。

从成员学业拖延现状的变化来看,有边缘显著变化的是学生学业拖延的时间(p =0.052),有显著变化的是学业拖延给他们带来麻烦减少了(p < 0.047),改变学业拖延的愿望依然很高,没有显著变化(p > 0.05)。该结果表明,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有所提高,处理学业拖延带来的情绪困扰能力也有所提升。

从成员学业悦纳进取的变化来看,有显著变化的是主动规划(p < 0.045),其他维度没有显著变化(ps > 0.05)。该结果表明,学生主动规划能力提高了。

从成员学业拖延时间管理倾向变化来看,有边缘显著变化的是学生的时间监控观(p < 0.056),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没有显著变化(ps > 0.05)。该结果表明,学生对自我时间的监控能力提高了。

(三)个别访谈

在活动结束一周以后,我们针对所有成员进行了一次访谈,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感悟和收获,以下是部分访谈发言:

“跟学业拖延说‘Bye Bye这个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如梦初醒般,有一点突然。这次活动中,我受益良多。我知道了目标的重要性,没有目标,就像在荒漠上失去了方向,人变得迷惘起来。我还知道了梦想的强大动力,它能使我摆脱一切困难,越过一切失败。”

“这两个学期,我参加了心理协会的‘克服拖延活动,收获良多。每节课,老师都会给几个关键词,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个:坚持、方法、梦想。三年,并不长,转眼间便已经过了大半年,克服拖延,刻不容缓,我要从现在做起,一步步踏实地前进,踏出自己的人生。”

四、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了团体辅导的方式对高中生的学业拖延进行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本次团体辅导的满意度较高,学生的学业拖延时间减少,大多数学生学业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或者保持原有水平,在心理状况变化上,学生表现出较之前更高水平的主动规划。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鼓励。大多数成员之间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还彼此沟通交流学习方法,相互监督和良性竞争。

第二,连续和系统的辅导。本次辅导,一共十个单元十一次辅导,从影响学业拖延的各方面的主要因素设计活动,从目标设定、时间管理、学习方法、情绪管理、行为调节等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辅导。

第三,学校、年级和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高中学生学习时间非常紧张,要在高中系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离不开学校、年级和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只有这样,学生参与团体辅导的时间才有保障。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TMT理论,个体在不同时间点的拖延情况不同,在平时会表现出更多的学业拖延。到考试前,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会有急剧上升,拖延状况会获得改善[12-13]。因此,我们在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评估时避免了这一因素,选择远离期中、期末等重要考试前后的时间点进行评定,因此效果是较为客观的。

与此同时,在本次学业拖延的团体辅导中,我们发现,辅导对部分学生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团体辅导在某些成员中间有一个延迟效应,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第二,在实施团体辅导中,由于时间、精力等因素所限,我们并没有对学业拖延者的性别类型(男、女)和性质类型(特质拖延、情境拖延)作分类,组成一个较为同质的学业拖延群体。

第三,本次团体辅导的干预主要是针对影响学生学业拖延的内部因素,对于外部因素,比如班级学习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等,由于现实操作的难度,没有进行干预。这也是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学业拖延团体辅导的对象是江门市二类普通高中学生,因此该做法对于这类学校的高中学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未来我们研究的另一个方向,就是比较不同类型高中生(包括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业拖延的特点和干预途径。

注: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科研课题(YXYY201111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淑媛.高中生学业拖延及相关因素研究[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皮尔斯.斯蒂尔.拖延心理学2: 用拖延方程式战胜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3]郭艳彪.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的现状调查[J]. 校园心理,2014,12(3): 178-179.

[4]倪世光, 李虹, 黄琳妍.学习拖延的整体化研究视角:传统与创新[J].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12,28(5): 545-553.

[5]王觅, 钱铭怡, 王文余, 陈瑞云.以提升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为主的团体干预对学业拖延状况的改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25(12): 921-926.

[6] 吕薇.利用团体心理训练改善高职生学业拖延行为的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09(29): 88-90.

[7] 邱于飞.大学生学习拖延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8.

[8] 一名低段小学生拖延行为的个案研究[D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95b7650100jtei.html.

[9] 胡春宝.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分析[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8.

[10]黄希庭, 张志杰.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 心理学报. 2001, 33(4): 338-342.

[11]戴吉, 张玉桃, 邓云龙. 悦纳进取的理论建构及量表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2): 9-12.

[12]郭艳彪, 杨菲菲.理解拖延[J]. 社会心理科學, 2009, 24(5): 3-7.

[13]张潮, 王畅, 翟琳.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 4(4): 209-214.

(作者单位:广东江门培英高级中学,江门,529000)

编辑/于 洪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团体辅导案例分析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