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2018-06-08陈瑶瑶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财税政策文化传媒文化创意产业

陈瑶瑶

[提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兴推动力,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财税政策不可或缺。在全面实施“营改增”推动下,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和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创意企业实现快速、集群发展。本文以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为例,探討文化创意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关财税政策建议,以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朝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传媒;财税政策

基金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编号:YG2016222)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16日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与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消费层次不断升级,科学技术实现质的飞跃,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是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被首次提出,在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将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艺术为基础,创造力为核心,产品和服务作为投入资本,以贸易的手段和获得知识产权来盈利的朝阳产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由于各国的基本国情和地理因素的差异性,国际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并没有作统一的规定。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家认为创意产业是以创新型人才为核心,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来实现社会效益和工作机会的产业,主要包括艺术与文化、设计、媒体三大类。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知识产权即版权为基础的产业,被称为版权产业。美国将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版权、交叉、部分版权、边缘支撑产业四大类,而澳大利亚则划分为七类:制造、批发销售、财务资产与商务、广告、休闲服务、社区服务、国防与公共管理及其他产业。韩国、德国、荷兰等国家认为文化产业是通过经济活动,利用技术创意等手段来生产分配财富的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生产体系,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业、文化艺术市场、电影经济、设计服务、建筑业、音乐经济、图书市场、表演艺术、广告业、新闻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等11个核心领域。虽然世界各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界定不尽相同,但却有着相同的核心价值体系。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带来的辐射功能不断推动相关产业的改革升级,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延伸。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最初发展到新时代新发展的历程来看,具有以下特征:

1、知识劳动型。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以劳动力为核心的低端制造产业,而是以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强调知识劳动型的文化产业。没有文化这一根基,文化创意产业就难以继续生存和发展。

2、创意产品。在新时代思想指引下,将创新作为发展最强动力,而创造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其产品是以文化为基础,强调创意的文化产品。倘若缺乏创新性,该产业即使有一定的文化深度和广度,也不同于文化创意产业,与一般的传统文化产业无本质之分。

3、低消耗、高产出。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和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家财税政策,集中进行开发,生产高端产品。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具有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淘汰了高能耗、生态破坏性强的行业,成为新时代引领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渗透性和外部效应。随着经济的开放性和社会包容度的增强,知识与创新型人才紧密结合,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空间。随之带来的影响是极其远大的,它能调结构、促改革,优化产业布局,对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良好的外部效应。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以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为例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创意技术设计研发集聚明显。文化创意产业在信息技术、创意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产品供给创新,满足消费者的物质文化需求。技术研发创意类产业园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高校等创意人才集聚地,东部和部分中部省份发展水平较高,西部、西北部地区相对落后,整体上趋于集聚化发展。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主要有杭州798艺术区、699文化创意产业园、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深圳文化创意园、八号桥创意园区、海淀区文化创意园。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相比其他国家起步较晚,2002年只有48个产业园区,到2014年时已经有2,570个园区建成,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其中,由文化部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试验园区和示范基地就已经超过350个。这些知名的文化创意园充分利用集聚优势所带来的辐射功能,与文化旅游业、新闻出版业等边缘产业实现有机结合,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2、政府政策与资金扶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期,无论是政策保障体系、创意服务体系还是税收减免、项目补贴都进行了战略部署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国家成立艺术基金,在鼓励文学创作、支持原创作品、培育创新型人才方面共立项资助项目2,087个,资助资金总额约18亿元。在《2016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中显示总体经济规模高达469.22亿元,同比增长了5.07个百分点。其中,政府补贴收入119.74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0.42%,占2016年演出市场总收入的25%。2018年两会期间,李克强强调今年要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预计今年的财政赤字率为2.6%,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尤其是加大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

3、网络化、信息化程度高。《“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增强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强调:“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文化领军企业,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新型中小微数字文化企业。”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创意企业越来越依托互联网进行文化传播,开拓创意产品业务,完善网络服务平台体系。在《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达5,720.85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网络广告收入达2,902.7亿元,占数字出版总收入的50.7%,移动出版、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网络动漫、互联网期刊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市场发展态势整体向好,网络、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发展将会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新一轮的变革。

(二)文化创意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1、税收优惠政策不够完善。随着全面推进“营改增”政策的持续深入,对加快企业产业结构改革,减轻企业税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文化传媒企业作为极具发展优势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由于企業生产制作周期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企业,其研发支出将近占了企业总支出的一半,人工成本高、向外购买的货物少,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而广告收入、影视作品销售收入等营业收入按6%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企业的实际税负并没有减轻。而且企业收入主要集中在期末,根据播出情况逐渐回笼资金需要较长时间,会形成较大金额的应收未收款,从而影响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当期现金流入和流出不配比,易出现负数,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制作时难以获得所需资金,不得不终止相关项目运营,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会受到较大影响。政府应对发展潜力较大、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给予临时税收减免。

2、财政政策支持范围过宽导致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高度重视,投资者看到了巨大发展空间,纷纷进入该市场。但由于缺少区域间的有效协调规划,致使许多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存在雷同现象。如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主要从事影视剧发行、广告制作,而与其竞争的企业就有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华数传媒、天舟文化、华策影视等十几家上市公司,还不包括类似的中小微企业。财政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范围过广,导致重点不突出、导向不明确,对众多产业、项目区分度不够,容易形成“一刀切”,各企业看到有利可图就盲目跟风,加剧了市场资源的争夺,不仅浪费了市场资源还难以形成比较优势,不利于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税收政策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作用有限。近年来,在国家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带动下,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以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为例,2016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1,304.74万元,同比增长8.47%,不同地区营业收入占比不同,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该文化传媒企业营业收入来源主要为华北、华东两地区,其次是西南、华南,而东北、华中、西北地区分别只占营业收入比重的7.86%、2.73%和0.69%,海外地区占营业收入比重的0.01%,占比最小。其中,集团企业在上海、天津的子公司两年的电影收入免征增值税和免征企业四年的所得税。可见,企业发展地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中部、西北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障碍比较大,而且企业在产品出口,“走出去”过程中困难重重。(表1)

三、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技术设计研发类集聚趋势明显,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激发了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税收优惠力度不够、财政政策稳定性不足、扶持重点不突出、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

(一)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继续深化“营改增”税制结构改革,改善文化创意产业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产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加强增值税税收优惠力度,将人工成本纳入抵扣范围,逐步降低增值税税率,加大所得税的税收抵扣力度。对具有发展潜力但短时间存在经营困难的企业实行缓征税款、财政补贴、子公司免税、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应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或者进行财政补贴,重点扶持创意性较强又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建立更加有效的税收扶持方式和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充分考虑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殊性,着力改善企业税负重、政策风险大等问题,完善税收优惠的相关配套措施,激发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二)明确财政政策支持的范围与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性和创新性特征,财政资金应重点扶持创新能力强和具有文化积淀的文化创意产业。应合理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核心产业和边缘产业,核心产业包括对文化和创新进行整合,如影视传媒、广告设计、软件开发等方面,边缘产业主要是指文化旅游业、新闻报刊等产业。政府应对核心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依托市场重点规范边缘产业的市场运作。同时,各地具有不同的区域特色和历史底蕴,各地区各产业的发展应因地制宜,调研消费者的市场文化需求,规划其发展策略,加强区域间的产业合作与交流,发挥区域特色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财政扶持。政府加大对专项资金的管理,采取财政补贴、奖励等方式优化资金的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财政扶持资金项目评审制度,建立规范的评价标准,对纳入支持范围的项目予以公示。

(三)加强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政策往往是地方政府以通知、公告的形式发布,财政等优惠政策存在短期时效和临时性特征,且只适用于个别地区个别行业,缺乏统一稳定的产业财政政策支持体系。由于政府政策导向性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稳定性,导致企业缺乏远期规划,不利于企业稳定长效发展。因此,财政政策应由国务院或全国人大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再统一发布,而对香港、新疆等特殊地区在国家政策的统一规划下,可结合当地具体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辅助性政策措施,增强其自主性、导向性及针对性,对一些进入国际市场具有高附加值、民族特色、富含艺术性的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出口退税、税收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形成品牌价格竞争优势,扩大文化创意产品出口和文化服务贸易体系,鼓励文化创意产业跨国发展,建立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合发展格局。

主要参考文献:

[1]苑新丽,冀政宇.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走出去”的财税支持政策探讨[J].山西财税,2016(8).

[2]孙颖鹿,宋凤轩,段杰仁.促进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5(63).

[3]李慧.论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J].税务研究,2013(12).

[4]林火平.促进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税机制思考[J].中国财政,2013(7).

猜你喜欢

财税政策文化传媒文化创意产业
湛江市腾氏文化传媒公司简介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文化传媒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文化传媒类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和建议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