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站道之谜
——澄清康熙驻防抗俄来龙去脉

2018-06-09

黑龙江史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驿站康熙吉林

张 鑫

肇源县位于黑龙江西北部,是站人后裔聚居地之一,如今那里的站人后裔总人口已达到十五万人以上,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所谓站人,官方称为:驿丁、站丁,民间俗称:“站上人”,清代驿站同时被赋予管理村、屯的权力,凡有驿站的村屯,皆以站称谓,“站上人”,泛指村、屯人家。站人群体是个特殊的群体,在这里既有抗击沙俄的民族英雄、汉八旗兵丁、土著民族、又有成分不一的驿丁和为奴者,同时还有来此经商、生活的人等,这些共同在驿站上建设、生产、生活的人群被统称为站人。肇源地区的站人甚至黑龙江地区的站人不同于其他驿站的原因,就是他不同的历史背景因素,这就是研究站人历史所必须要提到的。在清初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三藩之乱和中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也正是因为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肇源地区才产生了极具规模的站人群体,可以说站人群体是源于“三藩之乱”,因“雅克萨之战”而生,站人群体的形成不仅功在当时,对后来黑龙江地区的繁荣发展也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肇源本土对境内站人后裔聚居地六个古驿站的站人历史文化进行挖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部分研究课题上仍存在分歧和争议,我在对这段历史时期的相关史料研读中,发现一些不同于以往、更加接近史实的蛛丝马迹,在此我将为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成果,以供对站人历史有兴趣的研究者参考。

一、“大站道”驿站设置始末

“大站道”的设置正式筹划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据《朔方备乘》卷五载:“十月甲子,遣官勘视设驿地方,户部奏:瑷珲至乌拉须设十驿,但设驿之地,不行相度,难以悬议,应俟来年三月雪消。遣户、兵二部、理藩院官各一员,并令宁古塔将军,选熟知地势者偕行,就近派郭尔罗斯三旗,杜尔伯特一旗向导各二人,详加丈量。上允之,寻遣户部郎中包奇、兵部郎中能特、理藩院郎中额尔塞前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初,康熙派户部郎中包奇等人,第一次量得该段历程,“共一千一百九十五里,拟设十四驿”。经户部与有关衙门会议,决定:“再增设二驿,共设十六驿”。康熙认为丈量不细,遂降谕旨:“驿站事宜,关系紧要,凡丈量时,当以五尺为度,精确量之。此次丈量,里程甚远,著重加详核议题”。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奉旨:“依议,钦此钦遵”。九、十月间,郎中包奇、能特、额尔塞等前往重新丈量。同年十一月包奇题称:“臣等以五尺为度,重新量得吉林至瑷珲城之里程,共一千三百四十里”。其设驿路线为吉林城北行直至黑龙江城(瑷珲)、第一站行七十五里至锦州俄佛罗,设置驿一处;顺序北行六十五里至法特哈边门,设置驿一处;七十五里至喀萨哩河,设置驿一处;七十五里至拉林河渡口,设置驿一处;五十五里至哈尔罕山,设置驿一处;七十里至恩都亨,设置驿一处;八十里至营额俄佛罗,设置驿一处;七十里至登德里他拉,设置驿一处;七十五里至西拉哈河南岸俄佛罗,设置驿一处;再北行六十五里至托尔洪吉山脊,设置驿一处;六十五里至诺音多池,设置驿一处;六十五里至呼雨哩河,设置驿一处;八十里至讷穆尔河,设置驿一处;七十里至乌塔里山,设置驿一处;六十五里至墨底河,设置驿一处;七十里至嘎尔达苏台河,设置驿一处;七十里至额裕尔河,设置驿一处;八十里至瑷珲,设置驿一处;共题请设十九处驿站。康熙览后,降旨:“著交该部详核议题”。户部同年十二月十五日,就有关驿丁选派,各驿牛马额数及来源,驿丁派遣时间及驿丁口粮、住房、工费银发放等具体事项,均向皇帝覆奏。康熙于当月十七日降旨:“该文事由,著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黑龙江将军等逐一详议具题”。详议后,康熙批示:“依议”,即准备设吉林向北至瑷珲驿站。

一些查阅史料不细者,误以为至此吉林至瑷珲的驿站便确定了下来,定为十九个驿站,这是十分错误的,虽然康熙当时也同意设这十九个驿站,且各部门连驿丁选派(捡选派遣)、各驿牛马额数及来源、驿丁派遣时间及驿丁口粮、住房、公费银发放等有关事项也已准备完毕。但是在出行前,还是发生了变化,并且如果以此为最终确定的驿站及路线,那之后的茂兴站、古鲁站也将不复存在,这是何其明显的错误,可见查阅充分的历史资料对历史史实的研究何其重要,马虎不得。对于吉林至瑷珲驿站的设置其实还有下文。

此时,清廷已在齐齐哈尔、墨尔根等地修城驻兵,新设驿路须通过这两个军事重镇,因此,清廷又一次进行丈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户部郎中包奇等题吉林至黑龙江将军设二十五驿本》中称:“如今已将或尚需增设直至黑龙江,再由黑龙江至墨尔根之驿站,或既于墨尔根地方修城,即由吉林缘嫩江直至墨尔根,再由墨尔根至黑龙江设立驿站之处,具体请旨...共议设驿站二十五处”。户部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就设置该段驿站的各项具体事宜,向皇帝具题,并得到康熙允准。最终确定驿路开始设置由吉林至茂兴,然后缘嫩江北上经墨尔根再至瑷珲的二十五个驿站,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户部为吉林至黑龙江设二十五驿所需事项咨黑龙江将军文》中称:“本大臣等即以五尺为度,由吉林城量至墨尔根,又墨尔根量至瑷珲城共一千七百一十一里”。这条驿路为吉林城北行六十五里至锦州俄佛罗,设驿一处;再顺北行七十五里至法特哈边门,设驿一处;八十一里至盟温河,设驿一处;八十里至逊扎包苏苏,设驿一处;八十里至锡伯舍里村,设驿一处;七十二里至伯都纳村,设驿一处;六十五里至茂兴苏苏,设驿一处;七十三里至古鲁村,设驿一处;七十里至塔拉哈池,设驿一处,七十里至多可多力俄佛罗,设驿一处;七十里至特穆德黑村,设驿一处;六十五里至索伦总管卜奎村(今齐齐哈尔城),设驿一处;再向东北行五十里至塔哈尔村,设驿一处;七十一里至宁年池,设驿一处;七十三里至拉哈岗,设驿一处;五十三里至博尔多村,设驿一处;六十五里至喀穆尼喀俄佛罗,设驿一处;六十二里至伊拉喀池,设驿一处;六十三里至墨尔根村,设驿一处;由墨尔根向东北行七十里至霍洛尔河,设驿一处;七十六里至喀尔他尔济河,设驿一处;七十里至库穆尔山岗,设驿一处;四十八里至额叶楞库河,设驿一处;七十四里至黑龙江城设驿一处;共设驿站二十五处。

在改变方案的过程中,驿丁选派人员也发生了变化,原定“拟由盛京沙河站等十三驿,东京、范河等十一驿,盛京所属之柳条边,宁古塔所属之叶赫、额赫穆等十五驿”选派,由于“遣往设驿之五百七十名男丁之缺,著由充公人员内陆续补入”,然而在吉林至瑷珲驿站改定设二十五驿之后,又发生变化,“墨尔根至锦州俄佛罗之二十驿,既然由盛京沙河站等驿人员中摊派驻驿,困难重重,即应查抄没户人家,令其驻驿”。最终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定吉林至瑷珲设二十五个驿站,驿丁从抄没户中选派。

吉林至瑷珲二十五个驿站,该段驿路一经设立,便投入使用,最终全线建成时间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初,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档》1681——G1函中所载:“每队编六十人,车一百二十乘,于(康熙二十五年)三、四月间相继(由京城)启程。每队随派贤能章京、骁骑校各一名,并派兵丁十名,送至盛京,然后由奉天将军亦委贤能章京、兵丁送至乌拉,再由乌拉派官兵送至各该设驿地方。沿途所需口粮,由通州、山海关、盛京户部支领”。此外最早记载驿丁传递文书日期的是在康熙二十五年润四月二十七日。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钦差轻车都尉玛拉于康熙二十五年润四月十一日咨行黑龙江将军称:“黑龙江至吉林所设二十五站之驿丁,现正陆续抵达各驿”。这说明,该段驿站最后建成应该是在康熙二十五年初,共二十五个驿站。所以认为该段驿站,设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初设十九驿,加雍正五年(1727年)新设之乌兰诺尔站,共设二十驿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从康熙年间的满文《黑龙江将军衙门档》及清代内务府《舆图》中都可找到答案得到证实。

这二十五个驿站中,墨尔根至黑龙江五个驿站,由索伦、达斡尔新人驻驿,墨尔根至锦州俄佛罗之二十驿,由抄没户闲散男丁驻驿,其中茂兴苏苏至墨尔根十四驿之人均属内地新汉人,且将其安置于蒙古、锡伯、索伦、达斡尔等人之内。茂兴苏苏至墨尔根十四驿驻驿的抄没户男丁均为内地新汉人,由此可知:一、当时十四驿这部分驻驿的内地新汉人无一是云南苗族。二、驿丁初期居住情况。十四驿中部分驻驿人员刚来时,暂时安置于蒙古、锡伯、索伦、达斡尔等人内,随着驻驿人员陆续到位,与其他族人混居难以容纳,便有于窝铺内搭炕而居者,直到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八“茂兴至卜奎村七驿,驿丁之房屋即将修成,塔哈尔至墨尔根七驿,该七站驿丁之房屋尚未修成,索伦五驿(墨尔根至瑷珲)驿丁房屋即将修成”。黑龙江驿丁到了康熙二十五年年末,基本上相继入驻自己的居所。

出发时间于康熙二十五年正月二十日起准备出发,三、四月间相继启程。此行共720余人,其中驻驿男丁600名,章京10名,骁骑校10名,兵丁100名,“该二十驿之六百驿丁,均属初次驻驿,且地处严寒。故为制作穿戴及修造房屋,每男丁所发银十两,由盛京支给”。“该二十驿,每驿发给牛三十头,计发给驿丁本人之牛一头,共一千二百头,著奉天将军、副都统亲自由盛京八旗官员,包衣佐领官员、皇庄、王、贝勒、贝子、公、大臣等庄园内,以及沙河站等驿内捡选能耕田之壮牛,并由郎中包奇验选后发给各驿男丁。此项牛畜,既属捡领,故由奉天将军等于盛京户部以每头价银七钱如数支领,偿付原主。再,因茂兴苏苏至墨尔根十四驿之里程甚远,故中途倒毙减牛之缺,令郎中包奇等由盛京户部酌带银两补报部”。

“查抄没户之男丁时,每驿设三十名,并从中捡选优良者一名,任该驿领催”。“六十人为一队,共编十队,每男丁给驿车一乘,(共600乘),每三日启程一队,发给二十驿男丁之车辆一千二百乘,由盛京工部发给”。

“每队随派贤能章京、骁骑校各一名,并各派兵丁十名,送至盛京,然后由奉天将军亦委贤能章京、兵丁,送至乌拉。再由乌拉派官兵,送至各该设驿地方,交付郎中包奇等办理驻驿”。

二、分拨驻驿行程路线

康熙年间有三条黑龙江与京师互通的驿道。一条路俗称八虎(法库)道。另一条路俗称蒙古站所谓递摺路。还有一条路,就是后来开辟的新驿路,我们从林兴珠的征罗刹路线发现的线索中看,当时朝廷派来驻驿队伍就是沿着条路线进发而后分拨驻驿的。

发往各驿男丁原定于康熙二十五年二月初一启程,实际于三、四月间相继启程,每队随派贤能章京、骁骑校各一名,并各派兵丁十名相送。从北京起至通州行八十里至三河县,行八十里至蓟州阴柳,行八十里至玉田县,行八十里至丰润县,行八十里,至沙河驿,行八十里至永平府(卢龙)次日至抚宁县,行九十里至山海关,出关数里有孟姜女庙,行八十里至凉水河(高立河)行七十里至东关站(绥中)行六十里至宁远州(兴城)离州城五里许有一大庙,行六十里至高桥站,行五十里至小河站(锦州)行五十里至石山站,行八十里至广宁新站(即北镇县),行七十里至小黑山站(即黑山县),行五十里至二道井站(许是半拉门),行五十里至白溪堡站,行七十里至巨流河迫近之尚阳堡(即新民县)此地唐薛仁贵征东至此,行四十里至老边上,行六十里至沈阳盛京城。然后由奉天将军亦委贤能章京、兵丁相送,行七十里至驿路站,行六十里至铁岭县,行八十里至开源新站,行五十里至老边上木城下。俱是荒山到站方有木墙,多泥泞难行,行九十里至野河站(应为叶赫站)站上有满洲老城,(即奉吉交界),周围里许,系土城,倾颓已久。行八十里至赫尔苏站(即赫尔县),自此前去,俱是深山陷泥难走,行六十里至大孤山,行六十里至一把里站(即伊巴丹),行六十里至拴羊河站(即双阳河),行六十里至应门站(即伊勤门)行七十里至拉溪,行七十里至乌喇船厂(吉林),驻扎有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都统,其衙门草屋一间而已,再由乌拉派官兵,送至各该设驿地方,交付郎中包奇等办理驻驿,驻驿男丁开始分拨。

[1]孟宪振.译.《黑龙江将军衙门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户部郎中包奇等题吉林至黑龙江将军设二十五驿本》《户部为吉林至黑龙江设二十五驿所需事项咨黑龙江将军文》

[2]《闽鲁豫林氏近支宗谱》等

猜你喜欢

驿站康熙吉林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如此原因
囫囵吞枣
背水一战
在十八驿站(二首)
吉林冬季之旅
年度第21期,P.84
康熙下象棋
吉林出版集团
康熙隐忍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