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剧穿梭千年

2018-06-08龚仪

戏剧之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情节人物

龚仪

【摘 要】从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情境、人物和情节三个方面的悲剧性,来分析该电影所包含的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文化理论,从而挖掘《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浓厚的古希腊悲剧文学意蕴。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诗学》;悲剧;情境;人物;情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100-02

意大利新写实主义派导演朱塞佩·多纳托雷享誉世界的作品《海上钢琴师》,讲述的是一段由音乐谱写的传奇。电影从小号手麦克斯的视角展开叙述,用浪漫魔幻的艺术手法刻画了主人公天才钢琴家1900,生于海洋、死于海洋,终其一生在一艘“弗吉利亚”号巨轮上创作和演奏独属于自己的音乐的悲剧。而在被视为欧洲悲剧理论奠基之作的《诗学》中,亚里士多德结合了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著作,从悲剧本身、悲剧的构成成分及悲剧功能等问题对悲剧进行详细的分析阐释。作为二十世纪末问世的一部悲剧作品,《海上钢琴师》中不乏以《诗学》为理论基础的电影构建,以下将从情境、人物和情节三个方面来探讨该电影的古典悲剧性。

一、悲剧性情境

亚里士多德批判继承了柏拉图的“摹仿说”的观点,认为诗是摹仿的艺术,且诗要描述的是“普遍性事件”,即“在特定的场合,某一种类型的人可能或必然要说的话或要做的事”①,事件依据或然律或必然律而发生。换而言之,诗人是根据历史大趋势或规律来创造具体事件以构成诗的内容,并对历史进行整理和融合以构成诗的情境。

作为诗的一种,悲剧在《诗学》中被定义为“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摹仿”。因此悲劇不在于“悲”,而在于“严肃”。这种“严肃”之于电影的情境而言,意味着作为一种对现实的摹仿创作,悲剧中的情境所反映的社会历史事件必然是重大而严肃的。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上映于二十世纪末,电影中的情境则定位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趋势和社会形态。在这个“疯狂的新世纪”,大西洋上的弗吉利亚号承载着几千个奔赴美国的欧洲人,每年五次往返于两大洲之间。在这几千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最先透过浓浓的海雾,看见那座巨大的、象征着美国的自由女神像。随着一声声嘶力竭的“America”,万众狂欢。

这一幕在电影中多次出现,展现了这部电影中故事发生的情境之一——二十世纪初的移民热潮。这些情节,连同人物的独白或对话,串联起来折射的是二十世纪西方世界政治经济大趋势,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当时西方文明的动态。移民、战争,工业化、商业化,欧洲文明衰退,美国文明崛起。电影以弗吉利亚号为故事情节的容器,将这些大事件浓缩在1900的一生里,通过1900及其身边的人的故事来窥见这个大动荡的年代。

《海上钢琴师》这部悲剧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具有虚构荒诞的艺术特色,但是电影的情境却是反映了真实的二十世纪初的历史动态。依据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提出的摹仿理论原则,电影中的移民、战争和和平等故事情境,集合了二十世纪初的时代主题,而电影中的情节、人物等元素都是在这个严肃重大的背景之下,进行的“合情合理”的推测。

二、悲剧性人物

《诗学》将悲剧的模仿对象定义为“高尚的人的行动”,悲剧要模仿比一般人好的人,不过这类人物并不是完美的。悲剧中人物的品质和行动的性质由人物的性格决定,因此主人公的性格也是介于极好和极坏两种极端之间,最后因为某些性格中的缺陷,犯了严重的错误而陷入厄运。对于悲剧人物性格的刻画,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个要求:合适、善良、逼真且始终一致。

在悲剧主人公的性格塑造上,同样要遵循或然律或必然律,即人物的性格要让人物言行的发生具有必然或可能性,使人物的言行合情合理。这种“合适的性格”,必须包括善良这一品质,因为主人公能在善良指引下做出肯定的行为,并将这种高尚的品质传递给观众;同时也要包括人类的某些其他本性,这些本性让人物有血有肉、更为逼真,甚至本性中包含着某些缺陷,让主人公犯了错。然而无论悲剧人物拥有哪种性格,他的性格都应该始终一致,让观众保持稳定的审美态度。在这些性格刻画的基础上,当主人公最终遭受不该遭受的厄运时,才更容易引起观众同情和怜悯的情绪,从而达到悲剧效果。

1900终身都是弗吉利亚船上的一名钢琴师,对于世俗社会而言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人”。这样一个和谐而孤独的环境,影响了1900与世无争、又格外忧郁的精神,继而使他自由或孤僻的行为变得自然。但这个孤独的环境也几乎给了他一个绝对自由选择善恶的空间,在这种条件下,1900所表现出来的善良,是高于一般人的行为举止上的善,是出于人性的自我约束和要求,传达出的是更为纯粹自然的美德观。

1900的崇高让他和世俗人之间拉开了距离,但是他面对爱情或陆地生活时的怯懦和退缩又打破了这种距离,让他更贴近真实的人性。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再现论文学观,通过悲剧的人物性格再现现实中的人性,消解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来产生情感的共鸣。电影的结局中1900和弗吉利亚号一起走向了毁灭,观众的情绪也由对好人优秀品质的崇拜,变为对于好人毁灭的怜悯和恐惧,且这种情绪在最后一片火光之中达到高潮,电影也借此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释放情绪的通道,进而实现净化人的情感和教化人的德行的作用。

三、悲剧性情节

在《诗学》里悲剧的六个成分中,亚里士多德将情节置于首位,因为他认为“悲剧不是对人的描述,而是对人的行为、生活、快乐和烦恼的描述。而快乐和烦恼与行为密切相关。”②一连串结构合理表现得当的情节,能使悲剧达到吸引观众、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并以此净化情感和陶冶情操的效果。情节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要依靠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发现”和“反转”,这也是悲剧影响观众的两个最重要的办法。

“发现”指的是从“不知”到“知”的转换;“反转”则指的是事物从一种状态转换成相反的状态。“反转”和“发现”也要遵循或然律或必然律。

(一)发现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一共提出四种类型的发现,其中“由回忆引起的发现”和“借助推理而产生的发现”这两种,更符合情节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事件发生的普遍性规律。在电影中,1900这个人物的出现和结束恰好分别对应了这两种发现。

《海上钢琴师》中有关1900的情节绝大部分都是麦克斯的回忆,甚至1900这个人物的存在和塑造都是通过麦克斯的回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在故事的开头,麦克斯听到了一个唱片刻录的音乐,由此引发他对1900的回忆。当老头问他这张唱片的主人是谁时,他说:“如果我告诉你这个演奏者根本不存在,也不算撒谎。”从这段情节就可以发现,即将登场的主人公1900是个带有很强神秘性和传奇性的角色,也暗示了他不存在于世俗社会的特殊身份。

而关于1900的毁灭的必然性,则可以追溯到他下船的这一情节。当他在舷梯上注视着车水马龙的城市时,眼神惊异惶恐,回到船上后便从此不再提下船的事情。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1900之所以不下船,是因为当他面对陆地世界时受到了某種强烈的打击,这种打击足以改变他下船之前的决心。因此可以推断出,为什么当船即将被销毁时麦克斯坚定认为1900还在船上,而观众最后发现的确如此,并且1900无论如何也拒绝下船。

(二)反转

关于反转,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结构合理的情节应该只出现一个转折点,而且这个转折只能是写一个犯了错的与我们相似的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这样的布局结构才能够使观众由于这种遭遇而引发同情,又因为这种相似性而产生由人及己的恐惧。

《海上钢琴师》里,1900是一个类似于大多数人的人,但由于他超脱于俗的性格和出神入化的钢琴技巧,使得他又比庸庸大众要好一点。电影中有个重要的反转,出现在麦克斯重逢了唱片之后,却突然听说弗吉利亚号即将被炸毁的情节里,这个反转也伴随着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二种、第三种和第四种发现。他知道1900这辈子都不会下船,所以船被毁灭了也就意味着1900的毁灭。这种灾难性后果来自1900相对于世俗而言性格上的弱点——他始终无法克服对陆地世界的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他特殊的成长环境,他的世界与陆地世界之间隔着一道舷梯,他能够从完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陆地的生活,但他又抗拒这种生活方式的复杂化世俗化,也因此而产生了对于具有无限选择的生活的恐惧感。1900所具有的超脱于世俗的纯洁和优秀让观众对于他所遭受的厄运产生同情,但同时观众也产生了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本身就生活在陆地世界里的观众,感受到了1900所揭示的陆地生活的缺陷,也来自于1900所代表的因为无法融入不同生活而招致的灾难。

四、结语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尽管制作于《诗学》诞生两千多年后,却仍可以解读为一部经典的古希腊式悲剧。以《诗学》中的悲剧理论作为电影的悲剧性理论基础,以二十世纪的欧美社会文明状况来填充悲剧的现实性,再加之荒诞而浪漫的艺术手法对电影悲剧性进行深入刻画与细致展现,共同熔铸成这样一部杰出的悲剧作品,使得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观众仍然能够从这部电影中感受到古典悲剧的审美体验。

注释:

①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著.诗学·诗艺[M].郝久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5,18.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著.诗学·诗艺[M].郝久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美]科内尔著.诗学解诂.悲剧世界中的少数家族——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荷尔德林的《索福克勒斯注疏》[M].黄旭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意大利]亚历山德罗·巴里科著.海上钢琴师[M].周帆译.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海上钢琴师情节人物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