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再认识

2018-06-11关兵峰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思潮全球化马克思主义

关兵峰

(焦裕禄干部学院,河南 兰考 475300)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论断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其领导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也是顺应社会发展中出现新情况,新局面、新任务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意识形态拥有很强大的行动支配力和影响力,稳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并不是仅仅体现在纯意识形态的范围内,还要确保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才可能把意识形态渗透在其他领域,才能牢牢掌握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要性

十九大报告中肯定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是全面性、开创性的,也是根本性、深层次的。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我国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与我国坚持贯彻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密不可分。

(一)从政治层面来讲,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社会主义的前程和发展息息相关

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毛泽东同志看来,党与党的指导思想是一对命运共同体,二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每一个政党的存在概括说来都离不开两个基础,一个是阶级基础,另一个是指导思想。阶级基础代表了政党为哪个阶级服务,指导思想则渗透了政党全部活动的目标、宗旨等理论指导原则。尽管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以代表社会全体成员来否认它的阶级性;以具体的政治诉求及政治主张来掩盖其指导思想。但是,无论是多党制还是两党制,任何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他们的指导思想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以及服务于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的,只是他们的指导思想会以最有效的隐形方式贯彻在具体的方针政策中。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中国共产党公开宣布指导思想问题是有关党建的根本问题,是道路问题,是旗帜问题。《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了这一重要的问题。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也强调“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的,因为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列宁缔造的苏联社会主义后来失败的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正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放弃,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对于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一旦改变,党的性质就会随之改变,这不旦会导致理论领导权的丧失,更会导致政权的失去。

中国共产党公开宣布它所依靠的阶级力量,代表着以工人阶级为首的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并明确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先进性,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不断得到了巩固、发展以及完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处于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可以胜任这样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因此可以充当方法论来使用。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使其处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全面发展、人类解放的伟大使命。结合历史和现实,就实践性以及科学性而言,还没有哪一个思想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

(二)从思想层面来讲,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科学、完整的体系

1.它所阐述的哲学思想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本性,明白人与人的关系,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一般规律性的论述。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通过揭示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让我们结合历史和现实深层地理解和把握到了人类社会、社会主义以及共产党执政党的发展规律。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理解把握这三大规律为中国共产党避免苏联式的悲剧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与保障。

2.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对于全球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来说,是一种科学的经济理论。它不但在宏观上洞悉了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引发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也在微观上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有利于中国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平衡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等等。

3.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科学社会主义,为我们观察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走向共产主义提供了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依据其自身的科学性与整体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它都以各种形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就意识形态方面讲,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要渗透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

如今,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力量,对推动国家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增强国际交流、提升综合国力,反之也可使一个国家止步不前甚至衰落。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文化中所坚持的指导思想。由于文化的内涵与属性决定了它的作用、性质,我国选择了能代表社会主义本质的先进文化,即马克思主义。多年来,我们坚持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意识形态,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保持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当代中国文化多样化,每一种文化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指导,才能有效地传承本国的文化精华,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才能引领多样的文化思潮,为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铺平道路。特别是现在,我们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同时面临着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改变的双向背景,不同的社会思潮随之兴盛起来。要想更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通过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进行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核心价值层面体现社会主义的属性,以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思潮的发展。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核心价值领域的指导地位,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规范与社会主义的核心规范便没了区别。如民主这一概念虽然普遍使用,但是社会主义下的民主与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观念要求完全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不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只会留下空洞抽象的口号,不再是具体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质的规定性与导向性也就丧失了,中国所提出的二十四字真言就会落入西方普世价值的理论陷阱。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当下社会发展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清楚它在新时代所面临的多维度挑战。首先,最为明显,最复杂,最紧迫的应是来自思想领域的压力。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的类型,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当意识形态的争辩日益呈现出学术性和学理性的文化气息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势必会面对思想领域的竞争与较量。具体而言,对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指导地位最具冲击性的是来自思想文化的多样化挑战,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及经济、科技、宗教领域的挑战。

(一)思想挑战

现时期,中国面临思想挑战主要有思想文化多样化、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问题。思想文化多元化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有新儒家思潮、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后现代思潮。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随着经济的多元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也成了一种常态。首先,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正统思想,在中国根基深厚,发展到现在,它与马克思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合称为中国文化思潮的三巨头。新儒学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首先表现为一个抗衡体而存在的,它有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心态,希望弘扬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化。其次,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又称“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存在。这种思潮在政治思想领域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属于一种机会主义思潮。它的理论基础发端于宗教,但不接受统一的世界观,宣扬多元性,是多种实用主义观点的“大熔炉”。再者,后现代思潮,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作为一种时尚思潮受到热捧,这种思潮在哲学上质疑并反思现代主义,尝试从理论上解构现代哲学体系和它的基本精神。在历史观上,它不相信历史的客观性,并且消解历史主体,认为历史主体只不过是一个变项。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成了我国面临的重大而长久的挑战。一直以来,西方意识形态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工具,承担着为资产阶级辩护以及消解其他意识形态的历史使命。在当今网络化、全球化的世界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符号化,宣传社会主义没有人权和个性,进而丑化社会主义,并且把“和平演变”中国作为头号目标,以输出西方价值观与政治模式改造中国。它们又将西方意识形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与学术发生关联,确立其理论根基,从而抨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达到消解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还将意识形态的渗透途径从思想文化方式扩展到政治、人际关系、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利用大众传媒对国际政治事件的报道扰乱民心,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利用人员往来培养反华内应力量,利用宗教理论排斥马克思主义,这些都成了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另外,通过高度现代化的舆论工具,意识形态传播手段也变得更加强调多样化、时效性、影响力。西方高频的广播,高覆盖率的卫星传导系统,能够在同一时间对外播放重要新闻,使他们轻而易举地侵入他国领域,扰乱他国人民的情绪,从而影响他国局势的发展。综上所述,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西方国家意识渗透方式有了新的态势,对此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醒,全球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尚且存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意识渗透就不会停止。

(二)实践挑战

思想挑战是新时代境遇下冲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其面临的实践挑战可能更加严峻、更加复杂。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的实践挑战主要来自社会转型、全球化以及信息网络化。尤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市场化为标志的社会转型、以经济全球化为主导的全球化以及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网络化成为中国社会不得不面对的时代境遇。

“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全新时代背景与环境,昭示了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紧迫性,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性。”因此,分析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显得尤为必要。

我们这里所提到的社会转型,包含三重涵义,一是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政治体制的转型,三是社会形态的变迁。这场以市场化为特征的社会转型给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带来的挑战首先是在经济转型中产生了市场化与意识形态一元论的冲突。其次,是在政治转型中某些问题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说服力。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硕果累累,但是由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存在的复杂矛盾,人民对部分现象不满,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说服力。最后,一些负面现象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凝聚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物质文化水平不断上升。然而改革开放的成果还未完全实现所有人共享,一些人便把这些问题的出现强加到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也因此质疑马克思主义信仰,怀疑社会主义方向的正确性。

如果把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视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的内部挑战,那么全球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的主要外部环境,它同样给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造成了冲击。

结合历史和现实来看,全球化进程的确能够使我国汲取到新的成果,接触到新的文明,为发展注入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面临着全面而深刻的挑战,第一,全球化多元开放性的特征有力地冲击了我国传统单一的意识形态环境,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第二,全球化挑战着社会文化建设。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但是全球化中非马克思主义思想、非社会主义思想的普遍存在,势必会冲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西方主张把强调多元、个性与自由的西方文化当作普世文化,它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殖民。这也是我国近年来信仰危机、思想混乱、自由化思潮盛行的重要原因;第三,全球化挑战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共同构成了广义的意识形态。

如果把上述社会转型与全球化看作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国内、国际时空背景,接下来,信息网络化便是其面临的社会技术背景。信息网络化和全球化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二者实现了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也为文化和意识形态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及挑战。现时期,信息网络已成为全球意识形态竞争的主要平台。

信息网络化一方面为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的宣传和普及提供了新技术手段,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在技术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提出的“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另一方面它为非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思想的入侵开辟了途径,使非主流意识形态有了更为便捷的传播方式,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地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一经产生,就迅速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传播和斗争的新阵地,网络为不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扩张提供了技术条件,使原有的意识形态调控和导向面临极大的困难,使国际意识形态的竞争变得更加‘短兵相接’,使网民同时成为受众和信息源。”从世界范围讲,全球的政治经济都已经发生了大的调整和变革,随着思想文化领域交流的频繁化,其斗争也变得复杂起来。特别是西方,它把中国崛起看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与价值观的挑战,处心积虑地要利用互联网展开渗透分化行动。从国内来讲,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加上价值观念的多样化,部分人员的信仰出现崩塌,道德出现滑坡,意志变得薄弱,任由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泛滥。也有一些人受利益所惑,总是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唱反调,质疑否定国家历史、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等。“综合而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也是严峻的、紧迫的,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路径分析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除了对其实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理论分析以外,还应指出与之相符的对策思路。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的思想和实践挑战,我们需要从中国现实情况出发,给予足够的正视,至少要在战略上做出规划,在具体操作上有所建树。

(一)正确应对社会转型的挑战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经济发展很快,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来讲,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它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总是同步的,因而与经济基础产生矛盾。鉴于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意识形态作出的相应转变。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开放的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应该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坚持实践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自觉摒弃过时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在理论传播方式上,应采取现阶段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使我们既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能增强理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既能解放思想,又能统一思想。

2.正视社会分化,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社会认同度。社会转型出现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社会分化,其中包括阶层、利益和意识的分化。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只有承认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因此应该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尽量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

3.推动意识形态控制教化功能转型,着重发挥其整合调节作用,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功能。一般来说,意识形态具有四大功能,包括控制性、合法性、教化性与整合性。整合功能主要体现新时期对多元化利益进行协调,对新问题的合理解释进行消解,对各种价值观和思想的引导。整合性功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舆论的和谐,社会矛盾的缓和,国家局势的稳定。

(二)正确应对全球化及信息网络化挑战

可以说,全球化是当下意识形态较量的大环境,而信息网络化为意识形态的较量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认为:不能忽略现存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而应该从现实情况出发,积极主动地应对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给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带来的挑战。

1.我们应该态度鲜明地融入到全球化中,建构中国主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态度鲜明地参与到全球化浪潮中,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多元文化的共生能力,也利于激发马克思主义的鲜活的生命力,提高它的竞争力。文化全球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其让主流意识形态躲闪、保守,不如让它在竞争中成长,扩大其影响力。

2.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宣传系统,提升信息网络化传播主流思想的速度、效率和效果。构建中国特色的信息网络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着力于覆盖面较广的宣传工作系统,加强主流思想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增强驾驭网络技术的能力以及优化网络宣传方式,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掌握竞争的主导权。

(三)正确应对思想文化多元化挑战

前文我们已经对思想文化的多元化进行了分析,它是随着经济多元化而出现的。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处理思想文化多元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严肃对待。

1.提升马克思主义在多元文化中的竞争力,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并存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格局。我们认为应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结合,加速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多元格局中的竞争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向群众阐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合理性,使群众“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有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凝聚力。

2.建构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内在运行机制,有效解决引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实践中,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到位、大众化程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应该完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传播机制,增强传播效果。优化马克思主义接受机制,实现其理论的“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对多元文化的引领中应构建有效的对话机制与分析批判机制,以便在交流中实现共同发展,同时对“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揭露和批判”。

(四)正确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挑战

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涉及理论上的澄清与批判,即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构力,如何有力回击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而这一过程,不是嘴上说说理论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实践等多种手段的辅助。

1.在理论建构上,需要理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适用范围。西方意识形态有它自身的问题域。他们把问题上升到理论,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能一味排斥,要认真辨析。在对西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同时,为了避免不恰当地扩大或缩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们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微观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功能、意识形态与泛意识形态功能进行区分。这样不至于使批判浮于理论的表面,避免唯心主义或形而上的错误。

2.在实践上,应该积极完善应对西方意识渗透的新途径。现时期,西方意识渗透呈现出方式多样化、渠道多重化等新特征,反意识形态任务更加艰巨。总结以往的反意识形态渗透经验,我们需要引起对实践中应对主体(党政人员、学校师生、新闻工作者等)、群众日常生活反渗透的重视。只有贯彻“从技术到理论,从干部到群众,从高校实体阵地到互联网虚拟战场”的反渗透模式,才能确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思潮全球化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试论上世纪我国的音乐思潮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当今哪两股思潮特别值得警惕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
船山学复苏与戊戌思潮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