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乡村振兴这张答卷

2018-06-11文雁兵

浙江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浙江农民农业

□文雁兵

图/黄伟光

2004年伊始,中央连续14年发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三农”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以及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从“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到“乡村振兴”,表明推动“三农”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对我国乡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每个地域都有一张“乡村振兴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对浙江来说,做好乡村振兴这张答卷,不仅要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更要引领好乡村振兴建设。为此,要按照十九大报告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结合浙江实际,重点聚焦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民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连年提升,助力浙江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实现现代化。

一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要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原则,浙江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业体系拓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推动农业由平面扩张向立体拓展,形成资源有效利用、功能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域形成“一镇多品”“一村一品”。二是生产体系变优。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激活农村市场、激活农业要素、激活农民主体,让新业态、新模式渗透到农村全产业链。三是经营体系放活。对于农业用地有限的浙江来说,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互换、土地入股等,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

二是生态宜居。生态优美是乡村振兴的环境支点。要将高质量践行“两山”理念落实到浙江的每一个村庄,浙江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将环境治理、污水处理、五线落地、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将山水风光、田园风情、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文化景点串联起来。三是通过全境护山、全域理水、全面治污,统筹山林、田园、水域、绿地生态建设和优化配置水体、建筑、文化、园林等景观,实现河道洁净、清水潺流、院落整洁、花香怡人、白墙黛瓦的浙江农村新景象。有效引领美丽乡村迭代升级,以生态文明“沐浴”浙江的乡村振兴。

三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道德支撑。农村发展进步,离不开文明乡风的助推和精神文化的涵育。浙江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尊重、继承和弘扬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和尊师重教等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去低俗、废恶俗和改庸俗,如结婚比房子、比车子、比彩礼、比排场等。三是要彻底铲除黑恶势力、聚众赌博、盗窃嫖娼等违法活动,防止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拜金主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消极思想的悄然滋长。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移风易俗,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积极倡导健康时尚的文明乡风,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大力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四是治理有效。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建设基石。目前农村治理存在结构不科学、村民参与程度低、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等问题,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形成制约,要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浙江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厘清关系。弄清群众自治是根本、法治是关键,而德治具有文化穿透力、长久感染力,是中国乡村历史绵延不断的传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二是以农民为中心。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激活乡村社会各种主体作用。三是创新治理机制。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有效治理,让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五是生活富裕。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浙江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产业致富。农业仍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要充分发挥农村电商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的作用,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和乡土特色产业等,拓展农业增收的空间。二是实现多渠道创业就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依法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通过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和深化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试点改革,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以及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更多的农民变“产业工人”和“创业老板”。三是实现共同富裕。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建设村集体与村民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统一管理以及产权共有、分配清晰、共同富裕的合作性新集体经济,在强调保持公平的同时又兼顾效率,充分调动集体成员的积极性。

为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和做好乡村振兴建设,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向中央和全省农民交上令人满意的乡村振兴答卷,各级政府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组织和统筹工作:

其一,加强引领。一是示范引领。尽快创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浙江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引领浙江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建设。二是规划引领。做好各级乡村振兴规划和行动计划,在全省建设大湾区、都市圈、特色小镇、中小城市、美丽乡村的城乡立体发展战略格局中,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描绘现代农村新画卷。三是标准引领。乡村振兴涉及产业、生态、文化、乡风和基础设施等,不能一哄而上和滥竽充数,要加快开展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建设,在尊重和宣扬“个性”的基础上,需要“共性”指标作为参照,满足基本和最低标准后,更好地凸显和发挥个性之美,充分发挥标准化的规范提升、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和普惠共享效应。

其二,有效推进。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依据资源禀赋,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共性和特色的关系,不搞“一刀切”,不求“齐步走”,保留个性和特色发展空间,找准最大公约数,分类有序地推进乡村振兴。二是眼光长远,机制长效。建立乡村振兴科学的指标体系、有效的评价体系和完善的统计体系,动态监测和合理评估乡村振兴推进实施绩效,定期开展乡村振兴发展质量评估,建立乡村振兴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其三,重视人才。各类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振兴乡村并不缺乏资源,关键是“育”“引”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一是应积极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吸引那些在城里打工见过世面又有能力改变家乡的人才返乡创业,同时鼓励农村经济能人、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二是加强乡村规划师、设计师和能工巧匠的挖掘、培育,提升乡村建筑的美感和乡村文化的品味。三是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提高指导服务“三农”的本领,尤其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以及有“三农”情怀的新时代“三农”干部队伍。

猜你喜欢

浙江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